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62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包括车体和履带,所述履带位于所述车体的下方,所述履带包括若干履带板、若干履带销和支撑块,相邻所述履带板通过所述履带销连接;所述履带板上设置有第一诱导齿和第二诱导齿,全部的所述第一诱导齿位于第一平面内,全部的所述第二诱导齿位于第二平面内;所述支撑块与所述车体固定,所述支撑块所在的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以限制所述履带的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履带结构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行走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空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高空作业平台是应用于各个行业高空作业、设备安装、检修等可移动性高空作业必不可少的设备。其中,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是用途广泛的高空作业专用设备。现有的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大部分是通过底部的滚轮行走,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仅适用于水泥路面、柏油路面等平整路面行走,不适用于泥地、沙地等坑洼路况;二、在使用时与地面的接触面小,站立不稳,作业时作业平台易晃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其能够通过履带结构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行走时的稳定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包括车体和履带,所述履带位于所述车体的下方,所述履带包括若干履带板、若干履带销和支撑块,相邻所述履带板通过所述履带销连接;所述履带板上设置有第一诱导齿和第二诱导齿,全部的所述第一诱导齿位于第一平面内,全部的所述第二诱导齿位于第二平面内;所述支撑块与所述车体固定,所述支撑块所在的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以限制所述履带的运动。进一步的,所述高空作业平台还包括工作斗,所述车体和所述工作斗连接;所述工作斗包括底座、围栏和与所述围栏转动连接的门体,所述围栏包括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所述第一护栏和所述第二护栏分别位于所述门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护栏和所述门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护栏和所述门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护栏和所述第二护栏均与所述门体的高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围栏还包括第三护栏和侧栏,所述第三护栏与所述门体相对设置,所述侧栏位于与所述门体垂直的平面内;所述门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护栏、所述第二护栏和第三护栏均通过锁定件与所述围栏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一护栏、所述第二护栏和第三护栏均与所述侧栏分离时,所述围栏能够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护栏与所述底座的铰接高度、所述第二护栏与所述底座的铰接高度、以及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铰接高度均相同。进一步的,所述侧栏与所述底座的铰接高度,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铰接高度不同。进一步的,所述侧栏与所述底座的铰接高度,与所述第三护栏和所述底座的铰接高度不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本体通过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一护栏连接,所述第二本体通过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一护栏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件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旋转中心线共线。进一步的,所述锁定件包括插销和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的一端和所述插销的头部转动连接,所述卡接件的另一端能够卡设在所述插销的端部,且所述卡接件均有弹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全部的第一诱导齿均位于第一平面内,全部的第二诱导齿均位于第二平面内,同时车体上还固定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因而履带在运动的过程中,支撑块始终位于第一诱导齿和第二诱导齿之间,因而利用支撑块能够限制履带运动的方向;同时,当履带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发生松动的现象时,支撑块能够施加给履带向上的支撑力,以保证履带能够继续运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中工作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工作斗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工作斗折叠时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门体转动时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车体;2、履带;21、履带板;211、第一诱导齿;212、第二诱导齿;23、支撑块;3、底座;41、第一护栏;42、第二护栏;43、第三护栏;44、侧栏;5、锁定件;51、插销;52、卡接件;6、门体;61、第一本体;611、第一转动件;612、加强筋;62、第二本体;621、第二转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一实施例,包括车体1、履带2和工作斗,履带2位于车体1的下方以支撑和推动车体1运动。利用履带2能够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同时履带2能够适应多种路面环境,从而提高了车体1站立时的稳定性。参照图1,履带2包括若干履带板21、若干履带销和支撑块23,相邻的两履带板21通过履带销转动连接。任一履带板21上设置有第一诱导齿211和第二诱导齿212,上述第一诱导齿211和第二诱导齿212均位于履带2的内圈。因为上述履带2由若干履带板21依次拼接形成,因而本实施例中全部的第一诱导齿211均位于第一平面内,全部的第二诱导齿212均位于第二平面内。同时车体1上还固定设置有支撑块23,上述支撑块23靠近上侧的履带2的内圈设置。支撑块23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因而履带2在运动的过程中,支撑块23始终位于第一诱导齿211和第二诱导齿212之间,因而利用支撑块23能够限制履带2运动的方向;同时,因为支撑块23靠近上侧履带2的内圈设置,因而当履带2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发生松动的现象时,支撑块23能够施加给履带2向上的支撑力,以保证履带2能够继续运动。此外,履带2还包括主动轮、负重轮和拖带轮等其他构件,因为上述构件和结构均属于现有技术,因而在此不做赘述。参照图1和图3,车体1与工作斗连接,以利用车体1抬升位于工作斗内的操作人员。工作斗包括底座3、围栏和与上述围栏转动连接的门体6,围栏设置在底座3的上方,同时围栏与门体6能够共同围成操作空间。围栏包括第一护栏41、第二护栏42、第三护栏43和两相对设置的侧栏44,第一护栏41和第二护栏42分别位于门体6的两侧。其中,第一护栏41和门体6转动连接,第二护栏42和门体6可拆卸连接。具体第二护栏42和门体6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高空作业平台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第二护栏42和门体6通过拉扣锁紧器可拆卸连接,因为拉扣锁紧器属于现有技术,因而在此不做赘述。参照图3-图6,本实施例中第一护栏41和第二护栏42的高度与门体6的高度相同,因而可以省略现有技术中的横杆。操作人员在进入时,推动门体6使得门体6围绕其与第一护栏41的铰接处旋转,操作人员可以直接进入而无需低头弯腰,从而方便操作人员进入,也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当然,第一护栏41和第二护栏42与门体6的高度不同,但是高度差位于合理的范围内时,也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参照图3和图4,门体6包括第一本体61和能够相对于第一本体61转动连接的第二本体62,本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部分为第一本体61,位于下方的部分为第二本体62。第一本体61和第二本体62均与第一护栏41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本体61通过第一转动件611与第一护栏41转动连接,第二本体62通过第二转动件621与第一护栏41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件611的旋转中心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履带,所述履带位于所述车体的下方,所述履带包括若干履带板、若干履带销和支撑块,相邻所述履带板通过所述履带销连接;所述履带板上设置有第一诱导齿和第二诱导齿,全部的所述第一诱导齿位于第一平面内,全部的所述第二诱导齿位于第二平面内;所述支撑块与所述车体固定,所述支撑块所在的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以限制所述履带的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履带,所述履带位于所述车体的下方,所述履带包括若干履带板、若干履带销和支撑块,相邻所述履带板通过所述履带销连接;所述履带板上设置有第一诱导齿和第二诱导齿,全部的所述第一诱导齿位于第一平面内,全部的所述第二诱导齿位于第二平面内;所述支撑块与所述车体固定,所述支撑块所在的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以限制所述履带的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空作业平台还包括工作斗,所述车体和所述工作斗连接;所述工作斗包括底座、围栏和与所述围栏转动连接的门体,所述围栏包括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所述第一护栏和所述第二护栏分别位于所述门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护栏和所述门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护栏和所述门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护栏和所述第二护栏均与所述门体的高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还包括第三护栏和侧栏,所述第三护栏与所述门体相对设置,所述侧栏位于与所述门体垂直的平面内;所述门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护栏、所述第二护栏和第三护栏均通过锁定件与所述围栏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一护栏、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法兰泰克常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