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雨刮电机壳体及后雨刮电机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149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雨刮电机壳体及后雨刮电机总成,包括壳体本体,其上具有电机本体安装结构、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减速斜齿轮腔体、角度传感器安装槽和电机输出轴安装孔,所述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位于电机本体安装结构的右侧,且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的中心与电机本体安装结构的中心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斜齿轮腔体位于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的后侧,且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与减速斜齿轮腔体相切,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槽位于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旁的减速斜齿轮腔体上;所述电机输出轴安装孔位于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的前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小后雨刮电机总成的总长度,同时能够实现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雨刮电机壳体及后雨刮电机总成
本技术属于后雨刮电机总成
,具体涉及一种后雨刮电机壳体及后雨刮电机总成。
技术介绍
近年来,整车轻量化已成为各大主机厂角逐的焦点,同时由于整车零部件受空间的限制,因此对电器部件的小型化是迫切需求,现有的后雨刮电机总成更是受背门空间的限制,对后雨刮电机总成的外形尺寸更是苛刻。如图1和图2所示,后雨刮电机总成由电机本体1、电枢轴2、减速斜齿轮3、曲柄连杆机构4、电机输出轴5与后雨刮电机壳体等主要零部件组成,由于其机械传动结构复杂导致其外形尺寸偏大,对背门内板以及内饰板空间需求变大,存在安装结构不好做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后雨刮电机壳体及后雨刮电机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雨刮电机壳体及后雨刮电机总成,以减小后雨刮电机总的长度和重量。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后雨刮电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其上具有电机本体安装结构、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减速斜齿轮腔体、角度传感器安装槽和电机输出轴安装孔,所述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位于电机本体安装结构的右侧,且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的中心与电机本体安装结构的中心重合;所述减速斜齿轮腔体位于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的后侧,且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与减速斜齿轮腔体相切,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槽位于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旁的减速斜齿轮腔体上;所述电机输出轴安装孔位于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的前侧。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后雨刮电机总成,包括后雨刮电机壳体,以及安装在后雨刮电机壳体上的电机本体、电枢轴、角度传感器、减速斜齿轮和雨刮电机输出轴,所述后雨刮电机壳体采用如本技术所述的后雨刮电机壳体;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在壳体本体的角度传感器安装槽内;所述减速斜齿轮安装在壳体本体的减速斜齿轮腔体内;所述电机本体安装在壳体本体的电机本体安装结构上;所述电枢轴安装在壳体本体的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上;所述雨刮电机输出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本体的电机输出轴安装孔上。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它充分利用了电枢轴前后两侧的空间,将减速斜齿轮和电机雨刮电机输出轴分别布置在电枢轴的前后两侧,从而达到减小后雨刮电机总成的总长度的目的;由于后雨刮电机总成的尺寸减小了,从而减小了后雨刮电机总成的重量。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后雨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传统后雨刮电机壳体结构;图3是本技术中所述后雨刮电机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所述后雨刮电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本体、2-电枢轴、3-减速斜齿轮、4-曲柄连杆机构、5-雨刮电机输出轴、6-加强筋、7-电机本体安装结构、8-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9-减速斜齿轮腔体、10-电机输出轴安装孔、11-角度传感器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4所示,一种后雨刮电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其上具有电机本体安装结构7、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减速斜齿轮腔体9、角度传感器安装槽11和电机输出轴安装孔10。所述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位于电机本体安装结构7的右侧,且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的中心与电机本体安装结构7的中心重合。所述减速斜齿轮腔体9位于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的后侧,且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与减速斜齿轮腔体9相切。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槽11位于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旁的减速斜齿轮腔体9上。所述电机输出轴安装孔10位于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的前侧。如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后雨刮电机总成,包括后雨刮电机壳体,以及安装在后雨刮电机壳体上的电机本体1、电枢轴2、角度传感器、减速斜齿轮3和雨刮电机输出轴5。所述后雨刮电机壳体采用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后雨刮电机壳体。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在壳体本体的角度传感器安装槽11内。所述减速斜齿轮3安装在壳体本体的减速斜齿轮腔体9内。所述电机本体1安装在壳体本体的电机本体安装结构7上。所述电枢轴2安装在壳体本体的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上。所述雨刮电机输出轴5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本体的电机输出轴安装孔10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后雨刮电机总成还包括曲柄连杆机构4,曲柄连杆机构4分别与减速斜齿轮3和雨刮电机输出轴5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后雨刮电机总成的工作原理相对于传统结构的后雨刮电机总成的工作原理不变,具体如下:电枢轴2带动减速斜齿轮3转动,降低转速、增大扭力,减速斜齿轮3带动曲柄连杆使雨刮电机输出轴5做摆角运动,电枢轴2与减速斜齿轮3的传动比、曲柄连杆机构4与雨刮电机输出轴5的传动比均不变。从而保证了在性能未降低的前提下,缩小了后雨刮电机总成的外形尺寸。如图3所示,为了增加壳体的强度,在壳体本体上设有加强筋6。如图3所述,本实施例中,后雨刮电机总成的安装螺钉为3颗。如图1所示,传统的后雨刮电机总成的安装螺钉为4颗。即安装螺钉的数量由原来的四颗减少为三颗,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后雨刮电机总成的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雨刮电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其上具有电机本体安装结构(7)、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减速斜齿轮腔体(9)、角度传感器安装槽(11)和电机输出轴安装孔(10),所述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位于电机本体安装结构(7)的右侧,且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的中心与电机本体安装结构(7)的中心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斜齿轮腔体(9)位于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的后侧,且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与减速斜齿轮腔体(9)相切;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槽(11)位于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旁的减速斜齿轮腔体(9)上;所述电机输出轴安装孔(10)位于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的前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雨刮电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其上具有电机本体安装结构(7)、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减速斜齿轮腔体(9)、角度传感器安装槽(11)和电机输出轴安装孔(10),所述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位于电机本体安装结构(7)的右侧,且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的中心与电机本体安装结构(7)的中心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斜齿轮腔体(9)位于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的后侧,且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与减速斜齿轮腔体(9)相切;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槽(11)位于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旁的减速斜齿轮腔体(9)上;所述电机输出轴安装孔(10)位于电枢轴限位圆槽结构(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锋冉阳吴震毛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