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类标准地表水污水处理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69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Ⅳ类标准地表水污水处理装备,该装备包括依次连通的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MBBR好氧池、MBR膜池、ECPI电催化氧化设备、生物炭滤池、NPDP氮磷深度净化器和生态塘,所述MBBR好氧池末端与缺氧池前端之间连通有硝化液回流管道,所述MBR膜池末端与预缺氧池之间连通污泥回流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标准化制造;或土建和设备混合装备模式即部分土建部分设备模式;或集装箱式模块化设置;本污水处理工艺及装备先进;结合生态塘解决周围环境问题,满足农村污水治理以及提标改造、城市污水处理以及提标改造达Ⅳ类排放水质要求、以及一些地方性的准Ⅳ类排放要求。并且满足其他工业污水的深度处理等污水及废水处理的建设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Ⅳ类标准地表水污水处理装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Ⅳ类标准地表水污水处理装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地表水面临着来自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生活污水包括城市污水等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包括城市污水等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道传染病毒等)。存在于生活污水包括城市污水等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出水直接排入II类和III类水体的,污染物控制指标至少应包括化学需氧量(CODCr)、pH、悬浮物(SS)、氨氮(NH3-N)等;出水直接排入IV类和V类水体的,污染物控制指标至少应包括化学需氧量(CODCr)、pH、悬浮物(SS)等。出水排入封闭水体或超标因子为氮磷的不达标水体,控制指标除上述指标外应增加总氮(TN)和总磷(TP)等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对环境要求的全面提高,对生活污水包括城市污水等处理排放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一级A排放标准,一些地区的污水处理排放要求已需要满足Ⅳ类标准地表水排放标准,甚至III类标准地表水排放标准,而目前对此类处理的工艺及装备技术尚有待优化完善,以满足相应生活污水包括城市污水等处理排放标准。为此,我们推出一种Ⅳ类标准地表水污水处理装备。<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Ⅳ类标准地表水污水处理装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Ⅳ类标准地表水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MBBR好氧池、MBR膜池、ECPI电催化氧化设备、生物炭滤池、NPDP氮磷深度净化器和生态塘,所述MBBR好氧池末端与缺氧池前端之间连通有硝化液回流管道,所述MBR膜池末端与预缺氧池之间连通污泥回流管道。具体的,所述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MBBR好氧池、MBR膜池、ECPI电催化氧化设备、生物炭滤池、NPDP氮磷深度净化器和生态塘设置成土建和设备混合装备模式,即部分土建部分设备模式。具体的,所述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MBBR好氧池、MBR膜池、ECPI电催化氧化设备、生物炭滤池和NPDP氮磷深度净化器分成一个或多个集装箱式一体化设备设置或设备成套撬装化设置;以地上式、半埋地或埋地的形式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备标准化制造;或土建和设备混合装备模式即部分土建部分设备模式;或集装箱式模块化设置;本污水处理工艺及装备先进,所有设备占地面积小;设备成套撬装模块化设置;工艺和装备控制实现智能化PLC或DCS全自动控制包括以及远程手机APP端控制;结合生态塘解决周围环境问题,满足农村污水治理以及提标改造、城市污水处理以及提标改造达Ⅳ类排放水质要求、以及一些地方性的准Ⅳ类排放要求。并且满足其他工业污水的深度处理等污水及废水处理的建设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图中:1预缺氧池、2厌氧池、3缺氧池、4MBBR好氧池、5MBR膜池、6ECPI电催化氧化设备、7生物炭滤池、8NPDP氮磷深度净化器、9生态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Ⅳ类标准地表水污水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生活污水包括城市污水等处理量的10%进入预缺氧池1,生活污水包括城市污水等处理量的90%进入厌氧池2;S2、在预缺氧池1中投加微量混凝剂,进行前置除磷,然后进入厌氧池2;S3、厌氧池2内的污水以序进入缺氧池3、MBBR好氧池4、MBR膜池5,MBBR好氧池4内的硝化液通过硝化液回流管道回流至缺氧池3,完成硝化与反硝化,所述厌氧池2内设有高效微生物富集填料,所述缺氧池3内设有高效微生物富集脱氮填料,所述MBBR好氧池4内设有MBBR填料,所述MBBR好氧池4末端采用气提进水量300%~800%的大回流回入缺氧池3;S4、在MBR膜池5内投加微量混凝剂与助凝剂形成微絮体,进行同步除磷,将MBR膜池5内的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道回流至预缺氧池1,MBR膜池5出水达到甚至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S5、MBR膜池5出水进入ECPI电催化氧化设备6,进行电催化氧化,生成羟基自由基,深度氧化分解有机物,破解不能生化降解的有机物,降低CODcr、BOD5、氨氮,TN和TP的指标,以及进行协同除磷,对常规生化工艺难于降解的有机物作深度开环断链;S6、ECPI电催化氧化设备6出水进入生物炭滤池7,以粒状活性炭为载体富集水中的微生物而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的生物降解和活性炭的吸附协同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进一步降低污水中CODcr、BOD5、氨氮,TN和TP的指标及污水中的嗅味;S7、生物炭滤池7出水以序进入NPDP氮磷深度净化器8和生态塘9,对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降低氨氮、TN和TP的指标,通过NPDP氮磷深度净化器8进行后置除磷,处理出水达到Ⅳ类标准地表水排放标准,满足高标准生活污水包括城市污水等排放要求。具体的,所述MBR膜池5的回流污泥和处理水量10%的进水进入预缺氧池1,停留时间为30min左右,微生物利用处理水量10%进水中的有机物去除回流污泥中硝态氮,消除硝态氮对厌氧池2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厌氧池2的稳定性。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Ⅳ类标准地表水污水处理装备,包括依次连通的预缺氧池1、厌氧池2、缺氧池3、MBBR好氧池4、MBR膜池5、ECPI电催化氧化设备6、生物炭滤池7、NPDP氮磷深度净化器8和生态塘9,所述MBBR好氧池4末端与缺氧池3前端之间连通有硝化液回流管道,所述MBR膜池5末端与预缺氧池1之间连通污泥回流管道。具体的,所述预缺氧池1、厌氧池2、缺氧池3、MBBR好氧池4、MBR膜池5、ECPI电催化氧化设备6、生物炭滤池7、NPDP氮磷深度净化器8和生态塘9设置成土建和设备混合装备模式,即部分土建部分设备模式。具体的,所述预缺氧池1、厌氧池2、缺氧池3、MBBR好氧池4、MBR膜池5、ECPI电催化氧化设备6、生物炭滤池7和NPDP氮磷深度净化器8分成一个或多个集装箱式一体化设备设置或设备成套撬装化设置;以地上式、半埋地或埋地的形式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该工艺和装备中的电器元件均与PLC控制系统或DCS控制系统电性连接,PLC控制系统或DCS控制系统通过云端网络与远程手机APP连接。尽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Ⅳ类标准地表水污水处理装备,包括依次连通的预缺氧池(1)、厌氧池(2)、缺氧池(3)、MBBR好氧池(4)、MBR膜池(5)、ECPI电催化氧化设备(6)、生物炭滤池(7)、NPDP氮磷深度净化器(8)和生态塘(9),其特征在于:所述MBBR好氧池(4)末端与缺氧池(3)前端之间连通有硝化液回流管道,所述MBR膜池(5)末端与预缺氧池(1)之间连通污泥回流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Ⅳ类标准地表水污水处理装备,包括依次连通的预缺氧池(1)、厌氧池(2)、缺氧池(3)、MBBR好氧池(4)、MBR膜池(5)、ECPI电催化氧化设备(6)、生物炭滤池(7)、NPDP氮磷深度净化器(8)和生态塘(9),其特征在于:所述MBBR好氧池(4)末端与缺氧池(3)前端之间连通有硝化液回流管道,所述MBR膜池(5)末端与预缺氧池(1)之间连通污泥回流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Ⅳ类标准地表水污水处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缺氧池(1)、厌氧池(2)、缺氧池(3)、MBBR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中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