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旦红豆杉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427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细旦红豆杉纱线,纱线由红豆杉纤维、超细旦涤纶短纤维混纺而成,按重量份计,红豆杉纤维在纱线中所占重量比为5%~20%,超细旦涤纶短纤维在纱线中所占重量比为80%~9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细旦红豆杉纱线,采用具有红豆杉纤维、超细旦涤纶短纤维混纺得到超细旦红豆杉纱线,其可纺织加工性好,同时其制成的纺织品具有滑爽、细腻、强度、弹性、光泽、吸湿能力的特点,满足外穿型服装面料挺括的要求,可用于制作成外穿型服装面料,拓宽了红豆杉纤维在外穿型服装面料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细旦红豆杉纱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
,尤其是一种超细旦红豆杉纱线。
技术介绍
纱线是常用的纺织材料,由于红豆杉纤维属木浆纤维,具有舒适干爽、始终良好的悬垂性,亲肤、柔软等特点,通常利用其柔软富有光泽的特性,制作成各类纺织品,如高档内衣面料、家纺面料等,但外穿型服装面料要求挺括有型,因此在外穿型服装面料上应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补充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超细旦红豆杉纱线,其具有挺括度高,并可适用于外穿型服装面料上。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细旦红豆杉纱线,其中:所述纱线由红豆杉纤维、超细旦涤纶短纤维混纺而成,按重量份计,所述红豆杉纤维在纱线中所占重量比为5%~20%,所述超细旦涤纶短纤维在纱线中所占重量比为80%~95%。超细旦涤纶短纤维具有质轻、耐磨、防水等特点,红豆杉纤维具有吸收和散发水份快,悬垂性好,染色性能好,不易褪色和发黄等特点,根据不同比例和混纺后,增强了纱线的光洁度,使纱线具备强韧性的同时不失柔软,且红豆杉纤维的吸湿及散发水份快等特性使纱线不易起霉,红豆杉纤维的良好染色性能使纱线易上色且色彩艳丽,在纺织品应用方面更有利于推广。优选的是,所述的超细旦红豆杉纱线,其中:所述红豆杉纤维为红豆杉木浆纤维。优选的是,所述的超细旦红豆杉纱线,其中:所述红豆杉纤维长度为30~40mm。优选的是,所述的超细旦红豆杉纱线,其中:所述超细旦涤纶短纤维长度为33~38mm。一种超细旦红豆杉纱线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1)按含量配比将红豆杉和超细旦涤纶短纤维混合,通过喂棉、混棉、开棉制成均匀混合棉卷;通过喂棉、混棉、开棉等动作,清除原棉料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并制成均匀混合棉卷;(2)将混合棉卷在梳棉机上经过刺辊、锡林盖板、道夫等工序进行梳棉,得到棉条入筒;(3)将棉条在精梳机上进行除杂、梳理、牵伸;除杂: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4)将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牵伸是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程度,利用并合与牵伸,根据工艺在并条机上进行棉条混合,并做成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筒里成条得到熟条纤维;(5)将熟条纤维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加捻,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于粗纱卷绕,并有助于纱条在细纱机上的退绕得到粗纱;(6)将粗纱在细纱机上进行细纱,得到细砂并卷绕在筒管上;(7)将管纱在络筒机上进行络筒,同时消除纱线上的杂质和疵点,从而提高后序工序的生产率,得到所述的超细旦红豆杉纱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超细旦红豆杉纱线,采用具有红豆杉纤维、超细旦涤纶短纤维混纺得到超细旦红豆杉纱线,其可纺织加工性好,同时其制成的纺织品具有滑爽、细腻、强度、弹性、光泽、吸湿能力的特点,满足外穿型服装面料挺括的要求,可用于制作成外穿型服装面料,拓宽了红豆杉纤维在外穿型服装面料的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纱线由红豆杉纤维、超细旦涤纶短纤维混纺而成,红豆杉纤维为木浆纤维,其规格为1.56D,长度为38mm,超细旦涤纶短纤维的规格为0.89D,长度为33mm,红豆杉纤维、超细旦涤纶短纤维的重量占比为20%:80%工艺流程为:按含量配比棉、红豆杉、桑蚕丝-混料除杂-梳毛-棉条-粗纱-细-络筒,获得粗细为50S/1,捻度为3940N/M的纱线。超细旦红豆杉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含量配比将红豆杉和超细旦涤纶短纤维混合,通过喂棉、混棉、开棉制成均匀混合棉卷;(2)将混合棉卷在梳棉机上进行梳棉,得到棉条入筒;(3)将棉条在精梳机上进行除杂、梳理、牵伸;(4)将6~8根棉条进行并合、牵伸、混合、成条得到熟条纤维;(5)将熟条纤维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加捻,得到粗纱;(6)将粗纱在细纱机上进行细纱,得到细砂并卷绕在筒管上;(7)将管纱在络筒机上进行络筒,得到所述的超细旦红豆杉纱线。实施例2:红豆杉纤维、超细旦涤纶短纤维重量比例为5%:95%,其他工艺和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红豆杉纤维、超细旦涤纶短纤维重量比例为10%:90%,其他工艺和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红豆杉纤维、超细旦涤纶短纤维重量比例为15%:85%,其他工艺和实施例1相同。将实施例1~实施例4的超细旦红豆杉纱线GB/T3916-2013\GB9994-2008\GB/T2543.1-2001S检测方法分别检测产品的单纱强力、公定回潮率和捻度,结果如表1,符合纺织品纱线的质量标准,适用于织造服装面料。表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采用具有红豆杉纤维、超细旦涤纶短纤维混纺得到超细旦红豆杉纱线,其可纺织加工性好,同时其制成的纺织品具有滑爽、细腻、强度、弹性、光泽、吸湿能力的特点,满足外穿型服装面料挺括的要求,可用于制作成外穿型服装面料,拓宽了红豆杉纤维在外穿型服装面料的应用。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细旦红豆杉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由红豆杉纤维、超细旦涤纶短纤维混纺而成,按重量份计,所述红豆杉纤维在纱线中所占重量比为5%~20%,所述超细旦涤纶短纤维在纱线中所占重量比为80%~9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旦红豆杉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由红豆杉纤维、超细旦涤纶短纤维混纺而成,按重量份计,所述红豆杉纤维在纱线中所占重量比为5%~20%,所述超细旦涤纶短纤维在纱线中所占重量比为80%~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旦红豆杉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豆杉纤维为红豆杉木浆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旦红豆杉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豆杉纤维长度为30~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旦红豆杉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旦涤纶短纤维长度为33~38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江左华丽王叶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