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78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干式过滤器与活性炭吸附床连通,后置吸附风机连接于高空排放筒;活性炭吸附床后端还与催化燃烧床连通,脱附风机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连通于催化燃烧床的出口和混流换热器的热风口入口;混流风机连接于混流换热器的冷风口入口,混流换热器的混流出口分别与活性炭吸附床前端和高空排放筒连通;制氮机组通过氮气减压阀分别与活性炭吸附床的后端和催化燃烧床的入口连通,催化燃烧床的入口通过催化补鲜阀与大气连通。通过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活性炭饱和后,通过加热浓缩再生活性炭,浓缩废气高温燃烧排放,活性炭可实现持续再生利用,降低了企业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害有机物、微污染物等,如不对其中所含有机物等进行净化处理,废气排放将造成大气污染。活性炭吸附处理是目前最常用且有效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废气由风机提供动力正压或负压进入活性炭处理塔,由于活性炭固体表面上存在未平衡或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因此当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附气体分子,使其浓缩并保持在活性炭表面,达到净化目的。但是,以活性炭为介质的吸附装置,使用一定时间后,活性炭就会达到饱和状态,此时的活性炭就不能吸附有机废气中的污染物,若不及时更换,整个系统就处于失效状态,废气排放也不能达标,会造成大气污染,企业面临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风险;若更换活性炭,活性炭更换费用十分昂贵,每年活性炭更换的次数又十分频繁,因此企业经济负担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以解决频繁更换活性炭费用高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包括设置于该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入口的干式过滤器,该干式过滤器与活性炭吸附床连通,与该活性炭吸附床后端连通的后置吸附风机连接于高空排放筒;活性炭吸附床后端还与催化燃烧床连通,脱附风机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连通于催化燃烧床的出口和混流换热器的热风口入口;混流风机连接于混流换热器的冷风口入口,混流换热器的混流出口分别与活性炭吸附床前端和高空排放筒连通;制氮机组通过氮气减压阀分别与活性炭吸附床的后端和催化燃烧床的入口连通,催化燃烧床的入口通过催化补鲜阀与大气连通。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进一步,采用两个并联设置的活性炭吸附床,两个活性炭吸附床前后两端安装吸附气阀,保证足够的吸附处理风量,并可在其中一个活性炭吸附床故障或检修时通过另一个活性炭吸附床保证正常的吸附处理。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进一步,为避免对活性炭进行升温脱附时造成上游火灾或者其他危险,在干式过滤器前端安装有防火阀。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进一步,为避免制氮机组对吸附或者脱附的正常工艺过程造成影响,在制氮机组与活性炭吸附床后端及催化燃烧床的入口连接管路上安装氮气阀。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通过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活性炭饱和后,通过加热浓缩再生活性炭,浓缩废气高温燃烧排放,活性炭可实现持续再生利用,降低了企业费用。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工艺流程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排放筒平台支架;2、制氮机组;3、高空排放筒;4、后置吸附风机;5、吸附阀门;6、检修平台;7、活性炭吸附床;8、电控箱;9、吸附管道;10、脱附管道;11、干式过滤器;12、混流风机;13、防火阀;14、混流换热器;15、脱附风机;16、风门阀;17、阻火器;18、催化燃烧床;19、催化补鲜阀。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配套安装由排放筒平台支架1、电控箱8、检修平台6等吸附装置通过吸附管道9连接,脱附装置通过脱附管道10连接,具体包括设置于入口的干式过滤器11,为避免对活性炭进行升温脱附时造成上游火灾或者其他危险,在干式过滤器11前端安装有防火阀13,该干式过滤器11与活性炭吸附床7连通,与该活性炭吸附床7后端连通的后置吸附风机4连接于高空排放筒3;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并联设置的活性炭吸附床7,两个活性炭吸附床7前后两端安装吸附阀门5,保证足够的吸附处理风量,并可在其中一个活性炭吸附床故障或检修时通过另一个活性炭吸附床保证正常的吸附处理;气体中含有有机物成份过高时,管道内部风速过高时可能产生静电引燃管道内部气体,本实施例采用低风速(吸附管道10m/s、脱附管道10m/s),选材时采用优质碳钢板(冷板)作为管道主材,降低气体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在管道安装结束后将管道可靠地接地。活性炭吸附床7后端还与催化燃烧床18连通,催化燃烧床18前端安装阻火器17和风门阀16,脱附风机15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连通于催化燃烧床18的出口和混流换热器14的热风口入口;混流风机12连接于混流换热器14的冷风口入口,混流换热器14的混流出口分别与活性炭吸附床7前端和高空排放筒3连通;制氮机组2通过氮气减压阀分别与活性炭吸附床7的后端和催化燃烧床18的入口连通,催化燃烧床18的入口通过催化补鲜阀19与大气连通,为避免制氮机组2对吸附或者脱附的正常工艺过程造成影响,在制氮机组2与活性炭吸附床7后端及催化燃烧床18的入口连接管路上安装氮气阀。本技术的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在后置吸附风机4的牵引下,经干式过滤器11除尘后的有机废气经过活性炭吸附床7,用物理法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截留在活性炭内,达标排放;在吸附处理的同时用催化燃烧产生的热能分解有机物,对吸附饱和的活性炭进行升温脱附工作,将解析出的有机物通过化学反应(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与贵金属钯、铂产生氧化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与热能;脱附采用热空气解析气化有机物,解析高浓度有机废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低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与热能;热能通过混流换热器恒温控制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床7实现节能循环脱附工作,脱附气流温度通过温控仪实时监测反馈PLC控制模拟量阀门开度获得;在脱附结束降温后中,活性炭吸附床7注入氮气后关闭两端阀门进行保压,降低活性炭箱体中的含氧量,降低活性炭着火的危险性。本技术的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通过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活性炭饱和后,通过加热浓缩再生活性炭,浓缩废气高温燃烧排放,活性炭可实现持续再生利用,降低了企业费用。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该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入口的干式过滤器,在干式过滤器-前端安装有防火阀,该干式过滤器与活性炭吸附床连通,与该活性炭吸附床后端连通的后置吸附风机连接于高空排放筒;活性炭吸附床后端还与催化燃烧床连通,脱附风机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连通于催化燃烧床的出口和混流换热器的热风口入口;混流风机连接于混流换热器的冷风口入口,混流换热器的混流出口分别与活性炭吸附床前端和高空排放筒连通;制氮机组通过氮气减压阀分别与活性炭吸附床的后端和催化燃烧床的入口连通,催化燃烧床的入口通过催化补鲜阀与大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该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入口的干式过滤器,在干式过滤器-前端安装有防火阀,该干式过滤器与活性炭吸附床连通,与该活性炭吸附床后端连通的后置吸附风机连接于高空排放筒;活性炭吸附床后端还与催化燃烧床连通,脱附风机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连通于催化燃烧床的出口和混流换热器的热风口入口;混流风机连接于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锐谭成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清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