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设备和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设备、一种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设置有新风功能的空调设备,其也有着对“新风”进行除湿的需求。而现有的新风空调如果要实现新风除湿功能,需要在新风通道内设置独立的除湿模块,成本很高,且除湿模块需在工作过程中会降低“新风”的温度,进而对室内温度造成影响,导致室温波动,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空调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第一流路,包括第一节流件和第一换热部,所述第一节流件与所述第一换热部连通;第二流路,包括第二节流件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二节流件与所述第二换热部连通;第一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所述空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流路,包括第一节流件和第一换热部,所述第一节流件与所述第一换热部连通;/n第二流路,包括第二节流件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二节流件与所述第二换热部连通;/n第一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所述空调设备的回风温度;/n第二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所述空调设备的出风温度;/n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n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n响应于第一指令,根据所述回风温度和所述出风温度调节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流路,包括第一节流件和第一换热部,所述第一节流件与所述第一换热部连通;
第二流路,包括第二节流件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二节流件与所述第二换热部连通;
第一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所述空调设备的回风温度;
第二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所述空调设备的出风温度;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
响应于第一指令,根据所述回风温度和所述出风温度调节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之间串联设置或并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设备形成有回路;
所述空调设备还具有压缩机、换热器和第三节流件,其中,所述压缩机、所述换热器、所述第三节流件以及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的串联结构或并列结构之间串联设置,并共同形成为所述回路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媒散热装置,所述冷媒散热装置的入口与所述换热器相连接,所述冷媒换热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相连接,所述第三节流件设置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冷媒散热装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还具有新风风机,配置为适于驱动气流;以及
所述根据所述回风温度和所述出风温度调节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温度,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回风温度与所述出风温度的大小关系,并计算所述回风温度与所述出风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
若判定所述回风温度大于所述出风温度,且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温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件增加开度,并控制所述新风风机降低转速;
若判定所述回风温度小于所述出风温度,且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三节流件减小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设备具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三风道与所述空调设备的出风口连通或形成为所述空调设备的出风口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第一流路配套所述第一风道设置,并配置为适于与所述第一风道内的气流换热,所述第二流路配套所述第二风道设置,并配置为适于与所述第二风道内的气流换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还具有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并配置为检测所述出风口对应的第一湿度,所述第二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内,并配置为适于检测所述第一风道对应的第二湿度;以及
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还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第一湿度与所述第二湿度的大小关系;
若判定所述第一湿度大于所述第二湿度,控制所述第三节流件减小开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接口,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相连接,所述数据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锶,胡伟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