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光电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900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光电转换装置,该传感器包括:衬底基板;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均设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栅极和所述第二栅极以及所述衬底基板上;第一有源层和第二有源层,均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均设于部分所述第一有源层上;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均设于部分所述第二有源层上;其中所述第二源极与所述第一漏极连接,光阻挡层,设于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上,所述光阻挡层覆盖所述第一有源层;闪烁体层,设于所述光阻挡层、所述第二源极以及所述第二漏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光电转换装置,能够减小传感器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光电转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光电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相比于无源像素传感器,有源像素传感器因其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的有源像素传感器一般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类型,其中,间接式有源像素传感器具有低工作电压、高扫描速度、低辐射剂量和低量子噪声的优势。如图1所示,一般的间接式有源像素传感器由薄膜晶体管11(TFT)和光电二极管12以及闪烁体层13组成,闪烁体层13首先吸收X射线产生可见光,再由光电二极管12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光线的传播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之后通过薄膜晶体管11实现图像的逐行扫描。这种结构通常需要p型材料与n型材料一起组成p-i-n结光电二极管,为了得到较大的光电流,光电二极管需要较大的光接收面积,也即光电二极管的面积较大,从而增大了传感器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光电转换装置,能够减小传感器的尺寸。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包括:衬底基板;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均设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栅极、所述第二栅极以及所述衬底基板上;第一有源层和第二有源层,均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第一有源层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栅极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有源层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栅极的位置对应;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均设于部分所述第一有源层上;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均设于部分所述第二有源层上;其中所述第二源极与所述第一漏极连接;光阻挡层,设于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上,所述光阻挡层覆盖所述第一有源层;闪烁体层,设于所述光阻挡层、所述第二源极以及所述第二漏极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包括上述传感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在衬底基板上分别制作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在所述第一栅极和所述第二栅极上制作第一绝缘层;在与所述第一栅极对应的第一绝缘层上制作第一有源层以及在与所述第二栅极对应的第一绝缘层上制作第二有源层;在所述第一有源层上分别制作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并在所述第二有源层上分别制作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其中所述第二源极与所述第一漏极连接;在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上制作光阻挡层,所述光阻挡层覆盖所述第一有源层;在所述光阻挡层、所述第二源极以及所述第二漏极上制作闪烁体层。本专利技术的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光电转换装置,包括衬底基板;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均设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以及所述衬底基板上;第一有源层和第二有源层,均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均设于部分所述第一有源层上;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均设于部分所述第二有源层上;其中所述第二源极与所述第一漏极连接;光阻挡层,设于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上,所述光阻挡层覆盖所述第一有源层;闪烁体层,设于所述光阻挡层、所述第二源极以及所述第二漏极上;由于采用光电薄膜晶体管替换光电二极管,且由于光电薄膜晶体管具有较高的量子效率,因此无需较大的受光面积,从而减小了传感器的尺寸。【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请参照图2和图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传感器为X射线成像传感器或者X射线探测器,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传感器包括衬底基板20、第一栅极211、第二栅极212、第一绝缘层22、第一有源层231、第二有源层232、第一源极241、第一漏极242、第二源极243、第二漏极244、光阻挡层26以及闪烁体层27。衬底基板20的材料包括玻璃、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及聚酰亚胺(PI)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栅极211和第二栅极212均设于所述衬底基板20上。所述第二栅极212的材料可包括透明导电材料和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栅极211和第二栅极212的材料可相同。为了简化制程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所述第一栅极211和所述第二栅极212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第一绝缘层22设于所述第一栅极211、第二栅极212以及所述衬底基板20上。第一有源层231和第二有源层232均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22上;所述第一有源层231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栅极211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有源层232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栅极212的位置对应。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薄膜晶体管的量子效率,所述第二有源层232的厚度h2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有源层231的厚度h1。在一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制程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所述第一有源层231和所述第二有源层232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所述第一有源层231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非晶硅以及多晶硅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有源层232的材料可包括金属氧化物、非晶硅以及多晶硅中的至少一种。当然第一有源层231和第二有源层232的材料还可为其他材料。第一源极241和第一漏极242均设于部分所述第一有源层231上;所述第一源极241的厚度与所述第一漏极242的厚度相等或者近似相等。也即第一源极241和第一漏极242分别与第一有源层231的两个端部中的其中一个端部连接。第一源极241和第一漏极242的材料相同。第一源极241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透明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第一栅极211、所述第一有源层231以及所述第一源极241和第一漏极242构成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源极243和第二漏极244均设于部分所述第二有源层232上;其中所述第二源极243与所述第一漏极242连接。也即第一源极241和第一漏极242分别与第一有源层231的两个端部中的其中一个端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栅极212、所述第二有源层232以及所述第二源极243和第二漏极244构成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为光电薄膜晶体管,第二有源层中的电子受到光照被激发产生电信号。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薄膜晶体管的量子效率,所述第二源极243的材料可为透明导电材料,从而可以增大有源层的感光面积。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源极243的材料也可为金属材料。所述第二源极243的材料与第二漏极244的材料相同。所述光阻挡层26可设于所述第一源极241和所述第一漏极242上。光阻挡层26覆盖所述第一有源层231。为了提高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稳定性,光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衬底基板;/n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均设于所述衬底基板上;/n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栅极、所述第二栅极以及所述衬底基板上;/n第一有源层和第二有源层,均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第一有源层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栅极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有源层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栅极的位置对应;/n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均设于部分所述第一有源层上;/n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均设于部分所述第二有源层上;其中所述第二源极与所述第一漏极连接;/n光阻挡层,设于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上,所述光阻挡层覆盖所述第一有源层;/n闪烁体层,设于所述光阻挡层、所述第二源极以及所述第二漏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均设于所述衬底基板上;
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栅极、所述第二栅极以及所述衬底基板上;
第一有源层和第二有源层,均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第一有源层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栅极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有源层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栅极的位置对应;
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均设于部分所述第一有源层上;
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均设于部分所述第二有源层上;其中所述第二源极与所述第一漏极连接;
光阻挡层,设于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上,所述光阻挡层覆盖所述第一有源层;
闪烁体层,设于所述光阻挡层、所述第二源极以及所述第二漏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有源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有源层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有源层和所述第二有源层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阻挡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有源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源极的材料和所述第二漏极的材料均为透明导电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广烁
申请(专利权)人: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