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齿轮轴的闭式挤压成型锻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290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出齿轮轴的闭式挤压成型锻压模具,包括挤压筒和下模,所述挤压筒通过挤压筒拉杆位于其正上方的冲头固定座活动连接,冲头固定座上的挤压冲头端部与挤压筒内的上模腔滑动配合。这种输出齿轮轴的闭式挤压成型锻压模具,采用挤压成型工艺,一火成型输出齿轮轴锻件产品,提高锻件的机械性能,降低锻件生产的材料消耗,减少锻件的余量,降低机械加工工时,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采用此工艺生产的输出齿轮轴产品质量稳定、一致性好,特别适合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出齿轮轴的闭式挤压成型锻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输出齿轮轴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出齿轮轴的闭式挤压成型锻压模具。
技术介绍
输出齿轮轴是风力发电机增速齿轮箱中的核心、重要零件,产品质量的优劣决定齿轮箱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制造工艺的优劣不仅决定产品的质量同时对产品的制造成本也起决定作用,所述输出齿轮轴由凸缘和杆轴构成(详见说明书附图6和7)。当下,输出齿轮轴产品有多种锻造加工方法,常用的自由锻加工方法有直接拔杆成型方法和拔杆镦头成型方法等。直接拔杆成型的方法(详见说明书附图1):是选用坯料直径略大于或等于锻件大头的圆钢拔长杆部的方法,该方法大头凸缘部位加热后没有塑性变形会造成组织粗大机械性能降低,同时材料消耗大、锻件加工余量大、生产效率低、金属流线被切断、零件的机械强度降低导致产品的寿命低。拔杆镦头成型方法(详见说明书附图2):是选用坯料直径小于锻件大头直径大于锻件杆部直径的圆钢,先进行拔杆锻造,再回炉补温加热,然后将加热好的坯料从炉内去处放入胎模里镦粗大头的一种成型方法,该方法与直接拔杆成型的方法相比有优势,金属流线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出齿轮轴的闭式挤压成型锻压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固定设置在液压机上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8),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8)上下对应,上模板(1)底部中心设置有挤压冲头(4),所述挤压冲头(4)通过冲头固定座(2)固定在上模板(1)上,挤压冲头(4)下端外侧套接有挤压筒(5),所述挤压筒(5)通过挤压筒拉杆(3)活动连接在冲头固定座(2)上,所述挤压筒(5)底部中心设置有内凹的限位型腔(11),顶部中心设置有用于输出齿轮轴(15)凸缘成型的上模腔(12),所述上模腔(12)与限位型腔(11)相互连通,所述挤压冲头(4)的下端位于所述上模腔(12)内,其与上模腔(12)上下滑动配合;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出齿轮轴的闭式挤压成型锻压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固定设置在液压机上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8),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8)上下对应,上模板(1)底部中心设置有挤压冲头(4),所述挤压冲头(4)通过冲头固定座(2)固定在上模板(1)上,挤压冲头(4)下端外侧套接有挤压筒(5),所述挤压筒(5)通过挤压筒拉杆(3)活动连接在冲头固定座(2)上,所述挤压筒(5)底部中心设置有内凹的限位型腔(11),顶部中心设置有用于输出齿轮轴(15)凸缘成型的上模腔(12),所述上模腔(12)与限位型腔(11)相互连通,所述挤压冲头(4)的下端位于所述上模腔(12)内,其与上模腔(12)上下滑动配合;所述下模板(8)顶部中心设置有下模(7),所述下模(7)与挤压冲头(4)上下对应,下模(7)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输出齿轮轴(15)杆轴成型的下模腔(10),该下模腔(10)的底部与设置在下模板(8)中心的退料孔相互连通,所述退料孔内设置有能够上下垂直活动的顶杆(9),顶杆(9)顶部固定设置有顶头(13),所述顶头(13)位于下模腔(10)内,其与下模腔(10)上下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齿轮轴的闭式挤压成型锻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挤压筒拉杆(3)由“T”型螺杆和与其末端螺纹配合的限位螺母(18)组成;所述冲头固定座(2)上位于挤压冲头(4)的两侧设置有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星智穆剑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昆仑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