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械同步的并联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7684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机械同步的并联升降装置,包括两个以上间隔分布的升降缸,相邻的升降缸之间设有连杆,升降缸包括十字型的缸体,缸体的下端固定有下支耳,缸体中设有传动锥齿轮以及与传动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的螺母,螺母啮合有螺杆,螺杆与缸体之间设有沿轴向的导向机构,螺杆的上端伸出缸体并固定有上支耳,缸体中还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驱动锥齿轮,两个驱动锥齿轮分别与传动锥齿轮啮合;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升降缸的一驱动锥齿轮连接。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同步性好、适应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械同步的并联升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械同步的并联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在航空航天领域,火箭等产品通常采用保温舱进行存储和运输。保温舱需设置舱盖,以便在开盖状态下为产品进出保温舱提供避让空间,而在关盖状态下为产品提供恒湿恒温环境。现有保温舱主要采用多缸驱动方式实现舱盖的启闭功能,即,每个舱盖均设置多个驱动缸(液压缸或电动缸),并通过多缸单独驱动进行舱盖的开启和关闭。这一舱盖启闭机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随着对开盖宽度和开盖高度要求的提高,保温舱开盖方式逐步由单开盖发展为双开盖、双折叠开盖等,舱盖片数的增多导致了舱盖刚性的减弱,因现有舱盖启闭机构采用的是多缸单独驱动方式,增大了对启闭舱盖同步性的控制难度;2)对于双折叠舱盖而言,开盖和折盖均需设置一定数量的驱动缸,现有舱盖启闭机构会导致驱动缸数量的大量增加,不利于保温舱整体减重,且增大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机械同步的并联升降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同步性好、适应性强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械同步的并联升降装置,包括两个以上间隔分布的升降缸(1),相邻的升降缸(1)之间设有连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缸(1)包括十字型的缸体(11),缸体(11)的下端固定有下支耳(12),缸体(11)中设有传动锥齿轮(13)以及与传动锥齿轮(13)同轴固定连接的螺母(14),螺母(14)啮合有螺杆(15),螺杆(15)与缸体(11)之间设有沿轴向的导向机构,螺杆(15)的上端伸出缸体(11)并固定有上支耳(16),缸体(11)中还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驱动锥齿轮(17),两个驱动锥齿轮(17)分别与传动锥齿轮(13)啮合;所述连杆(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升降缸(1)的一驱动锥齿轮(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械同步的并联升降装置,包括两个以上间隔分布的升降缸(1),相邻的升降缸(1)之间设有连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缸(1)包括十字型的缸体(11),缸体(11)的下端固定有下支耳(12),缸体(11)中设有传动锥齿轮(13)以及与传动锥齿轮(13)同轴固定连接的螺母(14),螺母(14)啮合有螺杆(15),螺杆(15)与缸体(11)之间设有沿轴向的导向机构,螺杆(15)的上端伸出缸体(11)并固定有上支耳(16),缸体(11)中还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驱动锥齿轮(17),两个驱动锥齿轮(17)分别与传动锥齿轮(13)啮合;所述连杆(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升降缸(1)的一驱动锥齿轮(1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械同步的并联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升降缸(1)空余的驱动锥齿轮(17)连接有驱动马达(3);所述连杆(2)的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节(21)与对应升降缸(1)的驱动锥齿轮(1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械同步的并联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4)的上端与缸体(11)之间设有上轴承(141),螺母(14)的下端外壁上设有法兰(142),所述传动锥齿轮(13)设有与其一体的传动套(131),传动套(131)的上端与螺母(14)的法兰(142)通过螺栓连接;缸体(11)中还设有限位套(18),限位套(18)的上端卡装在传动套(131)和螺母(14)之间,限位套(18)的下端与缸体(11)之间设有下轴承(181),限位套(18)的外壁上设有顶在传动锥齿轮(13)下端的限位环台(18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机械同步的并联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锥齿轮(17)设有与其一体的传动轴(171),两个驱动锥齿轮(17)的传动轴(171)分别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球轴承(172)安装在缸体(11)中;所述连杆(2)两端的万向节(21)分别与对应升降缸(1)的驱动锥齿轮(17)传动轴(171)连接,所述驱动马达(3)的输出轴与一升降缸(1)空余的驱动锥齿轮(17)传动轴(171)同轴连接。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明龙刘康宁贾延奎肖勇何冠杰吴楠刘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