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清平专利>正文

折叠分立式车带儿童坐卧多用座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2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叠坐卧多用座篮,由座板(2)、靠背(8)、护栏(4)、脚踏杆(1)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脚踏杆(1)分左右两个;座板(2)的前端与左右两个脚踏杆(1)的中部均分别铰接在同一个轴上,座板(2)的后端与靠背(8)的下端铰接起来,座板(2)上的这两个铰接轴相互平行,脚踏杆(1)分别装在座板(2)靠左右两边,中间有一段宽度,脚踏杆(1)的上端是沿脚踏杆(1)外边延伸而来的栏杆,护栏(4)可以是护栏条形式,其一端与脚踏杆(1)上端栏杆的顶端铰接,另一端与靠背(8)相应同边的边中部铰接,在座板(2)与靠背(8)、座板(2)与脚踏杆(1)、护栏(4)与靠背(8)或者护栏(4)与脚踏杆(1)之间的轴心位置安装一个或多个活动紧固装置。(*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一种折叠坐卧多用座篮,用于自行车、行李车等携带儿童。通常使用的自行车儿童座篮,由座篮、靠背、护栏及脚踏等组成,不能折叠,不能让儿童在座篮中躺卧,不能遮挡风雨,不能离开白行车在其他条件下使用。本技术的宗旨就在于设计一种能折叠、能躺卧、能与自行车或行李车等配套在室内外等多种情形下使用的儿童座篮。附图说明图1是座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座篮由座板(2)、靠背(8)、护栏(4)、脚踏杆(1)等部分组成,脚踏杆(1)分左右两个;座板(2)的前端与左右两个脚踏杆(1)的中部均分别铰接在同一个轴上,成铡刀式配合;座板(2)的后端与靠背(8)的下端铰接起来,成合页式配合;座板(2)上的这两个铰接轴相互平行;脚踏杆(1)分别安装在座板(2)靠左右两边,中间有一段宽度,便于将座篮安装在自行车上;脚踏杆(1)的上端是沿脚踏杆(1)外边延伸而来的栏杆;护栏(4)可以是护栏条形式,其一端与脚踏杆(1)上端栏杆的顶端铰接,另一端与靠背(8)相应同边的边中部铰接;在座板(2)与靠背(8)、座板(2)与脚踏杆(1)、护栏(4)与靠背(8)或者护栏(4)与脚踏杆(1)之间的轴心位置安装一个或多个活动紧固装置。活动紧固装置可以采用双面咬合齿螺栓的形式,或者采用挂钩、插销等形式,这样,靠背(8)和脚踏杆(1)可以协调连动,可变换靠背(8)和脚踏杆(1)与座板(2)的角度,进行倾斜和折叠,螺丝旋紧,可固定靠背(8)倾斜角度。脚踏杆(1)下端向前弯折并作出一定的宽度作为踏脚的地方。在护栏(4)靠前部位安装可前后移动的横护栏(3),并在横护栏(3)的中部与座板(2)前端中部安装一条保护带。座板(2)的上方安装蓬套主架(7),蓬套主架(7)为“U”字形杆架,两端分别对称铰接在座板(2)后端的两边,蓬套主架(7)上装蓬套支架(6),蓬套支架(6)也为“U”字形,两端分别对称铰接在蓬套主架(7)的中部两侧边上,蓬套主架(7)和蓬套支架(6)上安装蓬套(5),蓬套(5)又可分为顶蓬、伸缩蓬及围蓬等几个部分。座板(2)底部安装导槽、卡扣(9)和插套栓(10),导槽和插套栓(10)固定在座板(2)的底部,卡扣(9)左右两个为一组,卡扣(9)可以为一组或多组,卡扣(9)滑动安装于导槽中,左右两个卡扣(9)之间用弹簧或伸缩弹性材料连接,利用复位现象扣住自行车、行李车或其它配套使用物,也可用螺丝等紧固件固定,插套栓(10)与卡扣(9)作用基本相同,利用插套栓(10)插入配套使用物上相应的孔套,使座篮与配套使用物构成一体。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座篮可用于自行车、行李车及类似车子上使用;携带儿童外出和旅行,儿童在座篮中可坐可卧;安上蓬套后,可遮挡阳光和风雨;轻便可折叠;安装在行李车上,可作儿童坐卧推车使用。实施例用金属线材加工一个300毫米×260毫米的座板架、两个300毫米×50毫米的脚踏杆(1)、一个440毫米×280毫米的蓬套主架(7)、一个260毫米×120毫米和一个320毫米×270毫米的蓬套支架(6),用1-2毫米×15毫米的金属板材加工一个420毫米×260毫米的靠背框架,用2毫米厚的金属板材加工两个200毫米×30毫米的导槽,用85毫米的板材加工4个长60毫米宽20毫米的钩形卡扣(9),用木质、纸、纤维板或硬塑等制成一个300毫米×250毫米的座板、一个258毫米×418毫米的靠背板。用防雨尼纶、塑料或其它纤维布料按座篮躺卧状态缝成蓬套(5)的顶蓬、伸缩蓬和围蓬。座板架四角、左右护栏竖条两端、蓬套主架(7)左右下端及距下端340毫米处、左右脚踏杆(1)上端及距上端150毫米处,加工安装Φ20毫米×2毫米带有咬合齿的盘体连接点,并各钻Φ5毫米的中心孔,在靠背框架左右下端和距下端150毫米处各钻一个Φ5毫米的孔,用M5毫米的螺丝作轴,将靠背(8)下端左右两个连接点和蓬套主架(7)下端左右两个连接点分别连接在座板架后左右两个连接点上。用同样的方法将左右两个脚踏杆(1)距上端150毫米处的连接点分别连接在座板架前端的左右两个连接点上,两根竖护栏(4)前端连接点分别连接在左右两个脚踏杆(1)上端连接点上,后端两个连接点分别连接在靠背(8)框架下端150毫米处的左右两个孔上。在320毫米×270毫米的蓬套支架(6)的两个末端加工成Φ20毫米×2毫米带咬合齿的盘体连接点,钻Φ5毫米的中心孔后分别与蓬套主架(7)距下端340毫米处的左右两个连接点连接。用Φ3毫米的木螺丝将座板(2)板和靠背(8)板分别固定在座板(2)架和靠背框架上,260毫米×120毫米的蓬套支架(6)嵌在距顶端100毫米处的靠背板与靠背框架之间。将两个卡扣(9)用弹簧连接套入导槽,将两组导槽相距120毫米平行固定在座板(2)底部。再装上蓬套(5),将卡扣(9)扣住自行车衣架,便可携带儿童。将通常原理的行李车底架与扶手连接处90度角的控制块改换成180度,在控制块上钻两个平行孔,装上螺丝,使扶手倒角能控制在90度和140度两个位置上,将底架前端支撑架弯曲成90度,焊接或用螺丝固定制动万向轮架。在底架的两个梯形扩宽架顶部加工安装两个相距150毫米Φ12毫米的盘体,各钻一个Φ6毫米的中心孔,将座篮底部插套栓插入并固定,即成儿童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折叠坐卧多用座篮,由座板(2)、靠背(8)、护栏(4)、脚踏杆(1)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脚踏杆(1)分左右两个;座板(2)的前端与左右两个脚踏杆(1)的中部均分别铰接在同一个轴上,座板(2)的后端与靠背(8)的下端铰接起来,座板(2)上的这两个铰接轴相互平行,脚踏杆(1)分别装在座板(2)靠左右两边,中间有一段宽度,脚踏杆(1)的上端是沿脚踏杆(1)外边延伸而来的栏杆,护栏(4)可以是护栏条形式,其一端与脚踏杆(1)上端栏杆的顶端铰接,另一端与靠背(8)相应同边的边中部铰接,在座板(2)与靠背(8)、座板(2)与脚踏杆(1)、护栏(4)与靠背(8)或者护栏(4)与脚踏杆(1)之间的轴心位置安装一个或多个活动紧固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的座篮, 其特征在于活动紧固装置为双面咬合齿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座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清平
申请(专利权)人:朱清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