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钻桥塞双管分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710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注水注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钻桥塞双管分注工具,包括井口分注管线、上层桥塞、下层桥塞、外管柱和内管柱,所述的上层桥塞和下层桥塞均为空心桥塞,所述的外管柱密封插装在上层桥塞内,所述的内管柱从外管柱中穿过并密封插装在下层桥塞内,内管柱与外管柱之间留有环形空间;所述的外管柱包括外油管、上插管扶正器和上层密封插管,三者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其中上层密封插管密封插装在所述的上层桥塞内;所述的内管柱包括内油管、下层密封插管和下插管扶正器,三者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其中下层密封插管密封插装在所述的下层桥塞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同心双管分注工艺管柱不可靠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密封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钻桥塞双管分注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注水注聚
,尤其涉及一种可钻桥塞双管分注工具。
技术介绍
同心双管分注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层间矛盾突出的问题,其采用封隔器把各层段封隔开后,每一层段对应相应油管,通过井口分注工艺调节各层注入流量,形成节流压差,解决层间注入压力差异大的矛盾。同心双管分注管柱由内管、外管、封隔器和密封装置构成,所述的封隔器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外管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密封装置将内管和外管之间密封,以形成两条相互独立的注入通道,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直接决定同心双管分注的成功与否,但现有密封装置存在密封效果较差的缺陷,导致常规的同心双管分注管柱的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常规同心双管分注管柱可靠性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钻桥塞双管分注工具,本专利技术可靠性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钻桥塞双管分注工具,包括井口分注管线、上层桥塞、下层桥塞、外管柱和内管柱,所述的上层桥塞和下层桥塞均为空心桥塞,上层桥塞和下层桥塞一上一下坐封在套管内壁上,所述的外管柱密封插装在上层桥塞内,所述的内管柱从外管柱中穿过并密封插装在下层桥塞内,内管柱与外管柱之间留有环形空间;所述的外管柱包括外油管、上插管扶正器和上层密封插管,三者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其中上层密封插管密封插装在所述的上层桥塞内;所述的内管柱包括内油管、下层密封插管和下插管扶正器,三者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其中下层密封插管密封插装在所述的下层桥塞内;所述的上层桥塞包括芯轴A,芯轴A内侧设有轴向空心通道,芯轴A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上隔环A、上卡瓦A、上椎体A、密封总成A、下椎体A、下卡瓦A和下隔环A,芯轴A下部与下隔环A之间设置有卡套A,所述的卡套A上端分为六根扇形爪,扇形爪内侧加工有单向锁定牙,对应的芯轴A外侧加工有与单向锁定牙相啮合的锁牙,所述的卡套A下端螺纹连接有推环A,所述的推环A下端螺纹连接有上耦合件,上耦合件上端与下隔环A相抵靠;所述的下层桥塞包括芯轴B,芯轴B内侧设有轴向空心通道,芯轴B上端连接有与上耦合件耦合的下耦合件,下耦合件下方的芯轴B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上卡瓦B、上椎体B、密封总成B、下椎体B、下卡瓦B和下隔环B,芯轴B下部与下隔环B之间设置有卡套B,所述的卡套B上端分为六根扇形爪,扇形爪内侧加工有单向锁定牙,对应的芯轴B外侧加工有与单向锁定牙相啮合的锁牙,所述的卡套B下端螺纹连接有推环B,所述的推环B下端螺纹连接有推环B,推环B上端与下隔环B相抵靠;所述的上层密封插管包括上插管本体,上插管本体外侧轴向均匀设置不少于2组密封胶圈组,上插管本体下部安装有防喷活门,上插管本体下端连接有锥形引导体,所述的锥形引导体由可溶材料制成;所述的下层密封插管包括下插管本体,下插管本体外侧轴向均匀设置不少于2组密封胶圈组;下插管扶正器包括主体部分和起扶正作用的弹簧片,所述的主体部分的最大外径小于下层桥塞的芯轴B内径;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内油管与下层密封插管之间连接有层间特殊油管,所述的层间特殊油管位于上层密封插管所在的区段内侧,并且该区段内的层间特殊油管外径小于内油管外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现有技术的同心双管分注工艺必须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密封装置,而密封装置密封效果较差,导致现有的同心双管分注管柱的可靠性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利用两个独立桥塞加之两套密封插装在桥塞内的管柱实现了对两个注水层注水,两层单独计量和调配。其优点是长期密封可靠性高.本专利技术两个桥塞之间具有耦合件,钻铣上桥塞时,可落到下层桥塞上,形成互锁,实现一趟钻除两个桥塞。本专利技术起出内管柱时,上层密封插管下部设有防喷活门,能起到防喷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上层桥塞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下层桥塞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上层密封插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井口分注管线,2-上层桥塞,3-下层桥塞,4-外油管,5-上层密封插管,6-内油管,7-下层密封插管,8-层间特殊油管,201-芯轴A,202-上隔环A,203-上卡瓦A,204-上椎体A,205-密封总成A,206-下椎体A,207-下卡瓦A,208-下隔环A,209-卡套A,210-推环A,211-上耦合件,301-下耦合件,302-上卡瓦B,303-上椎体B,304-密封总成B,305-下椎体B,306-下卡瓦B,307-下隔环B,308-卡套B,310-推环B,311-芯轴B,501-上插管本体,502-防喷活门,503-锥形引导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附图1-4,本专利技术包括井口分注管线1,井口分注管线1包括两个管路,其中一路与内外油管6、4环腔相通,另一路与内油管6内腔相通。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上层桥塞2、下层桥塞3、外管柱和内管柱,所述的上层桥塞2和下层桥塞3均为空心桥塞,上层桥塞2和下层桥塞3一上一下坐封在套管内壁上,本实施例为51/2寸套管,所述的外管柱密封插装在上层桥塞2内,实现上层桥塞2以上环空的封堵。所述的内管柱从外管柱中穿过并密封插装在下层桥塞3内,内管柱与外管柱之间留有环形空间,实现两桥塞间环空与两管柱间环空的连通和密封,由此形成油套环空、双管柱环空、内油管6内腔三个独立通道,并通过双管环空和小油管分别对两个注水层注水,实现两层的单独计量和调配。本专利技术整体按照35Mpa压力等级设计,适用51/2寸套管,工作温度:-30℃~120℃,本专利技术与常规同心双管分注工艺相比,优点是长期密封可靠性高。所述的外管柱包括外油管4、上插管扶正器和上层密封插管5,三者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其中上层密封插管5密封插装在所述的上层桥塞2内。所述的内管柱包括内油管6、下层密封插管7和下插管扶正器,三者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其中下层密封插管7密封插装在所述的下层桥塞3内。所述的上层桥塞2包括芯轴A201,芯轴A201内侧设有轴向空心通道,芯轴A201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上隔环A202、上卡瓦A203、上椎体A204、密封总成A205、下椎体A206、下卡瓦A207和下隔环A208,芯轴A201下部与下隔环A208之间设置有卡套A209,所述的卡套A209上端分为六根扇形爪,扇形爪内侧加工有单向锁定牙,对应的芯轴A201外侧加工有与单向锁定牙相啮合的锁牙,卡套A209上端抵在下隔环A208上,卡套A209只能相对芯轴A201上行,从而限制了下隔环A208相对芯轴A201下行,从而锁定上层桥塞2坐封。所述的卡套A209下端螺纹连接有推环A210,所述的推环A210下端螺纹连接有上耦合件211,上耦合件211上端与下隔环A208相抵靠。上层桥塞2通过桥塞坐封工具坐封并丢手,将上层桥塞2坐封在套管上。为了便于快速钻铣,上、下层桥塞2、3的主体构件采用树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芯轴A201采用不锈钢材质,提升其密封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钻桥塞双管分注工具,包括井口分注管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层桥塞(2)、下层桥塞(3)、外管柱和内管柱,所述的上层桥塞(2)和下层桥塞(3)均为空心桥塞,上层桥塞(2)和下层桥塞(3)一上一下坐封在套管内壁上,所述的外管柱密封插装在上层桥塞(2)内,所述的内管柱从外管柱中穿过并密封插装在下层桥塞(3)内,内管柱与外管柱之间留有环形空间;所述的外管柱包括外油管(4)、上插管扶正器和上层密封插管(5),三者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其中上层密封插管(5)密封插装在所述的上层桥塞(2)内;所述的内管柱包括内油管(6)、下层密封插管(7)和下插管扶正器,三者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其中下层密封插管(7)密封插装在所述的下层桥塞(3)内;/n所述的上层桥塞(2)包括芯轴A(201),芯轴A(201)内侧设有轴向空心通道,芯轴A(201)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上隔环A(202)、上卡瓦A(203)、上椎体A(204)、密封总成A(205)、下椎体A(206)、下卡瓦A(207)和下隔环A(208),芯轴A(201)下部与下隔环A(208)之间设置有卡套A(209),所述的卡套A(209)上端分为六根扇形爪,扇形爪内侧加工有单向锁定牙,对应的芯轴A(201)外侧加工有与单向锁定牙相啮合的锁牙,所述的卡套A(209)下端螺纹连接有推环A(210),所述的推环A(210)下端螺纹连接有上耦合件(211),上耦合件(211)上端与下隔环A(208)相抵靠;/n所述的下层桥塞(3)包括芯轴B(311),芯轴B(311)内侧设有轴向空心通道,芯轴B(311)上端连接有与上耦合件(211)耦合的下耦合件(301),下耦合件(301)下方的芯轴B(311)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上卡瓦B(302)、上椎体B(303)、密封总成B(304)、下椎体B(305)、下卡瓦B(306)和下隔环B(307),芯轴B(311)下部与下隔环B(307)之间设置有卡套B(308),所述的卡套B(308)上端分为六根扇形爪,扇形爪内侧加工有单向锁定牙,对应的芯轴B(311)外侧加工有与单向锁定牙相啮合的锁牙,所述的卡套B(308)下端螺纹连接有推环B(309),所述的推环B(309)下端螺纹连接有推环B(309),推环B(309)上端与下隔环B(307)相抵靠;/n所述的上层密封插管(5)包括上插管本体(501),上插管本体(501)外侧轴向均匀设置不少于2组密封胶圈组,上插管本体(501)下部安装有防喷活门(502),上插管本体(501)下端连接有锥形引导体(503),所述的锥形引导体(503)由可溶材料制成;/n所述的下层密封插管(7)包括下插管本体,下插管本体外侧轴向均匀设置不少于2组密封胶圈组;/n下插管扶正器包括主体部分和起扶正作用的弹簧片,所述的主体部分的最大外径小于下层桥塞(3)的芯轴B(311)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钻桥塞双管分注工具,包括井口分注管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层桥塞(2)、下层桥塞(3)、外管柱和内管柱,所述的上层桥塞(2)和下层桥塞(3)均为空心桥塞,上层桥塞(2)和下层桥塞(3)一上一下坐封在套管内壁上,所述的外管柱密封插装在上层桥塞(2)内,所述的内管柱从外管柱中穿过并密封插装在下层桥塞(3)内,内管柱与外管柱之间留有环形空间;所述的外管柱包括外油管(4)、上插管扶正器和上层密封插管(5),三者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其中上层密封插管(5)密封插装在所述的上层桥塞(2)内;所述的内管柱包括内油管(6)、下层密封插管(7)和下插管扶正器,三者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其中下层密封插管(7)密封插装在所述的下层桥塞(3)内;
所述的上层桥塞(2)包括芯轴A(201),芯轴A(201)内侧设有轴向空心通道,芯轴A(201)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上隔环A(202)、上卡瓦A(203)、上椎体A(204)、密封总成A(205)、下椎体A(206)、下卡瓦A(207)和下隔环A(208),芯轴A(201)下部与下隔环A(208)之间设置有卡套A(209),所述的卡套A(209)上端分为六根扇形爪,扇形爪内侧加工有单向锁定牙,对应的芯轴A(201)外侧加工有与单向锁定牙相啮合的锁牙,所述的卡套A(209)下端螺纹连接有推环A(210),所述的推环A(210)下端螺纹连接有上耦合件(211),上耦合件(211)上端与下隔环A(208)相抵靠;
所述的下层桥塞(3)包括芯轴B(311),芯轴B(311)内侧设有轴向空心通道,芯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政委宋文文关明军刘文军高铁庆苑锋任永庆张有兴贾广才贾广生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兴华天义石油钻采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