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8590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地质勘察,得到地质岩层数据;步骤2:将地质岩层数据导入建模系统,建立持力层模型;步骤3:建立桩模型;步骤四:计算初始预估桩底标高;步骤5:调整预估桩底标高;步骤6:进行试桩施工。本技术方案综合考量地勘资料,能够快捷、准确的预估桩长,使施工现场能够确定合理的桩开挖顺序,并且在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下,使端承桩开挖深度最优化,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端承桩在施工前,为进行合理的施工部署及控制刚性角,通常会根据地勘资料进行预估桩长。传统桩长预估的方法为:根据设计图纸及地勘报告的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选择待预估桩位附近的勘探孔,假定勘探孔之间的的持力层线型均匀分布,粗略的确定持力层所在标高,从而预估出桩长。此传统方法需要进行大量枯燥机械的计算。并且该方法由于假定持力层均匀分布,且在预估某根桩桩长时只参考附近两个勘探孔的地勘数据,因此预估出的桩长往往与实际偏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的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地质勘察,得到地质岩层数据;步骤2:将地质岩层数据导入建模系统,建立持力层模型;步骤3:建立桩模型;步骤四:计算初始预估桩底标高;步骤5:调整预估桩底标高;步骤6:进行试桩施工。进一步限定,所述建立持力层模型的建立步骤为:选取Revit2016软件作为建模系统,利用其“建筑楼板”功能建立持力层模型;设置标高,在任意一个立面视图上设置场平标高所在面为±0平面;参考地质岩层数据,计算出各个勘探孔持力层相对于±0平面的相对标高;建立持力层岩石面和场平标高平面:利用建筑选项卡的“楼板”、“添加点”以及“修改子图元”等命令创建持力层岩石面和场平标高平面。进一步限定,所述建立桩模型的建立步骤为:首先建立各种设计桩径的桩族,然后选择柱命令,布置方式选择深度,底部选择未连接,完成桩模型的布置。进一步限定,初始预估桩底标高的计算方法为:选中所有桩,选择“附着顶部/底部”命令,出现的参数设置中选择“附着柱底”、“剪切柱”和“最大相交”,然后再选中建立的持力层顶面模型,所有桩就都自动延伸至与持力层岩石面相交;点击每根桩查看属性信息,底部偏移数据+正负零标高的绝对高程,即为每根桩的初始预估桩底标高。进一步限定,预估桩底标高计算方法为:在初始预估桩底标高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嵌岩深度以及刚性角等的要求,调整得到预估桩底标高。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针对端承桩的成孔施工进行了专项的技术研究,结合BIM技术,形成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端承桩桩长控制工法。该工法综合考量地勘资料,能够快捷、准确的预估桩长,使施工现场能够确定合理的桩开挖顺序,并且在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下,使端承桩开挖深度最优化,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首先利用Revit2016软件,建立两个面:持力层岩石面和场平标高平面,然后在场平标高平面上布置桩,随后将桩延伸至持力层岩石面,最后点击查看每根桩的属性信息,即可得到预估桩长(需加上设计嵌岩深度)。此方法操作简便,无需进行繁琐计算。在预估某一根桩的长度时,利用到了所有的勘探孔数据,得到的预估桩长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地质勘察,得到地质岩层数据;步骤2:将地质岩层数据导入建模系统,建立持力层模型;步骤3:建立桩模型;步骤四:计算初始预估桩底标高;步骤5:调整预估桩底标高;步骤6:进行试桩施工。进一步限定,所述建立持力层模型的建立步骤为:选取Revit2016软件作为建模系统,利用其“建筑楼板”功能建立持力层模型;设置标高,在任意一个立面视图上设置场平标高所在面为±0平面;参考地质岩层数据,计算出各个勘探孔持力层相对于±0平面的相对标高;建立持力层岩石面和场平标高平面:利用建筑选项卡的“楼板”、“添加点”以及“修改子图元”等命令创建持力层岩石面和场平标高平面。进一步限定,所述建立桩模型的建立步骤为:首先建立各种设计桩径的桩族,然后选择柱命令,布置方式选择深度,底部选择未连接,完成桩模型的布置。进一步限定,初始预估桩底标高的计算方法为:选中所有桩,选择“附着顶部/底部”命令,出现的参数设置中选择“附着柱底”、“剪切柱”和“最大相交”,然后再选中建立的持力层顶面模型,所有桩就都自动延伸至与持力层岩石面相交;点击每根桩查看属性信息,底部偏移数据+正负零标高的绝对高程,即为每根桩的初始预估桩底标高。进一步限定,预估桩底标高计算方法为:在初始预估桩底标高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嵌岩深度以及刚性角等的要求,调整得到预估桩底标高。本技术方案,针对端承桩的成孔施工进行了专项的技术研究,结合BIM技术,形成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端承桩桩长控制工法。该工法综合考量地勘资料,能够快捷、准确的预估桩长,使施工现场能够确定合理的桩开挖顺序,并且在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下,使端承桩开挖深度最优化,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地质勘察,得到地质岩层数据;/n步骤2:将地质岩层数据导入建模系统,建立持力层模型;/n步骤3:建立桩模型;/n步骤四:计算初始预估桩底标高;/n步骤5:调整预估桩底标高;/n步骤6:进行试桩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地质勘察,得到地质岩层数据;
步骤2:将地质岩层数据导入建模系统,建立持力层模型;
步骤3:建立桩模型;
步骤四:计算初始预估桩底标高;
步骤5:调整预估桩底标高;
步骤6:进行试桩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持力层模型的建立步骤为:
选取Revit2016软件作为建模系统,利用其“建筑楼板”功能建立持力层模型;
设置标高,在任意一个立面视图上设置场平标高所在面为±0平面;
参考地质岩层数据,计算出各个勘探孔持力层相对于±0平面的相对标高;
建立持力层岩石面和场平标高平面:利用建筑选项卡的“楼板”、“添加点”以及“修改子图元”等命令创建持力层岩石面和场平标高平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兵王军梁飞李恒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