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卓启明专利>正文

可快速组立的容置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919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可快速组立的容置盒,该容置盒是由一纸板一体折叠成,包含一底板,以及分别从底板周围延伸的左壁板、右壁板和前壁板、后壁板,其中,该各壁板交接的四个角端分别设置一连动片,每一连动片具有一斜向折痕而区分为第一折片、第二折片,该第一折片向外延伸有一突出的定位片,且各定位片在容置盒折叠成半折组状态时,是预先反折后再粘固于该左壁板、右壁板上,该容置盒由半折组状态组立成立体形状时,使用者由左壁板、右壁板的外侧向内推,使左壁板、右壁板竖立时,能够经由各定位片及第一折片顺向推动该前壁板、后壁板竖立,快速组立成立体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快速组立的容置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纸板折叠而成的容置盒,旨在让容置盒能够从半折组状态快速组立成立体形状。本专利技术主张2019年1月30日在中国台湾申请的TW108103518号优先权,该TW108103518于图示中揭示本专利技术案的特征,并以引用方式并入本专利技术中。
技术介绍
一般纸制的容置盒,除了能保护产品外,还能衬托产品质感,例如包装行动电话、平板电脑等高单价商品的精装盒,便是采用具有相当厚度的纸板所构成,使得整体包装呈现精致美观的视觉效果。容置盒可由一纸板经折叠粘固组成,依商业习惯,会先组合成扁平状半折组状态以节省堆叠空间,待运输至销售端后,再由销售业者于销售现场组立成立体状态来容置及包装产品。如图1所示,上述纸板101具有一底板102、分别由底板102左、右两侧延伸的一左壁板103及一右壁板104、以及分别由底板102前、后两侧延伸的一前壁板105及一后壁板106。其中,该左壁板、右壁板103、104和前壁板、后壁板105、106交接的四个角端分别设置一连动片200,每一连动片200分别设有一斜向折痕201,进而区分为分别相邻于左壁板、右壁板103、104侧边的第一折片202、以及分别相邻于前壁板、后壁板105、106的第二折片203,当左壁板、右壁板103、104分别朝向底板102方向折叠后,将四个第二折片203分别粘着在相邻的前壁板、后壁板105、106的两侧,即可组合成如图2所示的扁平状半折组状态100a。如第三及图4所示,当使用者将半折组状态100a的左壁板、右壁板103、104向外扳起竖立时,四个连动片200中的第一折片202被牵引同步动作,作用力经过各斜向折痕201以及分别粘着于前壁板、后壁板105、106上的第二折片203后,凭借各第二折片203拉动前壁板、后壁板105、106分别竖立而形成容置盒100。如图3所示,上述过程中,作用力的传递是先由左壁板、右壁板103、104带动四个连动片200的第一折片202,然后由第一折片202的外侧向内,经过相对位于内侧的斜向折痕201后,再分别由内向外逆向拉动位于斜向折痕201外侧的第二折片203,最后再带动前壁板、后壁板105、106竖立。上述四个连动片200在拉动前壁板、后壁板105、106作动时,该第一折片202与第二折片203会沿着斜向折痕201对折形成一锐角,使第一折片202与第二折片203彼此之间朝向原先尚未弯折时的方向回弹,产生一与作用力相反的回弹阻力,影响前壁板、后壁板105、106作动竖立,导致整个施力过程非常不顺畅,而且会有卡滞感,特别是采用较厚的纸板时,各壁板、折片折叠后所产生的自然弹性就特别明显,让各壁板、折片容易朝原先尚未弯折时的方向回弹,影响容置盒的组立速度。除此之外,在图1中,该
技术介绍
在第二折片203与前壁板、后壁板105、106之间分别设有一断开的缺口107,以方便后续纸板折叠成扁平状半折组状态,但在容置盒组立后,上述第二折片203与前壁板、后壁板105、106之间的缺口107会在外观上会形成如图3所示的粗糙边线,使使整体结构因为断开的缺口而显得不够稳固,也让外观不够细致美观,影响包装功能及商品的质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组立的容置盒,特别是针对上述连动片的构造加以改良,使容置盒由半折组状态组立成立体形状的过程中,减少连动片的回弹阻力,让作用力的传递能够较为顺畅,不会产生卡滞感。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可快速组立的容置盒,该容置盒是由一纸板一体折叠而成,包含一底板、分别由该底板左、右两侧延伸的一左壁板及一右壁板、以及分别由底板前、后两侧延伸的一前壁板及一后壁板,其中,该左壁板、右壁板和前壁板、后壁板交接的四个角端分别设置一连动片,每一连动片分别设有一由左壁板、右壁板和前壁板、后壁板彼此交接位置为起点呈对角线向外侧延伸的斜向折痕,进而将每一连动片区分为分别相邻于前壁板、后壁板侧边的第一折片、以及分别相邻于左壁板、右壁板的第二折片,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折片的外侧由斜向折痕向左或向右延伸有一定位片,每一定位片分别位于相邻的第二折片的外侧,并且与第二折片之间设有一切断线,该切断线由外向内延伸到该斜向折痕为止,使每一定位片能够以斜向折痕为基准线预先反折;以及该前壁板、后壁板分别朝向底板折叠而形成半折组状态时,每一连动片的第一折片、第二折片以内侧面叠靠于相邻的左壁板、右壁板上,且每一已经反折的定位片以外侧面分别粘合固定于该左壁板、右壁板;当左壁板、右壁板相对于底板由外向内推,使左壁板、右壁板竖立时,凭借各连动片的定位片经第一折片顺向推动该前壁板、后壁板竖立。凭借上述构造,该容置盒在半折组状态时,由于各连动片的定位片是先朝向第一折片反折后再与左壁板、右壁板固定,因此各壁板相对于底板竖立时,该定位片与第一折片彼此之间先从对折的状态自然展开,且施予左壁板、右壁板的推力远大于该第一折片和第二折片彼此之间因对折产生的回弹阻力。因此,该容置盒在组立时,其作用力的传递是先由左壁板、右壁板带动四个连动片的定位片,然后由外向内经过相对位于内侧的斜向折痕后,顺向带动分别位于斜向折痕内侧的第一折片,进而推动前壁板、后壁板竖立,减少使用者施力时的卡滞感,达到快速组立容置盒的功效。以下进一步说明各元件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时,该各定位片粘合固定于该左壁板、右壁板的内侧面后切齐于左壁板、右壁板的左、右边缘。实施时,该左壁板、右壁板分别从左、右边缘向外延伸一遮盖板,该左壁板、右壁板和前壁板、后壁板相对于该底板竖立后,该二遮盖板分别朝向左壁板、右壁板的内侧面反折并叠靠于对应的二第一折片及第二定位片的内侧面,以遮蔽对应的二第一折片及第二定位片。实施时,该前壁板、后壁板分别从前、后边缘向外延伸一辅助加强板,该二辅助加强板分别反折固定在对应的前壁板、后壁板的内侧面。实施时,该二辅助加强板的左、右两侧边缘分别延伸设有一固定在对应侧的第一折片上的翼片。实施时,各遮盖板及辅助加强板的外缘分别向外延伸设有一边条,该边条在容置盒折叠组立前,先向内反折叠合于对应的遮盖板及辅助加强板的内侧面。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改良连动片的构造,能有效减少第一折片、第二折片的回弹阻力,使容置盒由半折组状态组立成立体形状的过程中,其作用力的传递是先由左壁板、右壁板带动四个连动片的定位片经分别位于斜向折痕内侧的第一折片顺向带动前壁板、后壁板竖立,减少使用者施力时的卡滞感,达到快速组立容置盒的功效。此外,由于各定位片的设置,使该纸板裁切时,各连动片的第二折片与左壁板、右壁板之间不需设置断开的缺口,使容置盒组立后,在四个角端的边缘分别形成一折叠边,使整体结构稳固,也不会如同
技术介绍
般产生粗糙的边线,整体外观较为细致美观。以下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列举出适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容置盒的平面展开图。图2是现有容置盒在半折组状态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组立的容置盒,该容置盒是由一纸板一体折叠而成,包含一底板、分别由该底板左、右两侧延伸的一左壁板及一右壁板、以及分别由底板前、后两侧延伸的一前壁板及一后壁板;其中,该左壁板、右壁板、前壁板、后壁板交接的四个角端分别设置一连动片,每一连动片设有一由左壁板、右壁板、前壁板、后壁板彼此交接位置为起点呈对角线向外侧延伸的斜向折痕,进而将每一连动片区分为分别相邻于前壁板、后壁板侧边的第一折片、以及分别相邻于左壁板、右壁板的第二折片,其特征在于:/n每一第一折片的外侧由斜向折痕向左或向右延伸有一定位片,每一定位片位于相邻的第二折片的外侧,并且与第二折片之间设有一切断线,该切断线由外向内延伸到该斜向折痕为止,使每一定位片能够以斜向折痕为基准线预先反折;以及/n该前壁板、后壁板分别朝向底板折叠而形成半折组状态时,每一连动片的第一折片、第二折片以内侧面叠靠于相邻的左壁板、右壁板上,且每一已经反折的定位片以外侧面分别粘合固定于该左壁板、右壁板;当左壁板、右壁板相对于底板由外向内推,让左壁板、右壁板竖立时,凭借各连动片的定位片经第一折片顺向推动该前壁板、后壁板竖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30 TW 1081035181.一种可快速组立的容置盒,该容置盒是由一纸板一体折叠而成,包含一底板、分别由该底板左、右两侧延伸的一左壁板及一右壁板、以及分别由底板前、后两侧延伸的一前壁板及一后壁板;其中,该左壁板、右壁板、前壁板、后壁板交接的四个角端分别设置一连动片,每一连动片设有一由左壁板、右壁板、前壁板、后壁板彼此交接位置为起点呈对角线向外侧延伸的斜向折痕,进而将每一连动片区分为分别相邻于前壁板、后壁板侧边的第一折片、以及分别相邻于左壁板、右壁板的第二折片,其特征在于:
每一第一折片的外侧由斜向折痕向左或向右延伸有一定位片,每一定位片位于相邻的第二折片的外侧,并且与第二折片之间设有一切断线,该切断线由外向内延伸到该斜向折痕为止,使每一定位片能够以斜向折痕为基准线预先反折;以及
该前壁板、后壁板分别朝向底板折叠而形成半折组状态时,每一连动片的第一折片、第二折片以内侧面叠靠于相邻的左壁板、右壁板上,且每一已经反折的定位片以外侧面分别粘合固定于该左壁板、右壁板;当左壁板、右壁板相对于底板由外向内推,让左壁板、右壁板竖立时,凭借各连动片的定位片经第一折片顺向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卓启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