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子装配线的传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送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电子装配线的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电子器件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处于较为稳定的环境,而在电子器件转移过程中,往往需要在两个存在高度差的传输装置上转移,一般通过斜面使电子器件通过滑落,但在滑落的过程中电子器件容易滚动,使电子器件角度发生改变,不便于后续电子器件的装配与加工,且电子器件滚动易使电子器件受损,或采用机械臂完成电子器件在两个传送装置之间的转移,由于机械臂结构复杂,已损坏,增加电子器件的传送成本,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汽车电子装配线的传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电子装配线的传送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电子装配线的传送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方的左侧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传送带装置,传送带装置的右侧设有同一个铜管,铜管与底座相连接,铜管的下方固定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侧与下侧的传送带装置的顶侧在同一平面内,支撑板的顶侧开设与铜管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电子装配线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的左侧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传送带装置(2),传送带装置(2)的右侧设有同一个铜管(3),铜管(3)与底座(1)相连接,铜管(3)的下方固定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顶侧与下侧的传送带装置(2)的顶侧在同一平面内,支撑板(4)的顶侧开设与铜管(3)中心线共线的第一圆形透槽(5),第一圆形透槽(5)内活动安装仅能够上下移动的圆板(6),圆板(6)的底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杆(7)的上端,第一弹簧杆(7)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支撑板(4)顶侧的右侧固定安装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右端,第一圆形透槽(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子装配线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的左侧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传送带装置(2),传送带装置(2)的右侧设有同一个铜管(3),铜管(3)与底座(1)相连接,铜管(3)的下方固定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顶侧与下侧的传送带装置(2)的顶侧在同一平面内,支撑板(4)的顶侧开设与铜管(3)中心线共线的第一圆形透槽(5),第一圆形透槽(5)内活动安装仅能够上下移动的圆板(6),圆板(6)的底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杆(7)的上端,第一弹簧杆(7)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支撑板(4)顶侧的右侧固定安装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右端,第一圆形透槽(5)内固定安装第一接触开关(9),圆板(6)的底侧能够与第一接触开关(9)的按钮接触配合;铜管(3)的上端固定连接横板(10)的底侧,横板(10)的顶侧开设与铜管(3)中心线共线第二圆形透槽(11),圆形透槽(11)的左侧开设导向滑槽(12),导向滑槽(12)的左右两侧、顶侧分别与外部相连通,导向滑槽(2)的底侧与上侧的传送带装置(2)的顶侧在同一平面内,横板(10)左侧的后侧固定连接竖板(13)的右侧,竖板(13)的前侧设有挡板(14),挡板(14)的后侧与竖板(13)的前侧通过数个第二弹簧杆(15)固定连接,竖板(13)的前侧固定安装第二接触开关(16),挡板(14)的后侧能够与第二接触开关(16)的按钮接触配合,挡板(14)前方的左侧设有与竖板(13)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伸缩杆(17),圆板(6)的顶侧活动设有圆板磁铁(18),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左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杆(17)的右端分别固定安装弧形推板(19),弧形推板(19)的内侧能够分别与圆板磁铁(18)的外周贴合接触配合,第一电动伸缩杆(8)与第一接触开关(9)通过电路连接,第二伸缩杆(17)与第二接触开关(16)通过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装配线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管(3)由数个上下同轴分布的短铜管组成,短铜管上下相邻侧接触配合,短铜管外周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滑套(20),滑套(20)上下同轴分布,滑套(20)内活动安装同一个光轴(21),光轴(21)的上端与横板(10)固定连接,光轴(21)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滑套(20)相邻侧分别通过套装于光轴(21)外周的弹簧(22)固定连接,最下侧的滑套(20)的一侧固定安装螺母(23),螺母(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芹,滕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