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格氏乳杆菌及其在青虾养殖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29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格氏乳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格氏乳杆菌及其在青虾养殖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株格氏乳杆菌及其在青虾养殖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养殖已成为发展趋势。然而这种集约化高密度养殖导致养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鱼病和水质问题复杂化。大量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细菌耐药性加剧。抗生素在水产品中残留,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因其具有绿色环保、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污染等优点对保障水产品安全、保持水产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微生态制剂已被水产养殖户们普遍接受并广泛应用。但市售的水产用微生态制剂,其出发菌株大部分为外来菌种,进入养殖池塘后不能及时适应池塘环境,不容易在池塘中形成优势种群。起效慢,持续时间短。格氏乳杆菌制剂在食品、饮料等领域的应用较多,但在水产养殖,尤其是青虾养殖中的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格氏乳杆菌,该格氏乳杆菌是青虾肠道的原籍微生物,能更好的适应青虾养殖池塘和青虾肠道,成为优势菌,更好的发挥作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株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garvieae)SK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日期为:2019年8月13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18381。上述格氏乳杆菌SK1在青虾养殖中的应用。一株微生物菌剂,其活性成分为上述格氏乳杆菌SK1菌体;还包括其胞外代谢产物。上述微生物菌剂在制备青虾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菌剂可以增强青虾消化功能、提高青虾免疫功能。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格氏乳杆菌从青虾肠道中分离获得,土著菌种作为出发菌种制备的菌剂,由于环境适应,更容易在池塘和青虾肠道内存活,成为优势菌种,在水体中的持续效果更久。2、本专利技术的格氏乳杆菌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营养素和小分子肽等,增强青虾的营养,改善青虾肠道,提高消化酶活性,增加饵料系数。3、本专利技术的格氏乳杆菌,在发酵过程中可分泌乳酸,其菌剂能够降低池塘水体pH,减少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低pH条件下可调节水体菌群结构,杀灭有害菌,降低耗氧。附图说明图1为菌株SK1的革兰氏染色图。图2为16SrDNA序列获得的菌株SK1系统发育树。图3为菌株SK1的生长曲线图。图4为菌株SK1的耐酸耐胆盐实验结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garvieae)菌株SK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日期为:2019年8月13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18381。该菌株是2019年5月从江苏省南京九曲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虾养殖场采集的青虾肠道中分离得到。格氏乳杆菌SK1的筛选分离:2019年5月从江苏省南京九曲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虾养殖场采集了20只青虾;青虾装入充氧的运输袋,并在2小时内送样到实验室,立即处理样品分离细菌。将青虾解剖,取肠道内容物,称取10克溶于90mL无菌0.9%盐水溶液中,混匀后进行10倍梯度稀释至10-4倍。每稀释液取100μL涂布在含有1%碳酸钙的琼脂平板上,筛选能够产生溶钙的细菌。将所有平板在30℃温育24-48小时,确定菌落的形态。所述琼脂平板的配方为:蛋白胨10.0g、牛肉膏10.0g、酵母膏5.0g、柠檬酸氢二铵[(NH4)2HC6H5O7]2.0g、葡萄糖(C6H12O6·H2O)20.0g、吐温801.0mL、乙酸钠(CH3COONa·3H2O)5.0g、磷酸氢二钾(K2HPO4·3H2O)2.0g、硫酸镁(MgSO4·7H2O)0.58g、硫酸锰(MnSO4·H2O)0.25g,琼脂18.0g,蒸馏水1000mL,调pH6.2~6.6。通过将青虾肠道内容物稀释后涂布含碳酸钙的MRS平板,筛选出1株具有溶碳酸钙圈的分离菌株,这株菌在碳酸钙MRS平板上呈乳白色的菌落,革兰氏染色为杆菌。格氏乳杆菌的分类鉴定:(1)形态特征鉴定将菌株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与《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进行比对,菌株是兼性厌氧菌,革兰氏阳性杆菌,如图1所示。菌株为发酵型菌,氧化酶、接触酶试验均阴性,不能液化明胶。在糖发酵试验中对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乳糖、半乳糖、钎维二糖、棉子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阿拉伯糖、木糖。甘露醇、VP、甲基红、水杨酸、淀粉水解试验阳性;山梨醇、吲哚、胆汁溶菌及pH值9.6葡萄糖肉汤、50g/L氯化钠试验为阴性。(2)利用16SrDNA序列鉴定分类提取细菌总DNA后,利用细菌16srRNA通用引物27F(5′-AGAGTTTGATCATGGCTCAG-3′,SEQIDNo.2)和1492R(5′-TACGGCTACCTTGTTACGACTT-3′,SEQIDNo.3)对提取纯化后的D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交由生物公司进行测序。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得到16SrRNA序列,其序列如SEQIDNo.1所示。通过GenBank中的BLAST软件将得到的16SrR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菌株部分16SrRNA基因序列与格氏格氏乳杆菌菌株16SrRNA有较高的相似性,如图2所示,鉴定为格氏乳杆菌。综合以上形态特征和16SrDNA分析的结果,可知菌株SK1属于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garvieae),并且和现有的格氏乳杆菌菌株不同,是一个新的格氏乳杆菌菌株。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专利技术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及未说明配方的试剂均为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实施例1菌株扩大培养将菌株SK1接种到斜面培养基进行保存,并接种至液体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所述液体培养基为:蛋白胨10.0g、牛肉膏10.0g、酵母膏5.0g、柠檬酸氢二铵[(NH4)2HC6H5O7]2.0g、葡萄糖(C6H12O6·H2O)20.0g、吐温801.0mL、乙酸钠(CH3COONa·3H2O)5.0g、磷酸氢二钾(K2HPO4·3H2O)2.0g、硫酸镁(MgSO4·7H2O)0.58g、硫酸锰(MnSO4·H2O)0.25g,蒸馏水1000mL,,调pH6.2~6.6,扩大培养条件为37°C下200rpm恒温振荡培养。将菌株SK1活化按5%(v/v)的接种量转入新的上述液态培养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格氏乳杆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garvieae)菌株SK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8381。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氏乳杆菌SK1在青虾养殖中的应用。


3.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丽芸王庆俞日根周国勤储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