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雕用雕刻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05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雕用雕刻刀,包括第一雕刻刀与第二雕刻刀,所述第一雕刻刀与第二雕刻刀均包括刀柄、刀体和刀头,所述刀头包括刀口和刀侧边,所述刀体与刀头之间呈Z字形设置,且刀体上段为倾斜设置,刀体下段为与刀头之间为垂直设置,且刀体与刀头接触位置为弧形设置,所述刀体与刀头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雕刻刀为多种型号设置,所述第一雕刻刀的刀口为向上的斜口设置,所述第二雕刻刀的刀口为向下的斜口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刀头与刀体之间为Z字形设置设置,有利于避开竹雕对刀柄位置的阻碍,从而结合多种型号的第一雕刻刀,完成对竹雕的雕刻,从而实现对竹雕的十二层雕刻,使竹雕的雕刻工艺更加细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雕用雕刻刀
本技术涉及竹雕雕刻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竹雕用雕刻刀。
技术介绍
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是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雕刻刀是指各种尖端的钢材雕刻工具,后部都有一个木柄,为了手掌拿得舒适,通常是圆的。雕刻刀有的是椭圆形断面,有的是菱形断面,顶端都是一个斜斜的尖。矩形断面的刀具顶端就是一个斜的面,有钝形、圆形和尖形的,刀刃的尖端和宽度要由需要雕刻的线的深度和宽度决定。然后,现有的竹雕用雕刻刀多为平直的刀体,在较为细小的雕刻过程中,导致雕刻刀无法深一步的进行雕刻,往往在雕刻竹雕的过程中,仅仅只能雕刻至六层,无法完成更细腻的雕刻手法。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竹雕用雕刻刀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雕用雕刻刀,通过刀头与刀体之间为Z字形设置设置,有利于避开竹雕对刀柄位置的阻碍,从而结合多种型号的第一雕刻刀,完成对竹雕的雕刻,从而实现对竹雕的十二层雕刻,使竹雕的雕刻工艺更加细腻,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雕用雕刻刀,包括第一雕刻刀与第二雕刻刀,所述第一雕刻刀与第二雕刻刀均包括刀柄、刀体和刀头,所述刀头包括刀口和刀侧边,所述刀体与刀头之间呈Z字形设置,且刀体上段为倾斜设置,刀体下段为与刀头之间为垂直设置,且刀体与刀头接触位置为弧形设置,所述刀体与刀头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雕刻刀为多种型号设置,所述第一雕刻刀的刀口为向上的斜口设置,所述第二雕刻刀的刀口为向下的斜口设置,且刀口两端为斜口45度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雕刻刀的刀口宽度为9mm,且刀侧边的垂直长度为1cm。优选的,所述第一雕刻刀的刀口宽度为8mm,且刀侧边的垂直长度为1.5cm。优选的,所述第一雕刻刀的刀口宽度为5mm,且刀侧边的垂直长度为1.5cm。优选的,所述第一雕刻刀的刀口宽度为3mm,且刀侧边的垂直长度为1.5cm。优选的,所述第一雕刻刀的刀口宽度为3mm,且刀侧边的垂直长度为5mm。优选的,所述第一雕刻刀的刀口宽度为2mm,且刀侧边的垂直长度为4mm。优选的,所述第一雕刻刀的刀口宽度为1.5mm,且刀侧边的垂直长度为3mm。优选的,所述第二雕刻刀的刀口宽度为9mm,且刀侧边的垂直长度为1.8mm。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刀头与刀体之间为Z字形设置设置,并且选择相应的第一雕刻刀和第二雕刻刀或者所需要的型号进行雕刻,有利于避开竹雕对刀柄位置的阻碍,从而结合多种型号的第一雕刻刀,完成对竹雕的雕刻,从而实现对竹雕的十二层雕刻,使竹雕的雕刻工艺更加细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雕刻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雕刻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雕刻刀8mm、1.5cm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雕刻刀5mm、1.5cm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雕刻刀3mm、1.5cm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雕刻刀3mm、5mm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雕刻刀2mm、4mm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一雕刻刀1.5mm、3mm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雕刻刀;2、第二雕刻刀;3、刀柄;4、刀体;5、刀头;6、刀口;7、刀侧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8所示的一种竹雕用雕刻刀,包括第一雕刻刀1与第二雕刻刀2,所述第一雕刻刀1与第二雕刻刀2均包括刀柄3、刀体4和刀头5,所述刀头5包括刀口6和刀侧边7,所述刀体4与刀头5之间呈Z字形设置,有利于避开竹雕对刀柄3位置的阻碍,从而实现对竹雕的十二层雕刻,使竹雕的雕刻工艺更加细腻,且刀体4上段为倾斜设置,刀体4下段为与刀头5之间为垂直设置,有利于使刀头5平行进入竹雕的内部,便于控制,且刀体4与刀头5接触位置为弧形设置,所述刀体4与刀头5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雕刻刀1为多种型号设置,所述第一雕刻刀1的刀口6为向上的斜口设置,所述第二雕刻刀2的刀口6为向下的斜口设置,且刀口6两端为斜口45度设置,有利于将第一雕刻刀1与第二雕刻刀2相互协调工作,从而实现对竹雕的十二层雕刻,使竹雕的雕刻工艺更加细腻。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雕刻刀1的刀口6宽度为9mm,且刀侧边7的垂直长度为1cm;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雕刻刀1的刀口6宽度为8mm,且刀侧边7的垂直长度为1.5cm;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雕刻刀1的刀口6宽度为5mm,且刀侧边7的垂直长度为1.5cm;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雕刻刀1的刀口6宽度为3mm,且刀侧边7的垂直长度为1.5cm;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雕刻刀1的刀口6宽度为3mm,且刀侧边7的垂直长度为5mm;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雕刻刀1的刀口6宽度为2mm,且刀侧边7的垂直长度为4mm;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雕刻刀1的刀口6宽度为1.5mm,且刀侧边7的垂直长度为3mm;优选的,所述第二雕刻刀2的刀口6宽度为9mm,且刀侧边7的垂直长度为1.8mm。本实用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8,当进行雕刻时,通过刀头5与刀体4之间为Z字形设置设置,选择需要的第一雕刻刀1和第二雕刻刀2或者所需要的型号进行雕刻,有利于避开竹雕对刀柄3位置的阻碍,从而结合多种型号的第一雕刻刀1,完成对竹雕的雕刻,从而实现对竹雕的十二层雕刻,使竹雕的雕刻工艺更加细腻。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雕用雕刻刀,包括第一雕刻刀(1)与第二雕刻刀(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雕刻刀(1)与第二雕刻刀(2)均包括刀柄(3)、刀体(4)和刀头(5),所述刀头(5)包括刀口(6)和刀侧边(7),所述刀体(4)与刀头(5)之间呈Z字形设置,且刀体(4)上段为倾斜设置,刀体(4)下段为与刀头(5)之间为垂直设置,且刀体(4)与刀头(5)接触位置为弧形设置,所述刀体(4)与刀头(5)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雕刻刀(1)为多种型号设置,所述第一雕刻刀(1)的刀口(6)为向上的斜口设置,所述第二雕刻刀(2)的刀口(6)为向下的斜口设置,且刀口(6)两端为斜口45度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雕用雕刻刀,包括第一雕刻刀(1)与第二雕刻刀(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雕刻刀(1)与第二雕刻刀(2)均包括刀柄(3)、刀体(4)和刀头(5),所述刀头(5)包括刀口(6)和刀侧边(7),所述刀体(4)与刀头(5)之间呈Z字形设置,且刀体(4)上段为倾斜设置,刀体(4)下段为与刀头(5)之间为垂直设置,且刀体(4)与刀头(5)接触位置为弧形设置,所述刀体(4)与刀头(5)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雕刻刀(1)为多种型号设置,所述第一雕刻刀(1)的刀口(6)为向上的斜口设置,所述第二雕刻刀(2)的刀口(6)为向下的斜口设置,且刀口(6)两端为斜口45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雕用雕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雕刻刀(1)的刀口(6)宽度为9mm,且刀侧边(7)的垂直长度为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雕用雕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雕刻刀(1)的刀口(6)宽度为8mm,且刀侧边(7)的垂直长度为1.5cm。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竹溪堂徽雕艺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