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通过连接件进行组合的楼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082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通过连接件进行组合的楼承板,涉及楼承板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楼承板之间连接时,需要先用咬口钳压合,使单片楼承板间连成整板,再点焊楼承板侧边,最后采用栓钉固定,固定方式较为麻烦的问题。所述楼承板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燕尾凸起,且燕尾凸起与楼承板底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燕尾凸起的上端面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燕尾凸起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楼承板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板型连接件,所述板型连接件通过合页与楼承板底板转动连接,且合页设置有两个,所述板型连接件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的内部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内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平垫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通过连接件进行组合的楼承板
本技术涉及
,具体为一种可通过连接件进行组合的楼承板。
技术介绍
楼承板,也叫压型钢板、钢承板、钢楼承板,最早叫压型钢板,即所有经压板机压制成型的钢板的统称,主要是用于厂房屋面的屋面板,后面有用于楼层的压型钢板后逐渐分类称为楼承板。楼承板是采用镀锌钢板经辊压冷弯成型,其截面成V型、U型、梯形或类似这几种形状的波形,主要用作永久性模板,也可被选为其他用途,应用广泛,适应主体钢结构快速施工的要求,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坚定的功课平台,并可采用多个楼层铺设压型钢板,分层浇筑混凝土板的流水施工。但是,现有楼承板之间连接时,需要先用咬口钳压合,使单片楼承板间连成整板,再点焊楼承板侧边,最后采用栓钉固定,固定方式较为麻烦;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通过连接件进行组合的楼承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连接件进行组合的楼承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楼承板之间连接时,需要先用咬口钳压合,使单片楼承板间连成整板,再点焊楼承板侧边,最后采用栓钉固定,固定方式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通过连接件进行组合的楼承板,包括楼承板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承板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燕尾凸起(5),且燕尾凸起(5)与楼承板底板(1)为一体结构,所述燕尾凸起(5)的上端面设置有加强筋(6),所述燕尾凸起(5)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层(9),所述楼承板底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板型连接件(2),所述板型连接件(2)通过合页(3)与楼承板底板(1)转动连接,且合页(3)设置有两个,所述板型连接件(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通孔(4),所述连接通孔(4)的内部安装有螺栓(7),所述螺栓(7)的内部设置有螺杆(701),所述螺杆(701)的两侧均设置有平垫圈(702),所述平垫圈(70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通过连接件进行组合的楼承板,包括楼承板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承板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燕尾凸起(5),且燕尾凸起(5)与楼承板底板(1)为一体结构,所述燕尾凸起(5)的上端面设置有加强筋(6),所述燕尾凸起(5)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层(9),所述楼承板底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板型连接件(2),所述板型连接件(2)通过合页(3)与楼承板底板(1)转动连接,且合页(3)设置有两个,所述板型连接件(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通孔(4),所述连接通孔(4)的内部安装有螺栓(7),所述螺栓(7)的内部设置有螺杆(701),所述螺杆(701)的两侧均设置有平垫圈(702),所述平垫圈(702)的上表面设置有弹簧垫圈(703),所述螺栓(7)与板型连接件(2)的连接处安装有螺母(704),所述板型连接件(2)的下表面设置有建筑钢梁(8)。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顺肖明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中构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