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85904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地质勘察,得到地质岩层数据;步骤2:将地质岩层数据导入建模系统,建立持力层模型;步骤3:建立桩模型;步骤四:计算初始预估桩底标高;步骤5:调整预估桩底标高;步骤6:进行试桩施工。本技术方案综合考量地勘资料,能够快捷、准确的预估桩长,使施工现场能够确定合理的桩开挖顺序,并且在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下,使端承桩开挖深度最优化,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端承桩在施工前,为进行合理的施工部署及控制刚性角,通常会根据地勘资料进行预估桩长。传统桩长预估的方法为:根据设计图纸及地勘报告的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选择待预估桩位附近的勘探孔,假定勘探孔之间的的持力层线型均匀分布,粗略的确定持力层所在标高,从而预估出桩长。此传统方法需要进行大量枯燥机械的计算。并且该方法由于假定持力层均匀分布,且在预估某根桩桩长时只参考附近两个勘探孔的地勘数据,因此预估出的桩长往往与实际偏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的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地质勘察,得到地质岩层数据;步骤2:将地质岩层数据导入建模系统,建立持力层模型;步骤3:建立桩模型;步骤四:计算初始预估桩底标高;步骤5: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地质勘察,得到地质岩层数据;/n步骤2:将地质岩层数据导入建模系统,建立持力层模型;/n步骤3:建立桩模型;/n步骤四:计算初始预估桩底标高;/n步骤5:调整预估桩底标高;/n步骤6:进行试桩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地质勘察,得到地质岩层数据;
步骤2:将地质岩层数据导入建模系统,建立持力层模型;
步骤3:建立桩模型;
步骤四:计算初始预估桩底标高;
步骤5:调整预估桩底标高;
步骤6:进行试桩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桩长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持力层模型的建立步骤为:
选取Revit2016软件作为建模系统,利用其“建筑楼板”功能建立持力层模型;
设置标高,在任意一个立面视图上设置场平标高所在面为±0平面;
参考地质岩层数据,计算出各个勘探孔持力层相对于±0平面的相对标高;
建立持力层岩石面和场平标高平面:利用建筑选项卡的“楼板”、“添加点”以及“修改子图元”等命令创建持力层岩石面和场平标高平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兵王军梁飞李恒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