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群锚式隧道锚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750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5
本申请涉及一种群锚式隧道锚及施工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群锚式隧道锚包括:前锚室、主缆和若干个小尺寸隧道锚,其中,前锚室布置在山体的洞口处;主缆设于所述前锚室内,所述主缆通过散索鞍分散成多根主缆钢绞线;所述小尺寸隧道锚与所述主缆钢绞线之间通过刚性的锚固转换构件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群锚式隧道锚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锚固转换构件连接主缆与小尺寸隧道锚,确保多个小尺寸隧道锚能够协同受力,从而能够均匀分担主缆的巨大拉力,而无须加长锚塞体长度,整体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群锚式隧道锚及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群锚式隧道锚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交通需求的日益增加,我国桥梁建设正进入黄金时期。对于需要建设特大跨径桥梁以供通行的地区,可以选择架设一座悬索桥,悬索桥又名吊桥,是一种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悬索桥通常由主缆、加劲梁、桥塔、鞍座、锚碇、吊索等构件构成。主缆是悬索桥的主要承重构件。除承受自身恒载外,主缆本身又通过索夹和吊索承受活载和加劲梁(包括桥面)的恒载。除此之外,主缆还承担一部分横向风载,并将它直接传递到桥塔顶部。相关技术中,悬索桥主缆锚碇有重力式和隧道式两种,其中,隧道式锚碇通过锚碇自重和锚碇隧道围岩共同承担主缆强大的锚固力,其地形地貌适于隧道的设计和施工,隧道纵断面形式为喇叭形变截面形式,隧道口断面较小,锚塞体断面很大,以形成锚塞效应,增强锚碇的承载力以分担主缆巨大的压力。悬索桥采用的隧道锚,通常为单根主缆对应一个隧道锚,出于对岩体稳定性、施工安全性、经济性的考虑,单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群锚式隧道锚,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前锚室(2),其布置在山体(11)的洞口(1)处;/n主缆(10),其设于所述前锚室(2)内,所述主缆(10)通过散索鞍(3)分散成多根主缆钢绞线(8);/n若干个小尺寸隧道锚(6),所述小尺寸隧道锚(6)与所述主缆钢绞线(8)之间通过刚性的锚固转换构件(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群锚式隧道锚,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前锚室(2),其布置在山体(11)的洞口(1)处;
主缆(10),其设于所述前锚室(2)内,所述主缆(10)通过散索鞍(3)分散成多根主缆钢绞线(8);
若干个小尺寸隧道锚(6),所述小尺寸隧道锚(6)与所述主缆钢绞线(8)之间通过刚性的锚固转换构件(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群锚式隧道锚,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转换构件(5)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其内埋设有第一钢绞线(9),所述第一钢绞线(9)的一端与所述主缆钢绞线(8)相连,另一端锚固于所述锚固转换构件(5)的尾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群锚式隧道锚,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小尺寸隧道锚(6)内均设有多根第二钢绞线(7),所述第二钢绞线(7)的一端锚固于所述小尺寸隧道锚(6)的尾端,另一端锚固于所述锚固转换构件(5)的顶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群锚式隧道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尺寸隧道锚(6)为楔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靠近所述前锚室(2)的一端的尺寸小于远离所述前锚室(2)的一端的尺寸。


5.一种群锚式隧道锚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开挖洞口(1)、前锚室(2)、锚固转换构件(5)的锚洞及若干个小尺寸隧道锚(6)的锚洞;
架设第一钢绞线(9)和第二钢绞线(7),浇筑小尺寸隧道锚(6)和锚固转换构件(5),张拉第二钢绞线(7)、第一钢绞线(9);
在前锚室(2)中安装散索鞍(3)、架设主缆(10),并通过散索鞍(3)将所述主缆(10)分散成多根主缆钢绞线(8),连接主缆钢绞线(8)和锚固转换构件(5);
对洞口(1)进行混凝土施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家富汪胜义王碧波王腾飞祁舒燕张爽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