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88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结构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包括:第二顶针板,第二顶针板连接第一顶针板;第一顶针板上设有直顶柱,直顶柱用于第一次顶出,将产品顶出模仁;第二顶针板上设有顶针,顶针用于配合直顶柱将产品顶出模仁,以及用于第二次顶出,将产品顶离直顶柱。本申请使得模具结构简化,通过的第一次的顶出运动,使得直顶与顶针将产品顶出模仁,通过第二顶针板的第二次顶出运动,使得产品脱离直顶柱;通过两次的顶出运动,使得产品脱离模具,实现出模;如此降低了模具生产及加工成本,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顶出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结构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二次顶出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而目前传统模具存在对一些带倒扣的产品无法用斜顶顺利脱模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顶出模具结构,能够解决一些带倒扣的产品用斜顶无法顺利脱模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包括:第二顶针板,第二顶针板连接第一顶针板;第一顶针板上设有直顶柱,直顶柱用于第一次顶出,将产品顶出模仁;第二顶针板上设有顶针,顶针用于配合直顶柱将产品顶出模仁,以及用于第二次顶出,将产品顶离直顶柱。进一步地,第二顶针板包括贴合连接的第二上顶针板和第二下顶顶针板,顶针穿过第二上顶针板设置于第二下顶针板上;第一顶针板包括贴合连接的第一上顶针板和第一下顶针板,直顶柱穿过第一上顶针板和第二顶针板设置于第二下顶针板上。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设置于第二上顶针板上,用于第二次顶出的限位。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螺丝,限位螺丝从第一顶针贯穿至第二顶针板;限位螺丝上配合有弹簧,用于保证第一顶针板和第二顶针板的贴合。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板,第一顶针板位于固定板上;固定板和第一顶针板设有相配合的通孔,用于注塑机顶棍的顶出。进一步地,固定板连接方铁的一端,方铁另一端连接B板的一端;固定板、方铁及B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方铁内设有方铁限位台阶,用于第一次顶出的限位。进一步地,B板另一端设有导柱,用于连接A板的一端,A板的另一端连接热流道板的一端,热流道板的另一端连接面板,A板、热流道板及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A板内设有前模仁,B板内设有后模仁,前模仁与后模仁配合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使得模具结构简化,通过的第一次的顶出运动,使得直顶柱与顶针将产品顶出模仁,通过第二顶针板的第二次顶出运动,实现对产品的第二次顶出,使得产品脱离直顶柱;通过两次的顶出运动,使得产品脱离模具,实现出模;如此降低了模具生产及加工成本,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二次顶出模具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二次顶出模具结构的装配剖视结构图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二次顶出模具结构第一次顶出运动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二次顶出模具结构第二次顶出运动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顶针板、101-第一上顶针板、102-第一下顶针板、2-第二顶针板、201-第二上顶针板、202-第二下顶针板、3-直顶柱、4-顶针、5-限位块、6-限位螺丝6、7-限位弹簧、8-固定板、9-方铁、10-B板、11-A板、12-热流道板、13-面板、14-模仁、1401-前模仁、1402-后模仁、15-顶棍孔、16-限位台阶、17-导柱、18-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实施的一种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包括:第二顶针板2,第二顶针板2连接第一顶针板1;第一顶针板1上设有直顶柱3,直顶柱3用于将产品18顶出模仁;第二顶针板2上设有顶针4,顶针4用于配合直顶柱3将产品18顶出模仁,以及用于第二次顶出运动中,将产品18顶离直顶柱3。实施例中,第二顶针板2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二上顶针板201和第二下顶针板202;其中,顶针4设置于第二下顶针板202上,并且贯穿第二上顶针板201和B板10至前模仁1401和后模仁1402的配合连接处;第一顶针板1包括相互贴合连接的第一上顶针板101和第一下顶针板102,直顶柱3设置于第一下顶针板102上,并且贯穿第一上顶针板101、第二顶针板2和B板10至前模仁1401和后模仁1402的配合连接处。实施例中,限位块5设置于第二上顶针板201上,用于第二次顶出运动的限位;当注塑机顶棍通过顶棍孔15推动第二顶针板2时,第二顶针板2向上(开模方向)运动,直至限位块5触碰到B板10,限位块5触碰到B板10后,第二顶针板2将不再向上运动,此时限位块5起到对第二次顶出运动限位的作用。实施例中,第一顶针板1设置于固定板8上,固定板8、第一顶针板1上设有相配合的顶棍通孔,用于注塑机顶棍通过该通孔推动第一顶针板1和第二顶针板2,使得两顶针板做顶出运动;实施例中,限位螺丝6及限位弹簧7用于固定连接第一顶针板1和第二顶针板2,当注塑机顶棍通过顶棍孔15推动第二顶针板2时,第一顶针板1和第二顶针板2作为一体做顶出运动。实施例中,固定板8连接连接方铁9的一端,方铁9的另一端连接B板10的一端,固定板8、方铁9及B板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实施例中,方铁9内设有方铁9限位台阶16,用于第一次顶出的限位;当注塑机顶棍推动顶第一顶针板1,第一顶针板1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时,第一顶针板1会触碰到方铁9的限位台阶16,限位台阶16使得第一顶针板1无法再向上运动,此时限位台阶16起到对第一次顶出运动限位的作用。实施例中,B板10的另一端连接A板11一端,A板11的另一端连接热流道板12的一端,热流道板12的另一端连接面板13,A板11、热流道板12及面板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实施例中,模仁14包括前模仁1401和后模仁1402,A板11内设有前模仁1401,B板10内设有后模仁1402,模仁与后模仁1402配合使用;当进行产品18加工时,A板11和B板10会通过B板10上的导柱17进行固定连接,使得前模仁1401与后模仁1402配合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整个完整的模仁。完整的工作过程如图3所示:如图3A,在出模时,注塑机顶棍通过固定板8和第一顶针板1配合设有的顶棍孔推动第一顶针板1,做第一次顶出运动;此时,第一顶针板1通过限位螺丝6和第二连接板相对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顶针板1和第二顶针板2板一起向上运动,使得直顶柱3和顶针4配合将产品18顶出模仁;当第一顶针板1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顶针板,所述第二顶针板连接第一顶针板;所述第一顶针板上设有直顶柱,所述直顶柱用于第一次顶出,将产品顶出模仁;所述第二顶针板上设有顶针,所述顶针用于配合所述直顶柱将产品顶出所述模仁,以及用于第二次顶出,将产品顶离直顶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顶针板,所述第二顶针板连接第一顶针板;所述第一顶针板上设有直顶柱,所述直顶柱用于第一次顶出,将产品顶出模仁;所述第二顶针板上设有顶针,所述顶针用于配合所述直顶柱将产品顶出所述模仁,以及用于第二次顶出,将产品顶离直顶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针板包括贴合连接的第二上顶针板和第二下顶顶针板,所述顶针穿过所述第二上顶针板设置于第二下顶针板上;所述第一顶针板包括贴合连接的第一上顶针板和第一下顶针板,所述直顶柱穿过所述第一上顶针板和第二顶针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下顶针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上顶针板上,用于第二次顶出的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从第一顶针贯穿至第二顶针板;所述限位螺丝上配合有弹簧,用于保证第一顶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峰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群富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