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移动床一体化吸附脱硫脱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6294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移动床一体化吸附脱硫脱硝系统,含S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移动床一体化吸附脱硫脱硝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气一体化脱硫脱硝
,涉及一种低温移动床一体化吸附脱硫脱硝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主流的脱硫脱硝技术时SCR脱硝和FGD脱硫。SCR脱硝是通过催化剂和还原剂将NOx还原成N2排出,石灰石-石膏法进行脱硫,该方法通过将SO2与石灰石浆液反应,生成难溶的硫酸钙(石膏)脱除。传统SCR脱硝和FGD脱硫技术虽然应用广泛,但是存在很多问题。例如FGD脱硫使用大量的石灰石作为脱硫剂,石灰石的大量开采造成严重的山体破坏,FGD脱硫产生大量的脱硫废水也给电厂带来了处理难题。SCR脱硝的催化剂只在特定温度区间具备较高活性,当电厂运行负荷调整时,烟气温度的变化会严重影响SCR脱硝效率。另外,SCR脱硝存在氨逃逸、催化剂固废等二次污染问题。除了SCR脱硝和FGD脱硫技术外,活性焦吸附法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也在日本和德国有工业应用。该技术的特点是利用活性焦多孔吸附特性对SO2进行吸附脱除,再生后得到高浓度的SO2,制成硫酸、硫磺或硫酸盐等副产品。活性焦法不能吸附脱除NOx,因为NO是难吸附气体。NOx的脱除仍然需要进行喷氨还原成N2,活性焦作为选择性还原催化剂。活性焦脱硝率不高,一般只有70~80%的脱硝效率,无法满足超净排放的要求。此外,由于活性焦干法脱硫原理是基于H2SO4化学吸附,再生温度高,而且活性焦参与再生反应,损耗大。常规活性焦(炭)干法脱硫脱硝工艺如附图1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低温移动床一体化吸附脱硫脱硝系统,该装置能够满足超净排放的要求,解吸温度较低,同时吸附剂损耗较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温移动床一体化吸附脱硫脱硝系统包括含SO2和NOx烟气输入管道、烟气引风机、烟气余热回收器、烟气冷却系统、冷量回收器、低温移动床吸附塔及解吸塔;含SO2和NOx烟气输入管道经烟气引风机与烟气余热回收器的入口相连通,烟气余热回收器的出口与烟气冷却系统的入口相连通,烟气冷却系统的出口与低温移动床吸附塔的烟气入口相连通,低温移动床吸附塔底部的多孔吸附剂出口与解吸塔的入口相连通,解吸塔的多孔吸附剂出口与低温移动床吸附塔顶部的多孔吸附剂入口相连通,低温移动床吸附塔的气体出口与冷量回收器的入口相连通;烟气冷却系统采用三段式喷淋冷却结构。解吸塔的多孔吸附剂出口经链斗提升装置与低温移动床吸附塔顶部的多孔吸附剂入口相连通。多孔吸附剂为活性焦或分子筛。在工作时,除尘后的高温烟气经烟气引风机送入烟气余热回收器中,通过烟气余热回收器将烟气温度降至70℃以下,其中,回收的热量用于供应热水、蒸汽或用于制冷,经余热回收后的烟气进入到烟气冷却系统中,通过喷淋降温或者间接换热的方式降温至室温以下温区,其中,室温以上温区冷却通过冷却水带走热量,室温以下温区冷却采用制冷的方式;冷却后的烟气进入到低温移动床吸附塔中,并通过与低温移动床吸附塔中装填的多孔吸附剂接触,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x,低温移动床吸附塔输出的烟气进入到冷量回收器进行冷量的回收,吸附饱和的多孔吸附剂从低温移动床吸附塔的底部通过自重落料的方式排出,进入到解吸塔中,并在解吸塔中,通过加热或抽真空的方式,对吸附饱和的多孔吸附剂进行再生,解吸出SO2和NOx气体;解吸完成后的多孔吸附剂送入低温移动床吸附塔的塔顶,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温移动床一体化吸附脱硫脱硝系统在具体操作时,通过烟气余热回收器及烟气冷却系统对烟气进行降温,采用低温移动床吸附塔进行SO2和NOx吸附:吸附温度-100℃~室温,降温除湿后吸附,SO2以物理吸附为主,解吸温度低,吸附剂损耗低,吸附剂补充量低,同时在低温下SO2和NOx吸附量大,吸附剂装填量少,吸附设备小,另外,NOx通过低温氧化吸附的方式脱除,不需要喷入NH3进行催化还原,最后在烟气降温过程中析出大量酸性冷凝水,经中和处理后可供电厂使用,降低电厂耗水量,降低电厂耗水量,可广泛适用于电厂烟气、钢厂烧结烟气和焦炉烟气等烟气一体化脱硫脱硝。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烟气引风机、2为烟气余热回收器、3为烟气冷却系统、4为低温移动床吸附塔、5为解吸塔、6为冷量回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温移动床一体化吸附脱硫脱硝系统包括含SO2和NOx烟气输入管道、烟气引风机1、烟气余热回收器2、烟气冷却系统3、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及解吸塔5;含SO2和NOx烟气输入管道经烟气引风机1与烟气余热回收器2的入口相连通,烟气余热回收器2的出口与烟气冷却系统3的入口相连通,烟气冷却系统3的出口与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的烟气入口相连通,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底部的多孔吸附剂出口与解吸塔5的入口相连通,解吸塔5的多孔吸附剂出口与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顶部的多孔吸附剂入口相连通,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的气体出口与冷量回收器6的入口相连通;烟气冷却系统3采用三段式喷淋冷却结构。解吸塔5的多孔吸附剂出口经链斗提升装置与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顶部的多孔吸附剂入口相连通;多孔吸附剂为活性焦或分子筛。在工作时,除尘后的高温烟气经烟气引风机1送入烟气余热回收器2中,通过烟气余热回收器2将烟气温度降至70℃以下,其中,回收的热量用于供应热水、蒸汽或用于制冷,经余热回收后的烟气进入到烟气冷却系统3中,通过喷淋降温或者间接换热的方式降温至室温以下温区,其中,室温以上温区冷却通过冷却水带走热量,室温以下温区冷却采用制冷的方式;冷却后的烟气进入到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中,并通过与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中装填的多孔吸附剂接触,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x,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输出的烟气进入到冷量回收器进行冷量的回收,吸附饱和的多孔吸附剂从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的底部通过自重落料的方式排出,进入到解吸塔5中,并在解吸塔5中,通过加热或抽真空的方式,对吸附饱和的多孔吸附剂进行再生,解吸出SO2和NOx气体;解吸完成后的多孔吸附剂送入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的塔顶,重复使用,如果采用加热解吸的方式,解吸塔5设置冷却段,解吸完成后的吸附材料经过冷却段冷却后再送入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的塔顶。600MW燃煤机组的烟气(烟气流量200万标方/小时,SO2含量3000mg/Nm3,NOx含量500mg/Nm3)经过除尘后,进入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所述的装置。实施例如附图2所示,烟气经烟气引风机1增压后,进入烟气余热回收器2,烟气温度由120℃降至70℃;70℃的烟气进入烟气冷却系统3,通过喷淋冷却的方式降至-20℃。烟气冷却系统3采用三段喷淋冷却方式:第一段通过喷淋降温至35℃,第二段通过冷冻水喷淋降温至5℃,第三段通过低温氯化钙溶液喷淋冷却至-20℃,第一段喷淋循环液通过冷却水冷却,第二段喷淋循环液通过冷水机组冷却;第三段喷淋循环液(氯化钙溶液)通过低温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移动床一体化吸附脱硫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含S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移动床一体化吸附脱硫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含SO2和NOx烟气输入管道、烟气引风机(1)、烟气余热回收器(2)、烟气冷却系统(3)、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冷量回收器(6)及解吸塔(5);
含SO2和NOx烟气输入管道经烟气引风机(1)与烟气余热回收器(2)的入口相连通,烟气余热回收器(2)的出口与烟气冷却系统(3)的入口相连通,烟气冷却系统(3)的出口与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的烟气入口相连通,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底部的多孔吸附剂出口与解吸塔(5)的入口相连通,解吸塔(5)的多孔吸附剂出口与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顶部的多孔吸附剂入口相连通,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的气体出口与冷量回收器(6)的入口相连通;
烟气冷却系统(3)采用三段式喷淋冷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移动床一体化吸附脱硫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解吸塔(5)的多孔吸附剂出口经链斗提升装置与低温移动床吸附塔(4)顶部的多孔吸附剂入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移动床一体化吸附脱硫脱硝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世清郜时旺王绍民蒋敏华肖平黄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