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梁条辅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71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6
一种鼻梁条辅助机构,包括刀架底座、鼻梁条引导块、送筋辊、切割轮、外侧引导片、锥形鼻梁条导向管、内侧引导片、固定条、无纺布压板、L型固定片、固定块和基座;能够通过无纺布压板,压住输入的三层无纺布,压住口罩折痕;通过对内侧引导片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保证保持三层无纺布呈水平或弧形状态,便于传输且不起褶皱,另一方面,在传输过程中不容易跑偏,即能够实现不起褶皱,不容易卡布,实现无卡顿传输,且不跑偏,通过超声工艺后在鼻梁处形成平整、无褶皱的压痕,保证了生产质量,且固定片设置为距离可调,针对不同宽度的褶皱进行现场调整,增大了调试适用性,具有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梁条辅助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口罩生产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鼻梁条辅助机构
技术介绍
口罩,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在2019年底至2020年初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肆虐全球,至2020年3月底,全球累计确诊数量达到80万,这也加剧了口罩的使用量,由于常规口罩机调试时间较长,在短时间内很难将口罩机调试好,导致全球口罩产能不足。由于针对口罩生产的技术研发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所以在这次疫情爆发以来,在面临需求量突然急剧增大的情况下,口罩产能严重不足,网络上更爆出调试口罩机的专业人工师傅调试费达到8万元/台,其主要调试对象是鼻梁条,也是调试最难的地方,因为鼻梁条是整个口罩生产中最关键部分,如何输送鼻梁线,如何合理切断鼻梁条,如何保证无妨布、熔喷布处于生产线的中间位置,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三层布料不跑偏,且能够稳定的包裹住鼻梁条并进行超声焊接,本领域技术人员是难以确定的,且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是否过关,是值得商榷的,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技术人员数量储备不够,二是部分技术人员经验不足导致的,无法将鼻梁条调试到合适生产的程度。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在短时间内提升调试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而经过检索相关现有技术,如公开号分别为:CN203255781U、CN20699761U、CN206518160U、CN204908041U,其分别涉及鼻梁条输送装置、自动剪切装置、专用切断装置、长度调节装置,即对鼻梁条的输送、切割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均没有解决鼻梁条在输送的同时保证两层无纺布、一层熔喷布处于生产设备的最中间位置,且在灌鼻梁条过程中,无妨布不起褶皱,熔喷布不跑偏,经过超声处理的无纺布无明显褶皱,口罩上下两侧封边均匀,生产质量较佳,鼻梁条无堵死现象,基于这样的原因,本申请主要解决该技术问题,以提高技术人员的调试能力,节约时间,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在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申请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梁条辅助机构,在首先保证稳定输送鼻梁条的前提下,同时保证无纺布、熔喷布处于输送中间位置,且在无纺布输送的过程中,无明显褶皱,经过焊接后的鼻梁条所在位置无明显褶皱,口罩上下两侧封边均匀,同时能够保证无纺布不跑布,走偏现象,明显提升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鼻梁条辅助机构,包括刀架底座、鼻梁条引导块、送筋辊、切割轮、外侧引导片、锥形鼻梁条导向管、内侧引导片、固定条、无纺布压板、L型固定片、固定块和基座;无纺布压板位于长方形固定板上方,且位于该长方形固定板外侧;在无纺布压板的内侧上表面设置有刀架底座,刀架底座的右端与无纺布压板的右端紧贴,刀架底座通过螺杆与基座连接,无纺布压板通过一侧螺杆与刀架底座的右端连接,保证无纺布压板与长方形固定板具有一定间隙;刀架底座的前端具有斜面;在刀架底座上表面中部设置鼻梁条引导块;在鼻梁条引导块上侧设置两个送筋辊和切割轮,切割轮位于两个送筋辊的左侧;送筋辊和切割轮均与一侧的基座连接,由电机带动实现转动;在刀架底座的前段斜面中部处固定设置锥形鼻梁条导向管;鼻梁条导向管锥形左侧前端部分直径较右侧后端直径小;在鼻梁条导向管锥形左侧前端口处固定设置内侧引导片;内侧引导片与鼻梁条导向管锥形左侧前端口保持一定纵向距离;在无纺布压板的外侧左端位置处设置外侧引导片;在无纺布压板的外侧设置L型固定片;固定块将L型固定片固定在长方形固定板上;在刀架底座的右侧与基座之间设置固定条,且固定条距离可调。进一步,所述锥形鼻梁条导向管呈锥形,包括锥形管和固定片,且锥形管前端开口,开口处直径在3.5~4mm之间。进一步,所述内侧引导片与鼻梁条导向管锥形左侧前端口保持纵向距离为3~5mm左右。进一步,所述内侧引导片由引导片一、引导片二和固定片组成,引导片一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夹角,与固定片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在110~130°之间。更进一步而言,所述引导片一的上端一侧呈水平状态,上端和下端弯曲呈弧形,引导片一的上端与固定片平行,引导片二呈竖直状态,引导片一和引导片二在纵向截面上具有一定夹角。更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条,设置在刀架底座右侧与基座之间,通过螺纹固定于基座上,固定条两侧支架部分开有距离可调的孔,根据刀架底座与基座的距离进行调整。通过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鼻梁条辅助机构,具有如下优点:能够通过无纺布压板,压住输入的无纺布、熔喷布,压住口罩中部折痕;无纺布压板与长方形固定板具有一定间隙,防止无纺布被压死而不能运动;锥形鼻梁条导向管能够保证鼻梁条稳定输入及输出,且后端能够容纳较多的鼻梁条,防止意外情况发生;通过对内侧引导片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保证保持三层无纺布和熔喷布的边缘呈水平或弧形状态,便于传输且不起褶皱,另一方面,在传输过程中不容易跑偏,即能够实现不起褶皱,不容易卡布,实现无卡顿传输,且不跑偏,在运动过程中无需时刻关注无纺布和熔喷布的运动方式,通过超声工艺后在鼻梁处形成平整、无褶皱的压痕,保证了生产质量,且固定片设置为距离可调,针对不同宽度的褶皱进行现场调整,增大了调试适用性,提高了调试的成功率;生产出的口罩质量较佳,提升合格率。为目前新形势下提高企业产能,增加效能具有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维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锥形鼻梁条导向管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侧引导片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固定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鼻梁条辅助机构进行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鼻梁条辅助机构,包括刀架底座1、鼻梁条引导块2、送筋辊3、切割轮4、外侧引导片5、锥形鼻梁条导向管6、内侧引导片7、固定条8、无纺布压板9、L型固定片10、固定块11和基座12;无纺布压板9位于长方形固定板上方,且位于该长方形固定板外侧,用于压住输入的三层无纺布,压住口罩折痕,便于无纺布的输入;在无纺布压板9的右内侧上表面设置有刀架底座1,刀架底座1的右端与无纺布压板9的右端紧贴,刀架底座1通过螺杆与基座连接,无纺布压板9通过一侧螺杆与刀架底座1的右端连接,保证无纺布压板9与长方形固定板具有一定间隙,防止无纺布被压死,无法传输导致无纺布被拉断;刀架底座1的前端具有斜面,刀架底座1用于承载当切割轮4上的刀片切割鼻梁条时受力,以切断鼻梁条;在刀架底座1上表面中部设置鼻梁条引导块2,用于将鼻梁条导入锥形鼻梁条导向管6中,并在输送过程中控制鼻梁条的运动轨道,防止跑偏;在鼻梁条引导块2上侧设置两个送筋辊3和切割轮4,切割轮位于两个送筋辊3的左侧,送筋辊3和切割轮4均与其一侧的基座12,基座12上的轴和轴承等部件连接,由电机带动实现转动,送筋辊3和切割轮4的连接这部分机械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刀架底座1的前段斜面中部处固定设置锥形鼻梁条导向管6,用于引导鼻梁条进入无纺布,鼻梁条导向管6锥形左侧前端部分直径较右侧后端直径小;在鼻梁条导向管6锥形左侧前端口处固定设置内侧引导片7,内侧引导片7用于将三层无纺布的内侧边缘保持竖直或水平状态并进行引导,防止褶皱发生,内侧引导片7与鼻梁条导向管6锥形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梁条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架底座、鼻梁条引导块、送筋辊、切割轮、外侧引导片、锥形鼻梁条导向管、内侧引导片、固定条、无纺布压板、L型固定片、固定块和基座;无纺布压板位于长方形固定板上方,且位于该长方形固定板外侧;在无纺布压板的内侧上表面设置有刀架底座,刀架底座的右端与无纺布压板的右端紧贴,刀架底座通过螺杆与基座连接,无纺布压板通过一侧螺杆与刀架底座的右端连接,保证无纺布压板与长方形固定板具有一定间隙;刀架底座的前端具有斜面;在刀架底座上表面中部设置鼻梁条引导块;在鼻梁条引导块上侧设置两个送筋辊和切割轮,切割轮位于两个送筋辊的左侧;送筋辊和切割轮均与一侧的基座连接,由电机带动实现转动;在刀架底座的前段斜面中部处固定设置锥形鼻梁条导向管;鼻梁条导向管锥形左侧前端部分直径较右侧后端直径小;在鼻梁条导向管锥形左侧前端口处固定设置内侧引导片;内侧引导片与鼻梁条导向管锥形左侧前端口保持一定纵向距离;在无纺布压板的外侧左端位置处设置外侧引导片;在无纺布压板的外侧设置L型固定片;固定块将L型固定片固定在长方形固定板上;在刀架底座的右侧与基座之间设置固定条,且固定条距离可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梁条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架底座、鼻梁条引导块、送筋辊、切割轮、外侧引导片、锥形鼻梁条导向管、内侧引导片、固定条、无纺布压板、L型固定片、固定块和基座;无纺布压板位于长方形固定板上方,且位于该长方形固定板外侧;在无纺布压板的内侧上表面设置有刀架底座,刀架底座的右端与无纺布压板的右端紧贴,刀架底座通过螺杆与基座连接,无纺布压板通过一侧螺杆与刀架底座的右端连接,保证无纺布压板与长方形固定板具有一定间隙;刀架底座的前端具有斜面;在刀架底座上表面中部设置鼻梁条引导块;在鼻梁条引导块上侧设置两个送筋辊和切割轮,切割轮位于两个送筋辊的左侧;送筋辊和切割轮均与一侧的基座连接,由电机带动实现转动;在刀架底座的前段斜面中部处固定设置锥形鼻梁条导向管;鼻梁条导向管锥形左侧前端部分直径较右侧后端直径小;在鼻梁条导向管锥形左侧前端口处固定设置内侧引导片;内侧引导片与鼻梁条导向管锥形左侧前端口保持一定纵向距离;在无纺布压板的外侧左端位置处设置外侧引导片;在无纺布压板的外侧设置L型固定片;固定块将L型固定片固定在长方形固定板上;在刀架底座的右侧与基座之间设置固定条,且固定条距离可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茂林熊高强郭兰芳陈益丁建陈园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乐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