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疲劳驾驶的车载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13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防疲劳驾驶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预防疲劳驾驶的车载终端,包括警报装置和摄像装置,警报装置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内部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轴承转动连接有立柱,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第一圆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卡齿,第一圆环的下方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圆环,第二圆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卡齿,多个第一卡齿与多个第二卡齿啮合设置,第二圆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疲劳驾驶检测器的摄像装置进行多角度调节,从而便于不同身高的人进行疲劳驾驶预防,且便于对疲劳驾驶检测器进行稳定隔震放置,减少汽车震动对装置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疲劳驾驶的车载终端
本技术涉及预防疲劳驾驶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预防疲劳驾驶的车载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多数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而在汽车驾驶过程中,人们需要集中精神进行驾驶,避免发生车祸事件,而人们在长时间驾驶后容易出现疲劳,从而容易导致精神分散而引发车祸,因此人们在汽车中安装疲劳驾驶检测器,通过智能视频分析的方式感觉、判断人体疲劳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醒和预警,对人们的疲劳驾驶进行预防。疲劳驾驶检测器一般由摄像装置和警报装置组成,但是,现有技术中,摄像装置和警报装置一般为固定连接并固定安装在汽车内部,在使用,对于不同身高体型的人们无法进行有效使用,影响使用效果,因此,提出一种预防疲劳驾驶的车载终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疲劳驾驶检测器中的摄像装置和警报装置一般为固定连接并固定安装在汽车内部,在使用,对于不同身高体型的人们无法进行有效使用,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预防疲劳驾驶的车载终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疲劳驾驶的车载终端,包括警报装置和摄像装置,所述警报装置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轴承转动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卡齿,所述第一圆环的下方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卡齿,多个所述第一卡齿与多个第二卡齿啮合设置,所述第二圆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杆,多个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均与套筒的筒底固定连接,且多个伸缩杆的杆壁均活动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二圆环的外圆侧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反的两端分别贯穿套筒的左右两侧并延伸至套筒的外部,所述套筒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杆相匹配的条形孔并与两个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摄像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板,所述立柱的上端延伸至两个连接板的内部并通过转轴与两个连接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相对的两侧下端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压紧板,两个所述凹槽之间设有设有横向设置的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二滚动滚动轴承分别与两个凹槽的槽底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的杆壁分别与两个压紧板螺纹连接,且双向螺纹杆的右端延伸至连接板的外部,所述立柱的侧壁开设有与双向螺纹杆相匹配的弧形通孔并与双向螺纹杆活动连接,所述弧形通孔的圆心与转轴同轴设置,所述警报装置的下方设有横向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防震机构并通过防震机构与警报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压紧板位于凹槽内部的一端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凹槽的上下侧壁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槽。优选的,两个所述压紧板相对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橡胶垫,两个所述环形橡胶垫均与双向螺纹杆活动套接。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表面设有防滑纹。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反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压板。优选的,所述防震机构包括多个滑杆和多个隔震橡胶套,多个所述滑杆的下端均与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警报装置的下端开设有多个与滑杆相匹配的收缩槽并与多个滑杆滑动连接,多个所述隔震橡胶套分别与多个滑杆活动套接,且隔震橡胶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警报装置及底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杆的杆壁位于伸缩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滑块,所述伸缩槽的侧壁开设有两个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槽。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防疲劳驾驶的车载终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预防疲劳驾驶的车载终端,通过设有的套筒、立柱、第一圆环、第一卡齿、第二圆环、第二卡齿、多个伸缩杆、多个弹簧及多个连接杆的相互配合,便于对立柱进行转动并进行限位,从而便于对摄像装置的横向角度进行调节。2、该预防疲劳驾驶的车载终端,通过设有的两个连接板、转轴、双向螺纹杆及两个压紧板的相互配合,便于调节两个连接板与立柱之间的角度,从而便于调节摄像装置的竖直角度。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便于对疲劳驾驶检测器的摄像装置进行多角度调节,从而便于不同身高的人进行疲劳驾驶预防,且便于对疲劳驾驶检测器进行稳定隔震放置,减少汽车震动对装置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预防疲劳驾驶的车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套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二圆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两个连接板与立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立柱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防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警报装置、2摄像装置、3套筒、4立柱、5第一圆环、6第二圆环、7伸缩杆、8弹簧、9连接杆、10连接板、11压紧板、12双向螺纹杆、13底板、14第一滑块、15环形橡胶垫、16旋钮、17压板、18滑杆、19隔震橡胶套、20第二滑块、21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6,一种预防疲劳驾驶的车载终端,包括警报装置1和摄像装置2,警报装置1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筒3,套筒3的内部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轴承转动连接有立柱4,立柱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5,第一圆环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卡齿,第一圆环5的下方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圆环6,第二圆环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卡齿,多个第一卡齿与多个第二卡齿啮合设置,第二圆环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杆7,多个伸缩杆7的下端均与套筒3的筒底固定连接,且多个伸缩杆7的杆壁均活动套设有弹簧8,第二圆环6的外圆侧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两个连接杆9相反的两端分别贯穿套筒3的左右两侧并延伸至套筒3的外部,套筒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杆9相匹配的条形孔并与两个连接杆9滑动连接,摄像装置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板10,立柱4的上端延伸至两个连接板10的内部并通过转轴与两个连接板10转动连接,两个连接板10相对的两侧下端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压紧板11,两个凹槽之间设有设有横向设置的双向螺纹杆12,双向螺纹杆12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二滚动滚动轴承分别与两个凹槽的槽底转动连接,双向螺纹杆12的杆壁分别与两个压紧板11螺纹连接,且双向螺纹杆12的右端延伸至连接板10的外部,立柱4的侧壁开设有与双向螺纹杆12相匹配的弧形通孔并与双向螺纹杆12活动连接,弧形通孔的圆心与转轴同轴设置,警报装置1的下方设有横向设置的底板13,底板13的上方设有防震机构并通过防震机构与警报装置1连接,摄像装置2与警报装置1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此为现有技术。压紧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疲劳驾驶的车载终端,包括警报装置(1)和摄像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装置(1)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筒(3),所述套筒(3)的内部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轴承转动连接有立柱(4),所述立柱(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5),所述第一圆环(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卡齿,所述第一圆环(5)的下方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圆环(6),所述第二圆环(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卡齿,多个所述第一卡齿与多个第二卡齿啮合设置,所述第二圆环(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杆(7),多个所述伸缩杆(7)的下端均与套筒(3)的筒底固定连接,且多个伸缩杆(7)的杆壁均活动套设有弹簧(8),所述第二圆环(6)的外圆侧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两个所述连接杆(9)相反的两端分别贯穿套筒(3)的左右两侧并延伸至套筒(3)的外部,所述套筒(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杆(9)相匹配的条形孔并与两个连接杆(9)滑动连接,所述摄像装置(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板(10),所述立柱(4)的上端延伸至两个连接板(10)的内部并通过转轴与两个连接板(10)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10)相对的两侧下端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压紧板(11),两个所述凹槽之间设有设有横向设置的双向螺纹杆(12),所述双向螺纹杆(12)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二滚动滚动轴承分别与两个凹槽的槽底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12)的杆壁分别与两个压紧板(11)螺纹连接,且双向螺纹杆(12)的右端延伸至连接板(10)的外部,所述立柱(4)的侧壁开设有与双向螺纹杆(12)相匹配的弧形通孔并与双向螺纹杆(12)活动连接,所述弧形通孔的圆心与转轴同轴设置,所述警报装置(1)的下方设有横向设置的底板(13),所述底板(13)的上方设有防震机构并通过防震机构与警报装置(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疲劳驾驶的车载终端,包括警报装置(1)和摄像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装置(1)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筒(3),所述套筒(3)的内部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轴承转动连接有立柱(4),所述立柱(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5),所述第一圆环(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卡齿,所述第一圆环(5)的下方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圆环(6),所述第二圆环(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卡齿,多个所述第一卡齿与多个第二卡齿啮合设置,所述第二圆环(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杆(7),多个所述伸缩杆(7)的下端均与套筒(3)的筒底固定连接,且多个伸缩杆(7)的杆壁均活动套设有弹簧(8),所述第二圆环(6)的外圆侧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两个所述连接杆(9)相反的两端分别贯穿套筒(3)的左右两侧并延伸至套筒(3)的外部,所述套筒(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杆(9)相匹配的条形孔并与两个连接杆(9)滑动连接,所述摄像装置(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板(10),所述立柱(4)的上端延伸至两个连接板(10)的内部并通过转轴与两个连接板(10)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10)相对的两侧下端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压紧板(11),两个所述凹槽之间设有设有横向设置的双向螺纹杆(12),所述双向螺纹杆(12)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二滚动滚动轴承分别与两个凹槽的槽底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12)的杆壁分别与两个压紧板(11)螺纹连接,且双向螺纹杆(12)的右端延伸至连接板(10)的外部,所述立柱(4)的侧壁开设有与双向螺纹杆(12)相匹配的弧形通孔并与双向螺纹杆(12)活动连接,所述弧形通孔的圆心与转轴同轴设置,所述警报装置(1)的下方设有横向设置的底板(13),所述底板(13)的上方设有防震机构并通过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广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