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锁气功能的新型空气缓冲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35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气缓冲体结构的包装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锁气功能的新型空气缓冲体,包括两片外膜、两片气阀膜,气阀膜位于两片外膜中间;所述气阀膜中的一片内面顶端等间距设有耐热油墨节;在外膜与耐热油墨节处设有第一热封横线,所述第一热封横线上端距离耐热油墨节顶端的距离≤9mm;所述第一热封横线设有与之相交的气柱热封线;在一片外膜和气阀膜上设有热封图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空气缓冲体通过横向热封线上移,取消耐热油墨节上的热封点的设置,避免了热封点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困难、产品成品率低的问题,使得充气后开启更加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锁气功能的新型空气缓冲体
本技术属于空气缓冲体结构的包装
,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锁气功能的新型空气缓冲体。
技术介绍
空气缓冲体是用自然空气填充的、被广泛用于产品包装运输的新型包装系统。常见的空气缓冲体多指具有独立结构的气柱袋,其具有一次充气,全排充满,气柱之间独立存在,遇到破损时只有相应气柱失效,其它气柱不受影响的优异特点。近年来,由于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气柱袋的使用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现有气柱袋种类和样式较多,外观形状也根据所包装的产品而在不断发展变化,如现有的Q型、L型、U型等等常见形状;但其主要结构,尤其是锁气结构基本都是一样的,都采用在气阀膜上的耐热油墨条位置热压充气圆点,充气圆点与上薄膜和下薄膜分别热封在一起,而由于气阀膜中间有耐热油墨节,从而在气阀膜中间形成气柱充气入口,气体充入后充气圆点便会自动开启,从而完成充气。专利号“200610067311.5”介绍了一种具有密封体闭气锁气装置的空气缓冲体及其制作方法,较为详尽的公开了气柱袋锁气结构特征,对两片内膜、两片外膜,一片内膜、两片外膜组合都作了具体实施例的阐述,其最突出的技术特征是采用等距离施予热封点,并通过热封点的开启形成进气通道,该技术特征也是目前市场上所有气柱袋很难绕开的技术壁垒;尽管如此,该专利在早期的实施效果并不佳,而是近几年随着自动气柱成型机专有设备的开发,其生产成本的大幅降低,才使得气柱袋开始投入市场,并进入规模化生产和使用。归根结底,是其等距离施予热封点技术存在很大的控制难点,热封点一定要在耐热节顶部的中间位置,生产过程中一个小小的张力变化,都会导致热封点移位,使得气柱袋无法完成开启造成报废;所以虽然该专利技术公开的空气缓冲体结构简单、锁气效果好,但真正的生产工艺控制要求却非常之高,这也导致现有该种结构的气柱袋成品率仍然不高,材料浪费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锁气功能的新型空气缓冲体,通过横向热封线上移,优化耐热油墨节结构,取消耐热油墨节上的热封点,避免了热封点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困难、产品成品率低的问题;同时进一步简化了空气缓冲体结构,使得充气后开启更加顺畅,使用更加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锁气功能的新型空气缓冲体,包括连续式密封体,其内含有两片外膜、两片气阀膜,气阀膜位于两片外膜中间;所述气阀膜中的一片内面顶端等间距设有耐热油墨节;在外膜与耐热油墨节处设有第一热封横线,所述第一热封横线上端距离耐热油墨节顶端的距离≤9mm;在外膜上端还设有第二热封横线,与所述第一热封横线形成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设有充气口;所述第一热封横线设有与之相交的气柱热封线,从而形成储气型腔;在一片外膜和气阀膜上设有热封图案,作为空气进入储气型腔的路径;在所述气柱热封线另一端还设有第三热封横线,从而形成独立型腔的连续式密封体。作为本技术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热封横线与耐热油墨节重合处形成入气口,所述入气口采用以下方式:一个密封体一个入气口,一个密封体多个入气口,或一个充气通道并联多个密封体,其中个别密封体可选择一个入气口或多个入气口。作为本技术一种改进,所述热封图案位于储气型腔的中间,可采用不同的形状、大小和结构。作为本技术一种改进,所述气阀膜通过热封图案与密封体的上薄膜贴着,而与下薄膜隔开。作为本技术一种改进,所述气阀膜采用单片式结构,通过热封图案与上薄膜或下薄膜热封贴着,即单片内膜贴于其中一片外膜。作为本技术一种改进,所述入气口以热封线延伸适当距离形成集合区的集气井,该集合区只设一个充气口。作为本技术一种改进,所述密封体搭配成不同形状、尺寸,或大小交错或上下曲折不一的结构。作为本技术一种改进,所述连续式密封体由连续性薄膜卷制成或非连续的单片式膜制成的密封体,其包含一个充气口和一个或多个能自动开启的入气口。作为本技术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热封横线、第二热封横线和第三热封横线互相平行,且与气柱热封线垂直。作为本技术一种改进,所述气阀膜采用电晕处理的自粘塑料薄膜。作为本技术一种改进,所述储气型腔表面热封有弯折点,可使空气缓冲体弯折呈立体包装袋结构。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一种具有锁气功能的新型空气缓冲体,具有结构简单,充气方便、锁气效果好、生产合格率高的特点。采用热封横向上移的独特设计,取消了耐热油墨节上的热封点开启结构,用线代替点实现自动开启功能,大大降低了生产工艺控制要求,提高了空气缓冲体的合格率;同时,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开启效率,防止开启不畅,将热封横线上端控制在与耐热油墨节顶端距离9mm以内,一般选择3~5mm;另外,通过采用电晕处理的自粘性薄膜为气阀膜,在充气后自粘性可以有效阻隔回气路径,使得缓冲体具有良好的锁气效果,能够长时间锁气而不发生漏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两片气阀膜的断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单片气阀膜的断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体不同入气口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8中:1a、上薄膜,1b、下薄膜,2(2a、2b)、气阀膜,3、耐热油墨节,4、第一热封横线,5、第二热封横线,6、充气通道,7、充气口,8、气柱热封线,9、入气口,10、热封图案,11、第三热封横线,12、储气型腔,13、集气井,14、延伸通道,15、弯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技术的具有锁气功能的新型空气缓冲体,包括连续式密封体,其内含有两片外膜(上薄膜1a和下薄膜1b)、两片气阀膜(2a、2b),两片气阀膜(2a、2b)位于上薄膜1a和下薄膜1b之间;气阀膜(2a)或气阀膜(2b)的内面顶端等间距设有耐热油墨节3;在两片外膜(上薄膜1a和下薄膜1b)与耐热油墨节3处设有第一热封横线4,所述第一热封横线4上端距离耐热油墨节3顶端的距离≤9mm,优选的控制在3~5mm;在第一热封横线4与耐热油墨节3重合处形成入气口9;在两片外膜(上薄膜1a和下薄膜1b)上端还设有第二热封横线5,与所述第一热封横线4形成充气通道6,所述充气通道6设有充气口7;所述第一热封横线4设有与之相交的气柱热封线8,从而形成储气型腔12;在一片外膜(上薄膜1a)和两片气阀膜(2a、2b)上设有热封图案10,先将它们粘结在一起,作为空气进入储气气柱体的行进路径,再与另一外膜(下薄膜1b)叠合;所述热封图案10位于耐热油墨节3的下方,在所述气柱热封线8另一端还设有第三热封横线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封横线4、第二热封横线5和第三热封横线11互相平行,且与气柱热封线8垂直。当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锁气功能的新型空气缓冲体,包括连续式密封体,其内含有上薄膜(1a)和下薄膜(1b)的两片外膜、两片气阀膜(2a、2b),气阀膜位于两片外膜中间;所述气阀膜(2a、2b)中的一片内面顶端等间距设有耐热油墨节(3);其特征在于,在外膜与耐热油墨节处设有第一热封横线(4),所述第一热封横线(4)上端距离耐热油墨节(3)顶端的距离≤9mm;在外膜上端还设有第二热封横线(5),与所述第一热封横线(4)形成充气通道(6),所述充气通道(6)设有充气口(7);所述第一热封横线(4)设有与之相交的气柱热封线(8),从而形成储气型腔(12);在一片外膜和气阀膜上设有热封图案(10),作为空气进入储气型腔(12)的路径;在所述气柱热封线(8)另一端还设有第三热封横线(11),从而形成独立型腔的连续式密封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锁气功能的新型空气缓冲体,包括连续式密封体,其内含有上薄膜(1a)和下薄膜(1b)的两片外膜、两片气阀膜(2a、2b),气阀膜位于两片外膜中间;所述气阀膜(2a、2b)中的一片内面顶端等间距设有耐热油墨节(3);其特征在于,在外膜与耐热油墨节处设有第一热封横线(4),所述第一热封横线(4)上端距离耐热油墨节(3)顶端的距离≤9mm;在外膜上端还设有第二热封横线(5),与所述第一热封横线(4)形成充气通道(6),所述充气通道(6)设有充气口(7);所述第一热封横线(4)设有与之相交的气柱热封线(8),从而形成储气型腔(12);在一片外膜和气阀膜上设有热封图案(10),作为空气进入储气型腔(12)的路径;在所述气柱热封线(8)另一端还设有第三热封横线(11),从而形成独立型腔的连续式密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缓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封横线(4)与耐热油墨节(3)重合处形成入气口(9),所述入气口(9)采用以下方式:一个密封体一个入气口(9),一个密封体多个入气口(9),或一个充气通道(6)并联多个密封体,其中个别密封体可选择一个入气口(9)或多个入气口(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缓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图案(10)位于储气型腔(12)的中间,可采用不同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巨杰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