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PDL电絮凝及离心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547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CPDL电絮凝及离心沉淀装置,包括电絮凝器、离心沉淀器和连接管,所述电絮凝器包括上筒体和、连接于上筒体下端的下锥体,所述上筒体内安装有内筒体,所述上筒体内部且位于内筒体外部周围安装有电极板组件,所述上筒体左侧且位于电极板组件下端设有进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电子絮凝、气浮、沉淀等功能,可去除的污染物广泛,所形成的沉渣密实,澄清效果好,产生的污泥量少,不需添加化学药剂,可控性强,投资费用低,运行、维修费用低,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处理时间短,处理效率高。除适用于电厂含煤废水、脱硫废水的处理外,还可应用于含油废水、电镀、印染、制药等多种工业废水的处理。

Ecpdl electric flocculation and centrifugal sediment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cpdl electric flocculation and centrifugal precipit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electric flocculator, a centrifugal precipitator and a connecting pipe. The electric flocculator comprises an upper cylinder and a lower cone connected to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cylinder. The upper cylinder is equipped with an inner cylinder, the inner part of the upper cylinder and the outer part of the inner cylinder are equipped with an electrode plate assembly, the left part of the upper cylinder and the electrode plate A water inlet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has the functions of electronic flocculation, air floatation, sedimentation, etc., can remove a wide range of pollutants, the formed sediment is dense, the clarification effect is good, the amount of sludge produced is small, there is no need to add chemicals, the controllability is strong, the investment cost is low,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is low, the floor area is small,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the treatment time is short, and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is high. In addition to the treatment of coal bearing waste water and desulfurization waste water, it can also be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oil-bearing waste water, electroplating, printing and dyeing, pharmaceutical and other industrial waste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ECPDL电絮凝及离心沉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ECPDL电絮凝及离心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对环境保护意识极大的提高,各类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及装备技术取得更快的发展。目前,在污水处理中常用物化法中的混凝沉淀法,传统投加混凝剂、助凝剂的化学混凝已在一些应用上被电子絮凝技术所取代,如一些电厂的含煤废水处理、脱硫废水处理,开始应用电子絮凝技术代替加药混凝技术,不需投加絮凝剂(如PAC)、助凝剂(如PAM),确保混凝效果的同时,减少了产泥量,也即减少了二次污染量,电子絮凝技术已逐步走进污水处理应用领域。电子絮凝是利用可溶性金属阳极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去除水中污染物质的水处理工艺。现实中,阳极材料通常采用铝、铁等易得而价廉的金属,电解生成的氢氧化物沉淀具有良好的絮凝、吸附性能,能有效地从废水中去除污染物质。同时电解时阴极析出的氢气能形成大量微小的气泡,具有良好的气浮分离效果。另外,电解过程中阳极表面会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因此电絮凝工艺还具有氧化还原功能。电絮凝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胶体和悬浮类污染物质,并对乳化油、大分子有机物、微生物、重金属离子、氟离子、浊度和部分有色类物质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因此能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废水治理和给水处理工程。和传统化学混凝相比,电絮凝工艺具有分离效果好、泥渣含水率低、占地面积小、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早在上世纪初,国外就有报道采用电子絮凝技术处理含油废水。国内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研究电絮凝工艺。近二十年以来,国内科研单位和工业企业对电絮凝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涵盖了电镀、含油、印染、制药、屠宰、制革、化工等大部分难处理的行业废水,但这些研究还仅限于实验室规模,应用于工程实际的还较少。电子絮凝工艺在国内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原因是电子絮凝反应器加工制造难以标准化,电极易发生钝化,电极连接及更换频繁,运行管理及维护麻烦、运行费用过高等问题。近几年来,电絮凝技术取得了较大突破,电极易钝化,换极频繁的问题已逐渐被克服。目前,已有应用电子絮凝技术主要有二种,一种是电絮凝设备加离心沉淀器以替代传统混凝沉淀;另一种是电絮凝设备加气浮槽以替代传统气浮设备。上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均未能充分发挥电子絮凝的最大效能,有待进一步深化研发。为此,我们推出一种ECPDL电絮凝及离心沉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CPDL电絮凝及离心沉淀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ECPDL电絮凝及离心沉淀装置,包括电絮凝器、离心沉淀器和连接管,所述电絮凝器包括上筒体和、连接于上筒体下端的下锥体,所述上筒体内安装有内筒体,所述上筒体内部且位于内筒体外部周围安装有电极板组件,所述上筒体左侧且位于电极板组件下端设有进水口,所述上筒体右侧且位于进水口下方设有出液口,所述上筒体右侧上端连通有出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上端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出水装置右侧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上筒体内上侧壁安装有刮渣装置,所述上筒体内左侧上端安装有集渣槽,所述上筒体左侧上端安装有集渣斗,所述集渣斗与集渣槽相连通,所述集渣斗下端设有出渣口,所述下锥体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排泥口和放空口,所述离心沉淀器包括筒体和连接于筒体下端的锥体,所述筒体左侧设有沉淀器进水口,所述筒体右侧且位于沉淀器进水口上端设有清水出水口,所述筒体内部安装有旋流搅拌桨,所述锥体内安装有刮泥器,所述刮泥器与锥体内侧壁相接触,所述锥体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沉淀器放空口和沉淀器排泥口,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絮凝器的出水口和离心沉淀器的沉淀器进水口。优选的,所述电极板组件为模块化设计的电极板模块,电极板组件为两层电极板模块或单层电极板模块,所述电极板模块的极板为铁、铝或其他金属材料。优选的,所述上筒体内且位于电极板组件下端设有气洗装置和水反洗装置。优选的,所述内筒体为气浮室,所述内筒体下部设有释放器。优选的,所述上筒体和内筒体均为圆形或均为方形,所述刮渣装置为板式往复刮渣装置或连续旋转链板式刮渣装置。优选的,所述筒体上侧壁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心轴,所述筒体上端中部安装有第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同心轴的内轴固定连接,所述刮泥器固定连接于同心轴的内轴下端,所述筒体上端右侧安装有第二减速电机,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同心轴的外轴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旋流搅拌桨固定连接于同心轴的外轴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电子絮凝、气浮、沉淀等功能,可去除的污染物广泛,所形成的沉渣密实,澄清效果好,产生的污泥量少,不需添加化学药剂,可控性强,投资费用低,运行、维修费用低,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处理时间短,处理效率高。除适用于电厂含煤废水、脱硫废水的处理外,还可应用于含油废水、电镀、印染、制药等多种工业废水的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絮凝器、2离心沉淀器、3连接管、101上筒体、102下锥体、103内筒体、104电极板组件、105进水口、106出液口、107气洗装置、108水反洗装置、109释放器、110出水装置、111调节装置、112出水口、113刮渣装置、114集渣槽、115集渣斗、116出渣口、117排泥口、118放空口、201筒体、202锥体、203沉淀器进水口、204清水出水口、205旋流搅拌桨、206刮泥器、207沉淀器排泥口、208沉淀器放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ECPDL电絮凝及离心沉淀装置,包括电絮凝器1、离心沉淀器2和连接管3,所述电絮凝器1包括上筒体101和、连接于上筒体101下端的下锥体102,所述上筒体101内安装有内筒体103,所述上筒体101内部且位于内筒体103外部周围安装有电极板组件104,所述上筒体101左侧且位于电极板组件104下端设有进水口105,所述上筒体101右侧且位于进水口105下方设有出液口106,所述上筒体101右侧上端连通有出水装置110,所述出水装置110上端安装有调节装置111,所述出水装置110右侧下端设有出水口112,所述上筒体101内上侧壁安装有刮渣装置113,所述上筒体101内左侧上端安装有集渣槽114,所述上筒体101左侧上端安装有集渣斗115,所述集渣斗115与集渣槽114相连通,所述集渣斗115下端设有出渣口116,所述下锥体102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排泥口117和放空口118,所述离心沉淀器2包括筒体201和连接于筒体201下端的锥体202,所述筒体201左侧设有沉淀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ECPDL电絮凝及离心沉淀装置,包括电絮凝器(1)、离心沉淀器(2)和连接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器(1)包括上筒体(101)和、连接于上筒体(101)下端的下锥体(102),所述上筒体(101)内安装有内筒体(103),所述上筒体(101)内部且位于内筒体(103)外部周围安装有电极板组件(104),所述上筒体(101)左侧且位于电极板组件(104)下端设有进水口(105),所述上筒体(101)右侧且位于进水口(105)下方设有出液口(106),所述上筒体(101)右侧上端连通有出水装置(110),所述出水装置(110)上端安装有调节装置(111),所述出水装置(110)右侧下端设有出水口(112),所述上筒体(101)内上侧壁安装有刮渣装置(113),所述上筒体(101)内左侧上端安装有集渣槽(114),所述上筒体(101)左侧上端安装有集渣斗(115),所述集渣斗(115)与集渣槽(114)相连通,所述集渣斗(115)下端设有出渣口(116),所述下锥体(102)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排泥口(117)和放空口(118),所述离心沉淀器(2)包括筒体(201)和连接于筒体(201)下端的锥体(202),所述筒体(201)左侧设有沉淀器进水口(203),所述筒体(201)右侧且位于沉淀器进水口(203)上端设有清水出水口(204),所述筒体(201)内部安装有旋流搅拌桨(205),所述锥体(202)内安装有刮泥器(206),所述刮泥器(206)与锥体(202)内侧壁相接触,所述锥体(202)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沉淀器放空口(208)和沉淀器排泥口(207),所述连接管(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絮凝器(1)的出水口(112)和离心沉淀器(2)的沉淀器进水口(2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CPDL电絮凝及离心沉淀装置,包括电絮凝器(1)、离心沉淀器(2)和连接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器(1)包括上筒体(101)和、连接于上筒体(101)下端的下锥体(102),所述上筒体(101)内安装有内筒体(103),所述上筒体(101)内部且位于内筒体(103)外部周围安装有电极板组件(104),所述上筒体(101)左侧且位于电极板组件(104)下端设有进水口(105),所述上筒体(101)右侧且位于进水口(105)下方设有出液口(106),所述上筒体(101)右侧上端连通有出水装置(110),所述出水装置(110)上端安装有调节装置(111),所述出水装置(110)右侧下端设有出水口(112),所述上筒体(101)内上侧壁安装有刮渣装置(113),所述上筒体(101)内左侧上端安装有集渣槽(114),所述上筒体(101)左侧上端安装有集渣斗(115),所述集渣斗(115)与集渣槽(114)相连通,所述集渣斗(115)下端设有出渣口(116),所述下锥体(102)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排泥口(117)和放空口(118),所述离心沉淀器(2)包括筒体(201)和连接于筒体(201)下端的锥体(202),所述筒体(201)左侧设有沉淀器进水口(203),所述筒体(201)右侧且位于沉淀器进水口(203)上端设有清水出水口(204),所述筒体(201)内部安装有旋流搅拌桨(205),所述锥体(202)内安装有刮泥器(206),所述刮泥器(206)与锥体(202)内侧壁相接触,所述锥体(202)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沉淀器放空口(208)和沉淀器排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中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