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186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0
一种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其中婴儿车车架包括手把杆(10)、座位板(20)、扶手杆(30)、第一锁定机构(40)、后脚杆(50)、支撑杆(60)、第二锁定机构(70)和第一解锁机构(80),座位板与手把杆连接,扶手杆安装在座位板的远离手把杆的一端,第一锁定机构连接在扶手杆和座位板之间,第一锁定机构用于使扶手杆和座位板实现相对锁定,支撑杆设置在手把杆和后脚杆之间,第二锁定机构连接在手把杆和支撑杆连接,第二锁定机构用于使手把杆和支撑杆实现相对锁定,且第二锁定机构与第一锁定机构连接,第一解锁机构与第一锁定机构连接,第一解锁机构被配置为同时解锁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车架的收合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婴儿车
,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技术介绍
为减轻大人的负担,在婴儿外出时,可将婴儿放在婴儿车中。婴儿车通常具有折叠功能,在不需要婴儿车时,可将其折叠收合起来,便于收纳。目前,大多婴儿车的收合步骤比较复杂,需要多处解锁,收合效率较低。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以提高收合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婴儿车车架,包括:手把杆;座位板,与手把杆连接;扶手杆,安装在座位板的远离手把杆的一端;第一锁定机构,连接在扶手杆和座位板之间,用于使扶手杆和座位板实现相对锁定;后脚杆;支撑杆,设置在手把杆和后脚杆之间;第二锁定机构,连接在手把杆和支撑杆连接,用于使手把杆和支撑杆实现相对锁定,且第二锁定机构与第一锁定机构连接;和第一解锁机构,与第一锁定机构连接,被配置为同时解锁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壳,与扶手杆连接,其内设有第一齿部;第二锁壳,与座位板连接,其内设有第二齿部;和齿轮,设置在第一锁壳和第二锁壳之间,齿轮同时与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啮合时实现第一锁壳和第二锁壳之间的相对锁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解锁机构包括设置在齿轮的端面侧面的解锁件,解锁件被按压时驱动齿轮沿齿轮的轴向运动,以解除第一锁壳和第二锁壳之间的相对锁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解锁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在齿轮的远离解锁件的一侧,第一弹性件用于使齿轮复位至使第一锁壳和第二锁壳相对锁定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解锁机构还包括第一锁块和第一拉绳,第一拉绳的第一端与第一锁块连接,第一拉绳的第二端与第二锁定机构连接,齿轮和第一锁块被配置为在齿轮沿齿轮的轴向运动时驱动第一锁块运动,以拉动第一拉绳实现第二锁定机构的解锁。在一些实施例中,齿轮的靠近第一锁块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第一锁块设有第二斜面,齿轮沿齿轮的轴向运动时在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配合作用下第一锁块沿齿轮的径向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解锁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用于使第一锁块复位,以通过第一拉绳使第二锁定机构恢复锁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锁定机构包括用于限制支撑杆向靠近后脚杆的方向运动的第二锁块,第一拉绳的第二端与第二锁块连接,第一拉绳拉动第二锁块时解除第二锁块对支撑杆相对于手把杆向靠近后脚杆的方向运动的锁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锁定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制支撑杆向远离后脚杆的方向运动的第三锁块,第三锁块在手把杆相对于后脚杆转动的过程中实现解锁。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锁定机构和第二解锁机构,手把杆包括手把上杆和手把下杆,手把下杆通过第二锁定机构与支撑杆连接,第三锁定机构连接在手把上杆和手把下杆之间用于实现手把上杆和手把下杆之间的锁定,第二解锁机构用于解锁第三锁定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前脚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连接机构,前脚杆呈倒T形,前脚杆、手把杆和后脚杆通过连接机构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座位板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一连杆的中部与前脚杆连接,第二连杆与后脚杆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婴儿车,包括上述的婴儿车车架。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包括能够同时解锁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的第一解锁机构,使得扶手杆和座位板之间的锁定以及手把杆和支撑杆之间的锁定能够同时解锁,这样在收合婴儿车时,可以先折叠扶手杆,同时支撑杆与手把杆之间的锁定解除,可向上提起手把杆,使手把杆基本处于直立状态,继续推动手把杆可使手把杆整体向下折叠,进而实现整个婴儿车的收合,收合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收合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一解锁机构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一解锁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中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中齿轮与第一锁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锁定机构的爆炸图。图8为本技术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在第一收合状态的侧视图。图10为本技术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在第二收合状态的侧视图。图11为本技术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在第三收合状态的侧视图。图12为本技术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在第四收合状态的侧视图。图13为本技术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处于完全收合状态的侧视图。图中:10、手把杆;11、手把上杆;12、手把下杆;20、座位板;21、连接管;30、扶手杆;40、第一锁定机构;50、后脚杆;60、支撑杆;70、第二锁定机构;80、第一解锁机构;90、第三锁定机构;100、第二解锁机构;110、顶棚后杆;120、顶棚前杆;130、靠背杆;140、挡杆;150、连接机构;160、前脚杆;170、第一连杆;180、第二连杆;190、锁件;200、前轮;210、后轮;41、第一锁壳;42、第二锁壳;43、齿轮;431、第一斜面;81、解锁件;811、爪部;82、第一弹性件;83、第一锁块;831、第二斜面;84、第一拉绳;85、保护套;86、第二弹性件;701、第二锁块;702、第三锁块;703、第一连接杆;704、第二连接杆;705、第三弹性件;706、第四弹性件;707、固定座;708、滑块;709、第三连接杆;710、滑套;7071、第四孔;7072、第五孔;7073、第六孔;7081、第一孔;7082、第二孔;7083、第三孔;7101、第一锁孔;7102、第二锁孔;7103、连接孔;151、第二拉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手把杆(10);/n座位板(20),与所述手把杆(10)连接;/n扶手杆(30),安装在所述座位板(20)的远离所述手把杆(10)的一端;/n第一锁定机构(40),连接在所述扶手杆(30)和所述座位板(20)之间,用于使所述扶手杆(30)和所述座位板(20)实现相对锁定;/n后脚杆(50);/n支撑杆(60),设置在所述手把杆(10)和所述后脚杆(50)之间;/n第二锁定机构(70),连接在所述手把杆(10)和所述支撑杆(60)连接,用于使所述手把杆(10)和所述支撑杆(60)实现相对锁定,且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0)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40)连接;和/n第一解锁机构(80),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40)连接,被配置为同时解锁所述第一锁定机构(40)和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把杆(10);
座位板(20),与所述手把杆(10)连接;
扶手杆(30),安装在所述座位板(20)的远离所述手把杆(10)的一端;
第一锁定机构(40),连接在所述扶手杆(30)和所述座位板(20)之间,用于使所述扶手杆(30)和所述座位板(20)实现相对锁定;
后脚杆(50);
支撑杆(60),设置在所述手把杆(10)和所述后脚杆(50)之间;
第二锁定机构(70),连接在所述手把杆(10)和所述支撑杆(60)连接,用于使所述手把杆(10)和所述支撑杆(60)实现相对锁定,且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0)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40)连接;和
第一解锁机构(80),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40)连接,被配置为同时解锁所述第一锁定机构(40)和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40)包括:
第一锁壳(41),与所述扶手杆(30)连接,其内设有第一齿部;
第二锁壳(42),与所述座位板(20)连接,其内设有第二齿部;和
齿轮(43),设置在所述第一锁壳(41)和所述第二锁壳(42)之间,所述齿轮(43)同时与所述第一齿部和所述第二齿部啮合时实现所述第一锁壳(41)和所述第二锁壳(42)之间的相对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机构(80)包括设置在所述齿轮(43)的端面侧面的解锁件(81),所述解锁件(81)被按压时驱动所述齿轮(43)沿所述齿轮(43)的轴向运动,以解除所述第一锁壳(41)和所述第二锁壳(42)之间的相对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机构(8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82),所述第一弹性件(82)设置在所述齿轮(43)的远离所述解锁件(81)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82)用于使所述齿轮(43)复位至使所述第一锁壳(41)和所述第二锁壳(42)相对锁定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机构(80)还包括第一锁块(83)和第一拉绳(84),所述第一拉绳(8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锁块(83)连接,所述第一拉绳(8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0)连接,所述齿轮(43)和所述第一锁块(83)被配置为在所述齿轮(43)沿所述齿轮(43)的轴向运动时驱动所述第一锁块(83)运动,以拉动所述第一拉绳(84)实现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0)的解锁。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修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阳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