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及电缆穿管敷设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913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敷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包括放线机、收线机和输送带,放线机置于供电缆通过的排管的入口处,收线机置于排管的出口处,输送带的一端缠绕于放线机且另一端穿过排管后与收线机相连接,收线机为输送带提供牵引力,电缆支撑在输送带上。还涉及一种电缆穿管敷设方法,采用上述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由输送带在排管内为电缆提供支撑,并在收线机的牵引作用下带动电缆一起通过排管。由输送带在排管内为电缆提供不间断的、连续的支撑,可在直线或近似直线的排管中提供电缆穿管所需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动力,减少电缆穿管所需的主牵引力,从而减少转角处侧压力,也减少需要的输送机及相应地下工井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及电缆穿管敷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敷设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及一种电缆穿管敷设方法。
技术介绍
大截面电力电缆,其截面积较大,单位长度重量较重,例如220kV以上电压等级电缆、超导电缆等,此类电缆的敷设工艺通常适用于沟道和隧道环境。由于城市空间狭小,不得不采用电缆排管进行敷设时,大截面电力电缆的单位长度重量使其与电缆排管管壁之间存在很大的摩擦力,对应所需穿管敷设工艺中的牵引力以及转角处的侧压力均较大,而电缆本体对所承受的牵引力和侧压力大小有严格的限制,否则就会破坏电缆本体结构。现有电缆穿管敷设方式和设备,在头部用主牵引机为电缆提供牵引力,使电缆依次穿过多个电缆排管,沿着电缆排管设置数个输送机来分担主牵引力,并在转角处设置有转角导轮实现转向,输送机设置在指定位置的相邻两个电缆排管之间的间隔处。按照电缆敷设相关标准,每个输送机都需要有近2.5x14米的地下工井。大截面电力电缆与电缆排管间的摩擦力更大,需要的输送机更多,地下工井所占用的空间也越大,不仅不利于城市中应用,也带来了成本高、施工困难及安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及一种电缆穿管敷设方法,能够减少电缆穿管所需的主牵引力和输送机数量,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包括放线机、收线机和输送带,放线机置于供电缆通过的排管的入口处,收线机置于排管的出口处,输送带的一端缠绕于放线机,且另一端穿过排管后与收线机相连接,收线机为输送带提供牵引力,电缆支撑在输送带上。优选地,输送带与电缆相接触时部分或完全包裹电缆。优选地,输送带包括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和拖网,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均连接收线机与放线机,拖网固定在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之间,电缆支撑在拖网上。优选地,放线机与排管入口之间设有在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上放置扎紧带的扎带机,扎紧带连接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并将输送带收紧成筒状;排管出口与收线机之间设有解开扎紧带的扩开机。优选地,放线机与扎带机之间在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收紧导轮,两个收紧导轮之间的间距小于缠绕于放线机上的输送带的宽度。优选地,拖网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供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穿过的环形网套。优选地,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均为钢丝。优选地,拖网为钢丝编织网。优选地,拖网与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共同承受收线机的牵引力。一种电缆穿管敷设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由输送带在排管内为电缆提供支撑,并在收线机的牵引作用下带动电缆一起通过排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显著的进步:本专利技术的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及电缆穿管敷设方法,将输送带穿过排管,由输送带在排管内为电缆提供不间断的、连续的支撑,可以在直线或近似直线的排管中由输送带提供电缆穿管所需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动力,有效减少电缆穿管所需的主牵引力,从而减少了电缆敷设转角处的侧压力,也减少了电缆敷设排管之间需要设置的输送机及相应的地下工井数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中输送带支撑电缆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中输送带支撑电缆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中扎紧带收紧输送带的过程示意图。图6是图5中沿A-A的断面示意图。图7是图5中沿B-B的断面示意图。图8是图5中沿C-C的断面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中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沿D-D的断面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中输送带展平的过程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排管2、放线机3、收线机4、输送带41、第一牵引绳42、第二牵引绳43、拖网44、环形网套5、电缆6、电缆盘7、扎带机8、扩开机9、扎紧带10、收紧导轮11、转角导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一提供本专利技术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的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包括放线机2、收线机3和输送带4。其中,放线机2置于排管1的入口处,排管1供待敷设的电缆5通过,待敷设的电缆5缠绕于电缆盘6上,电缆盘6放置于排管1的入口处,使得电缆盘6上的电缆5可从排管1的入口进入排管1,并通过排管1后从排管1的出口伸出,实现电缆5的穿管敷设。放线机2收纳初始状态下的输送带4,输送带4的一端缠绕于放线机2上。收线机3置于排管1的出口处,输送带4的另一端穿过排管1后与收线机3相连接。收线机3为输送带4提供牵引力F′,使输送带4在排管1内部沿排管1入口指向排管1出口的方向运行,放线机2在收线机3牵引力F′的作用下被动放线,维持输送带4的运行。电缆5支撑在输送带4上,在排管1入口处,电缆盘6位于输送带4的上方,电缆盘6上的电缆5在进入排管1入口前与输送带4汇合,且输送带4在电缆5的下方为电缆5提供支撑力F,在排管1的出口处输送带4被收线机3收起而与电缆5分离,则输送带4在收线机3的牵引作用下沿排管1运行时可带动电缆5一起通过排管1。本实施例一的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将输送带4穿过排管1,由输送带4在排管1内为电缆5提供不间断的、连续的支撑,可以在直线或近似直线的排管1中由输送带4提供电缆5穿管所需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动力,有效减少电缆5穿管所需的主牵引力,从而减少了电缆5敷设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机(2)、收线机(3)和输送带(4),所述放线机(2)置于供电缆(5)通过的排管(1)的入口处,所述收线机(3)置于所述排管(1)的出口处,所述输送带(4)的一端缠绕于所述放线机(2),且另一端穿过所述排管(1)后与所述收线机(3)相连接,所述收线机(3)为所述输送带(4)提供牵引力,所述电缆(5)支撑在所述输送带(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机(2)、收线机(3)和输送带(4),所述放线机(2)置于供电缆(5)通过的排管(1)的入口处,所述收线机(3)置于所述排管(1)的出口处,所述输送带(4)的一端缠绕于所述放线机(2),且另一端穿过所述排管(1)后与所述收线机(3)相连接,所述收线机(3)为所述输送带(4)提供牵引力,所述电缆(5)支撑在所述输送带(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4)与所述电缆(5)相接触时部分或完全包裹所述电缆(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4)包括第一牵引绳(41)、第二牵引绳(42)和拖网(43),所述第一牵引绳(41)和所述第二牵引绳(42)均连接所述收线机(3)与所述放线机(2),所述拖网(43)固定在所述第一牵引绳(41)和所述第二牵引绳(42)之间,所述电缆(5)支撑在所述拖网(4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穿管敷设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机(2)与所述排管(1)入口之间设有在所述第一牵引绳(41)和所述第二牵引绳(42)上放置扎紧带(9)的扎带机(7),所述扎紧带(9)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41)和所述第二牵引绳(42)并将所述输送带(4)收紧成筒状;所述排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曦华张喜泽张大义喻志广张智勇韩云武魏士政高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