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阶层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7193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制备有机阶层多孔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无需另外添加致孔剂便可制备有机阶层多孔材料。具体是将长链有机烯类小分子、交联剂和光引发剂均匀混合。降温使液态混合体系结晶,从液态转变为蜡状或膏状固态。使用紫外光照射使体系固化交联。将交联后的体系置于有机溶剂中浸泡三天除去未反应单体,在室温下真空干燥,除去溶剂得到多孔材料。此种体系在低温固态光聚合过程中转化率处于70%到80%之间且聚合反应的发生位置是随机的,即生成的聚合物与残余单体在不同尺度下均混合均匀。因此,除去未反应单体后可得阶层多孔材料。该方法利用了固态光聚合转化不完全的特点,使单体充当致孔剂,易于控制,反应条件温和,所得制品具有较高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阶层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制备阶层多孔材料,在制备多孔材料的过程中,利用体系自身聚合性质,无需额外加入致孔剂或引入高强度机械搅拌。
技术介绍
多孔材料是一种由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洞构成网络结构的材料。由于孔隙的存在及孔隙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多孔材料会引发出各种功能性特性,是一种集结构与功能为一体的功能结构一体化材料。由于其具有相对密度低、比强度高、比表面积大、重量轻、渗透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以实现隔音、隔热、分离、过滤、减振、吸附、催化等多种应用功能。微孔、介孔材料因其在气体吸附、存储、分离、催化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而被人们广泛研究。但是,微孔、介孔材料用在分离和催化载体领域,特别是液相分离时,虽然它的比表面积高,吸附效果好,但由于吸附剂孔径较小使液相或气相不能流畅地通过,分离效率却较低,即使在一端加上一定压力,渗透效率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材料如果能做到大孔为三维贯通孔,且骨架上存在介孔或微孔以保持较高的比表面积,不仅可达到吸附效果好吸附量大的目的,而且能实现液相与气相的高效通过,保证分离效率,则在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阶层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中涉及的体系包括长链有机烯类小分子,多官能小分子交联剂和光引发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阶层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中涉及的体系包括长链有机烯类小分子,多官能小分子交联剂和光引发剂。


2.根据权利1所述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链有机烯类小分子为一种或两种烯类小分子的混合物,混合物中,两种烯类小分子摩尔比为0:1~1:0。


3.根据权利1所述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链有机烯类小分子包括单纯的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体系、单纯的甲基丙烯酸十六酯体系、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和甲基丙烯酸十六酯混合体系。


4.根据权利1所述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官能小分子交联剂包括双官能交联剂、三官能交联剂和四官能交联剂,所述的双官能交联剂包括: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四甘醇二丙烯酸酯和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等;所述的三官能交联剂包括: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乙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勇牛莹姚淼聂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