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高大空间屋顶安装的新风空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194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大空间屋顶安装的新风空调设备,其为分段式结构,其包括通过连接风管连接的屋顶段、室内段,所述屋顶段内设有新风进风模块、排风模块以及模式转换模块,所述室内段内设有新风过滤模块、空气换热模块、冷凝水收集模块、强力送风模块、风向导流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下分段式结构设计,并可在新风外循环模式、内循环模式、部分新风模式之间转换并适用于高大空间屋顶安装。

Fresh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for roof installation in large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高大空间屋顶安装的新风空调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央空调新风通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大空间屋顶安装的新风空调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进步,劳动者对工作环境的追求越来越高,许多有条件的大型厂房及库房也为员工配置了空调系统,以保障员工的工作环境。且由于厂房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气、异味等,厂房的通风亦非常重要,故现阶段通常采用空调机组及新风机组共同工作完成厂房温度及空气质量调节,对于大型厂房或者仓库一般都采用大量的风管及风机盘管将出风口及排风口设置于较低的位置以保证空调制冷(制热)效果。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大量的风管布置占用厂房空间,因为保证空调效果而降低的出风口及排风口会占用一定的厂房空间,在局部空间的净高度收到限制。2、风管的清理麻烦,长期运行下的风管会滋生细菌等。3、传统的风管出风回风无法在厂房内形成对流效应。4、风管式的回风及新风都仅仅作用于高度低于风管出风口及排风口以下的空间,对于大部分厂房空间无法真正起到效果。5、厂房升级改造需要拆除风管并重新安装,并需对冷热水管道进行拆除后重新安装。6、长距离风输送带来大量的热损失及风量损失。7、室外新风机没有防雨设置,雨水容易进入设备内部,在设备内部滋生细菌等,且未及时处理的雨水有可能损坏设备。8、传统厂房过滤网设置于空调机组,在风管上不设置有过滤网,虽由空调机组过滤,但是长距离的风管输送依然会带来很多杂质。因此,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上下分段式结构设计,并可在新风外循环模式、内循环模式、部分新风模式之间转换的适用于高大空间屋顶安装的新风空调设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上下分段式结构设计,并可在新风外循环模式、内循环模式、部分新风模式之间转换的适用于高大空间屋顶安装的新风空调设备。本专利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适用于高大空间屋顶安装的新风空调设备,其为分段式结构,其包括通过连接风管连接的屋顶段、室内段,所述屋顶段内设有新风进风模块、排风模块以及模式转换模块,所述室内段内设有新风过滤模块、空气换热模块、冷凝水收集模块、强力送风模块、风向导流模块以及控制模块。优选的,所述屋顶段包括室外空调主体,所述室内段包括室内空调主体,所述室外空调主体、室内空调主体分别安装于屋顶的上、下端并相互垂直,所述室外空调主体与屋顶之间设有多个避震器,所述室内空调主体与屋顶之间通过多个承重杆相连,所述承重杆与室内空调主体之间还设有避震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模式转换模块包括三个沿室外空调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可独立开启/关闭的电动调节风阀,三个所述电动调节风阀分别为进风电动调节风阀、隔离电动调节风阀、排风电动调节风阀,进风电动调节风阀、隔离电动调节风阀、排风电动调节风阀将室外空调主体依次分隔为进风空间、进风风机安装空间、排风风机安装空间、排风空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新风进风模块包括:设于进风空间内的防雨格栅及带有排水口的雨水导流槽、设于进风风机安装空间内的进风风机,所述排风模块包括:设于排风风机安装空间内的排风风机,设于排风空间内的止回风阀。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雨格栅呈上端朝外下端朝内的倾斜式安装于进风空间内,所述防雨格栅呈格栅状分布设计,其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的多个挡雨板构成,相邻的挡雨板之间形成有进风通道,通过所述防雨格栅的新风沿垂直向上方向通过进风通道,所述雨水导流槽位于防雨格栅的下方,且其上表面呈外低内高式倾斜结构,所述排水口18位于雨水导流槽17的最低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室内空调主体内通过隔板分隔为相互独立的进风腔体和排风腔体,所述进风腔体的进风端通过连接风道与进风风机安装空间的出风端相连通,所述新风过滤模块、空气换热模块、冷凝水收集模块、强力送风模块、风向导流模块沿所述进风腔体内风流动方向依次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空气换热模块包括设于进风腔体内的表冷器,所述冷凝水收集模块包括位于表冷器下方并用于收集冷凝水冷凝水盘,所述冷凝水盘呈倾斜式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强力送风模块包括设于所述进风腔体的出风端的送风风机,所述风向导流模块包括设于所述进风腔体的出风端处的多个可调节角度的风导流板。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排风腔体的出风端通过连接风道与排风风机安装空间的进风端相连通,所述排风腔体一侧开设有与室内相连通的回风口。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设于电控制箱内的电控制模块、设于水力控制箱内的水力控制模块,所述新风过滤模块与空气换热模块之间的室内空调主体的内壁上、所述空气换热模块与冷凝水收集模块之间的室内空调主体的内壁上、所述风向导流模块处的室内空调主体的内壁上、所述回风口处的室内空调主体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新风空调设备采用上下分段式结构设计,屋顶段、室内段分别安装于屋顶的上、下端,分段式独立安装形式的设计不但可将主功率大噪音的设备置于屋顶,低噪音设备置于室内,大大降低了设备运行时震动及噪音,提高了设备的舒适性。2.本专利技术中,分段式独立安装形式有助于在设备发生故障或者损坏时可独立完成更换、维修,维修期间可直接使用替换模块,缩短维修周期且可保障设备故障时空调的供应。3.本专利技术中,屋顶段与室内段采用连接风管连接,可根据项目应用情况灵活调整设备室内段设备所安装的高度,以适用实际需求。4.本专利技术中,屋顶段的进风口及排风口分别置于屋顶上方,能更充分的利用屋顶开阔空间的空气自然流动帮助室内及室外空气交换以降低能耗。5.本专利技术中,屋顶段内新风进风模块、排风模块分别用于进风、排风实现室内及室外空气交换,模式转换模块可转换屋顶段的运行模式,使之在新风外循环模式、内循环模式、部分新风模式之间转换,模式更加多样化,更加满足人们的需求。6.本专利技术中,室内段中新风过滤模块可帮助保持设备内部清洁,空气换热模块可使冷媒介质与新风进行高效的热交换,冷凝水收集模块用于收集空气换热模块产生的冷凝水,强力送风模块使设备内新风传输至更远的距离,风向导流模块用于向不同方向输送新风。7.本专利技术中,避震器的设置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设备运行时的室内的噪音,以提高使用舒适性。8.本专利技术采用在高大空间屋顶安装新风空调设备,通过高效率送风风机产生强大的竖直方向上的新风输送,能形成强迫对流从而加速热传递,帮助快速完成换气及换热,采用屋顶垂直送风模式,不影响厂房净高,不占用厂房通道,而且垂直送风模式可以促使厂房形成空气对流效应,加快换热,换气效率。9.本专利技术采用直接设备送风不但无需经过风管,可以免除风管的安装维护,而且直接送风模式,几乎无热损失及风量损失,更加节能。10.本专利技术中,防雨格栅、雨水导流槽的设置可以防止雨水进入室外空调主体内部损坏风机及污染设备内部,保护风机,而且能防止雨水浸湿过滤网延长过滤网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11.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大空间屋顶安装的新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为分段式结构,其包括通过连接风管(2)连接的屋顶段、室内段,所述屋顶段内设有新风进风模块、排风模块以及模式转换模块,所述室内段内设有新风过滤模块、空气换热模块、冷凝水收集模块、强力送风模块、风向导流模块以及控制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大空间屋顶安装的新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为分段式结构,其包括通过连接风管(2)连接的屋顶段、室内段,所述屋顶段内设有新风进风模块、排风模块以及模式转换模块,所述室内段内设有新风过滤模块、空气换热模块、冷凝水收集模块、强力送风模块、风向导流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大空间屋顶安装的新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段包括室外空调主体(1),所述室内段包括室内空调主体(5),所述室外空调主体(1)、室内空调主体(5)分别安装于屋顶(3)的上、下端并相互垂直,所述室外空调主体(1)与屋顶(3)之间设有多个避震器,所述室内空调主体(5)与屋顶(3)之间通过多个承重杆(7)相连,所述承重杆(7)与室内空调主体(5)之间还设有避震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大空间屋顶安装的新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转换模块包括三个沿室外空调主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可独立开启/关闭的电动调节风阀(9),三个所述电动调节风阀(9)将室外空调主体(1)依次分隔为进风空间(10)、进风风机安装空间(11)、排风风机安装空间(12)、排风空间(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大空间屋顶安装的新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进风模块包括:设于进风空间(10)内的防雨格栅(16)及带有排水口(18)的雨水导流槽(17)、设于进风风机安装空间(11)内的进风风机(19),所述排风模块包括:设于排风风机安装空间(12)内的排风风机(20),设于排风空间(13)内的止回风阀(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大空间屋顶安装的新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格栅(16)呈上端朝外下端朝内的倾斜式安装于进风空间(10)内,所述防雨格栅(16)呈格栅状分布设计,通过所述防雨格栅(16)的新风沿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成邹志胜孔华彪余海燕陶然闻济舟潘飞胡学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