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慧敏专利>正文

一种作业于土壤修复的翻耕施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7180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施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作业于土壤修复的翻耕施药装置,包括外筒,外筒的底板上设置有内筒,外筒的底板上插接有施肥阀管,且外筒的底板上插接有连接管,外筒的内壁和内筒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限位卡,限位卡的内部设置有转盘,转盘的底部设置有拨动板,外筒的底板上设置有导流垫板;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作业于土壤修复的翻耕施药装置内部加设内筒将外筒内部分格为两个空间,其中一个空间用于存放颗粒肥并通过施肥阀管投放,其中另一个空间存放营养液,通过连接管上的喷头喷洒于土壤表层,并在内筒和外筒之间加设转盘,转盘底面加设拨动板,转动转盘带动拨料板对营养液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业于土壤修复的翻耕施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施药装置相关
,具体为一种作业于土壤修复的翻耕施药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通常将土壤表面铲起后投药进行修复,避免土壤表面硬化而影响药物下渗;现有技术中,翻耕施药设备体积大,对于地形崎岖不便于设备前往的农田,大型设备并不适用;且土壤修复通常在翻耕后的土壤上投撒颗粒肥,并在投料结束后沿着原来路径喷洒营养液,两次沿着农田施工劳动量大;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作业于土壤修复的翻耕施药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于土壤修复的翻耕施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作业于土壤修复的翻耕施药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底板上设置有内筒,外筒的底板上插接有施肥阀管,且外筒的底板上插接有连接管,外筒的内壁和内筒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限位卡,所述限位卡的内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设置有拨动板,外筒的底板上设置有导流垫板,外筒的顶部设置有封盖,外筒的底端设置有扣板,所述扣板的底面设置有铲刀,且外筒的底面设置有行走轮。优选的,所述外筒呈圆筒形结构,内筒呈圆筒形结构,连接管呈“匚”字形结构,连接管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管关于施肥阀管对称分布,且连接管的表面设置有喷头。优选的,所述限位卡呈“匚”字形板状结构,限位卡设置有多个,多个限位卡呈圆周形排列分布,转盘包括内环,内环的外环面上设置有手柄杆,手柄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外环的内环面上,拨动板呈方形板状结构,拨动板的表面开设有透水口,拨动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拨动板沿着转盘的底面排列分布。优选的,所述导流垫板呈圆环形板状结构,导流垫板的顶面自边缘至中心向下倾斜设置,封盖的底面设置有塞板,塞板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塞板呈圆台形结构插接在内筒的顶部开口处,其中另一个塞板呈圆台形环状结构插接在外筒与内筒之间的开口处。优选的,所述扣板呈“匚”字形板状结构,扣板的表面螺接有固定螺杆,外筒的表面开设有定位螺孔,定位螺孔设置有两组,两组定位螺孔呈上下排列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出的作业于土壤修复的翻耕施药装置体积小,机动性高,便于小型农田农户使用,且铲刀固定在可升降调节的扣板上,在使用时将扣板下降,避免不使用时铲刀与地面接触影响行走轮正常行走;2.本技术提出的作业于土壤修复的翻耕施药装置内部加设内筒将外筒内部分格为两个空间,其中一个空间用于存放颗粒肥并通过施肥阀管投放,其中另一个空间存放营养液,通过连接管上的喷头喷洒于土壤表层,并在内筒和外筒之间加设转盘,转盘底面加设拨动板,转动转盘带动拨料板对营养液搅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管和外筒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盘结构示意图。图中:外筒1、内筒2、施肥阀管3、连接管4、喷头41、限位卡5、转盘6、内环61、外环62、手柄杆63、拨动板7、导流垫板8、封盖9、塞板91、把手92、扣板10、铲刀11、行走轮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作业于土壤修复的翻耕施药装置,包括外筒1,外筒1的底板上焊接有内筒2,外筒1的底板上插接有施肥阀管3,且外筒1的底板上插接有连接管4,外筒1呈圆筒形结构,内筒2呈圆筒形结构,连接管4呈“匚”字形结构,连接管4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管4关于施肥阀管3对称分布,且连接管4的表面设置有喷头41,推动外筒1前行前开启施肥阀管3和连接管4的阀门,外筒1前进过程中,铲刀11将土壤表层铲起,施肥阀管3向下投撒颗粒肥,喷头41向下喷洒营养液,实现一次性翻耕投料任务。外筒1的内壁和内筒2的外壁上均焊接有限位卡5,限位卡5的内部设置有转盘6,转盘6的底部焊接有拨动板7,限位卡5呈“匚”字形板状结构,限位卡5设置有多个,多个限位卡5呈圆周形排列分布,转盘6包括内环61,内环61的外环面上设置有手柄杆63,手柄杆63的另一端固定在外环62的内环面上,拨动板7呈方形板状结构,拨动板7的表面开设有透水口,拨动板7设置有多个,多个拨动板7沿着转盘6的底面排列分布,外筒1的底板上焊接有导流垫板8,导流垫板8呈圆环形板状结构,导流垫板8的顶面自边缘至中心向下倾斜设置,将颗粒肥投放在内筒2中,然后将营养液注入外筒1和内筒2之间的空间中,接着带着防水手套握住手柄杆63带动转盘6沿着多个限位卡5构成的限位结构转动,在此过程中拨动板7跟随转盘6转动并对营养液混合搅拌;外筒1的顶部设置有封盖9,封盖9的底面设置有塞板91,塞板91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塞板91呈圆台形结构插接在内筒2的顶部开口处,其中另一个塞板91呈圆台形环状结构插接在外筒1与内筒2之间的开口处,手握把手92将封盖9螺接在外筒1的顶部,同时两个塞板91分别封堵在内筒2顶部开口以及内筒2与外筒1之间的开口处;外筒1的底端设置有扣板10,扣板10呈“匚”字形板状结构,扣板10的表面螺接有固定螺杆,外筒1的表面开设有定位螺孔,定位螺孔设置有两组,两组定位螺孔呈上下排列分布,扣板10的底面焊接有铲刀11,且外筒1的底面通过连接杆焊接有行走轮12,将外筒1推至农田后,松动固定螺杆将扣板10向下拉动,使固定螺杆与下侧的一组定位螺孔对应,旋紧固定螺杆将扣板10固定在外筒1的外侧。工作原理:实际工作时,将颗粒肥投放在内筒2中,然后将营养液注入外筒1和内筒2之间的空间中,接着带着防水手套握住手柄杆63带动转盘6沿着多个限位卡5构成的限位结构转动,在此过程中拨动板7跟随转盘6转动并对营养液混合搅拌,搅拌结束后,手握把手92将封盖9螺接在外筒1的顶部,同时两个塞板91分别封堵在内筒2顶部开口以及内筒2与外筒1之间的开口处,将外筒1推至农田后,松动固定螺杆将扣板10向下拉动,使固定螺杆与下侧的一组定位螺孔对应,旋紧固定螺杆将扣板10固定在外筒1的外侧,推动外筒1前行前开启施肥阀管3和连接管4的阀门,外筒1前进过程中,铲刀11将土壤表层铲起,施肥阀管3向下投撒颗粒肥,喷头41向下喷洒营养液,实现一次性翻耕投料任务。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业于土壤修复的翻耕施药装置,包括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底板上设置有内筒(2),外筒(1)的底板上插接有施肥阀管(3),且外筒(1)的底板上插接有连接管(4),外筒(1)的内壁和内筒(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限位卡(5),所述限位卡(5)的内部设置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底部设置有拨动板(7),外筒(1)的底板上设置有导流垫板(8),外筒(1)的顶部设置有封盖(9),外筒(1)的底端设置有扣板(10),所述扣板(10)的底面设置有铲刀(11),且外筒(1)的底面设置有行走轮(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业于土壤修复的翻耕施药装置,包括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底板上设置有内筒(2),外筒(1)的底板上插接有施肥阀管(3),且外筒(1)的底板上插接有连接管(4),外筒(1)的内壁和内筒(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限位卡(5),所述限位卡(5)的内部设置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底部设置有拨动板(7),外筒(1)的底板上设置有导流垫板(8),外筒(1)的顶部设置有封盖(9),外筒(1)的底端设置有扣板(10),所述扣板(10)的底面设置有铲刀(11),且外筒(1)的底面设置有行走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业于土壤修复的翻耕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呈圆筒形结构,内筒(2)呈圆筒形结构,连接管(4)呈“匚”字形结构,连接管(4)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管(4)关于施肥阀管(3)对称分布,且连接管(4)的表面设置有喷头(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业于土壤修复的翻耕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5)呈“匚”字形板状结构,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徐慧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