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阻隔近红外光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378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阻隔近红外光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器件由纳米氧化锡锑ATO/紫精的混合溶液与透明导电玻璃组成,通过注射法组装变色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器件应用于建筑节能窗领域。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添加ATO不仅提升了所得器件的变色性能,而且赋予器件阻隔红外的功能。另外,采用注射法,不仅组装工艺简单,而且有效消除了组装过程中的多余气泡。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力推动电致变色器件在建筑节能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阻隔近红外光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和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阻隔近红外光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智能窗通过主动调节光学透过率,从而提高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传统电致变色器件以无机氧化物如WO3为主,其具备近红外阻隔功能,但大面积制备存在着色不均、驱动电压高等问题,而紫精电致变色器件与传统电致变色器件相比具有变色速度快、光调制范围广、循环稳定性高等优点,但其在近红外区并不具备阻隔功能,在建筑节能窗领域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例如,专利CN109557740公开了一种紫精基柔性变色片的制备方法,其以紫精材料为主实现电致变色变色体系,制备5cmx5cm器件着色所需时间约30s,且制备出的器件在近红外波段无阻隔效果。目前对于复合无机粒子制备电致变色器件的研究较少。专利CN106479478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的制备方法,加入金属纳米粒子与离子液体电解质混合使得离子液体作为银纳米粒子保护剂同时又作为电解质,避免其他稳定剂和电解质的加入简化了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变色材料,其组分和含量包括:纳米氧化锡锑ATO、紫精化合物、离子液体和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与离子液体的体积比为1-5:1,ATO含量0.01-0.18wt%,紫精化合物浓度为10~20mmol/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材料,其组分和含量包括:纳米氧化锡锑ATO、紫精化合物、离子液体和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与离子液体的体积比为1-5:1,ATO含量0.01-0.18wt%,紫精化合物浓度为10~20mmol/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精化合物为1,1-二乙基-4.4联吡啶二溴化物EtVio;离子液体为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BMIM]TF2N;有机溶剂为碳酸丙二醇酯PC;电致变色材料中还含有二甲基二茂铁dmF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锡锑ATO的颗粒直径为30~50nm。


4.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依次包括透明导电玻璃、权利要求1所述电致变色材料、透明导电玻璃;其中电致变色材料注入并密封于透明导电玻璃中间。


5.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1,1-二乙基-4.4联吡啶二溴化物EtVio、二甲基二茂铁dmFc溶于碳酸丙二醇酯PC与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BMIM]TF2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志刘自豪白智元李耀刚侯成义张青红李贤英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