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71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过滤芯,包括过滤网及固液分离器,过滤网裹设于固液分离器;固液分离器包括分离盘体,过滤网裹设于分离盘体,且分离盘体与过滤网之间存在间距;其中,废水中的液体通过过滤网排出,固体则通过分离盘体与过滤网之间的间距排出。通过分离盘体能有效将废水中的液体与固体进行分离,同时,分离后的液体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及排水,使得废水中的固体被阻挡在过滤网外,废水中的固体在冲刷过程中从分离盘体与过滤网之间的间距排出,有效防止固体堵塞过滤网的现象,减少了更换过滤网的次数,进而降低人工成本,同时,还能避免因过滤网堵塞停工处理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芯
本技术涉及过滤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过滤芯。
技术介绍
常见的废水中往往掺杂了有固体,有的废水是可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的,但是需要将废水中的固体先进行过滤分离,常用的过滤办法是采用过滤网进行过滤,但是,存在的问题是过滤网容易被分离出来的固体堵塞,进而导致过滤网无法进行正常的过滤,需要人工经常更换过滤网,既耗费大量人力,而且还需要停工处理,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过滤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过滤芯,包括过滤网及固液分离器,过滤网裹设于固液分离器;固液分离器包括分离盘体,过滤网裹设于分离盘体,且分离盘体与过滤网之间存在间距;其中,废水中的液体通过过滤网排出,固体则通过分离盘体与过滤网之间的间距排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过滤网包括内层,内层裹设于分离盘体。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过滤网还包括中层,中层裹设于内层。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过滤网还包括外层,外层裹设于中层。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过滤网还包括支撑层,支撑层裹设于外层。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过滤网的纵截面呈梯形。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分离盘体的数量为五个。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固液分离器还包括分离连接件,分离连接件依序贯穿五个分离盘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分离盘体能有效将废水中的液体与固体进行分离,同时,分离后的液体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及排水,使得废水中的固体被阻挡在过滤网外,废水中的固体在冲刷过程中从分离盘体与过滤网之间的间距排出,有效防止固体堵塞过滤网的现象,减少了更换过滤网的次数,进而降低人工成本,同时,还能避免因过滤网堵塞停工处理的情况。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中过滤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中过滤芯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过滤网;11-内层;12-中层;13-外层;14-支撑层;2-固液分离器;21-分离盘体;22-分离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及图2所示,图1为实施例中过滤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中过滤芯的剖视图。本技术的过滤芯包括过滤网1及固液分离器2,过滤网1裹设于固液分离器2。固液分离器2包括分离盘体21,过滤网1裹设于分离盘体21,并且,分离盘体21与过滤网1之间存在间隙。其中,废水通过固液分离器2后,液体由过滤网1排出,固体沿着分离盘体21与过滤网1之间的间距排出。过滤网1包括内层11,内层11裹设于固液分离器2,内层11与分离盘体21之间设有间距。具体的,内层11采用的材质为不锈钢,本实施例中,内层11采用的材质为316不锈钢,防止废水在排入过程中对内层11造成损坏,同时,还能防止废水对内层11的腐蚀;内层11与固液分离器2之间的间距为1cm,便于废水中的固体分离后排出;内层11设有150-3200目的通孔,内层11的厚度为0.03-0.6mm,本实施例中内层211的目数为3200目,内层211的厚度为0.03mm,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废水中固体的大小及水压冲击强度进行目数与厚度的调整。过滤网1还包括中层12,中层12裹设于内层11。优选地,中层12采用的材料为不锈钢,具体应用时,中层12为编织网;中层12设有2目的通孔,中层12的钢径为1mm,通过中层12的设置,有利于将废水进行再一步过滤,需要注意的是,内层11的目数并不局限于2目,内层11的厚度也并不局限于1mm,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废水中固体的大小及水压冲击强度进行目数与厚度的调整。过滤网1还包括外层13,外层13裹设于中层12。优选地,外层13采用的材料为不锈钢,具体应用时,外层13为冲孔板;外层13设有2目的通孔,外层13的厚度为0.8mm,通过外层13的设置,对内层11及中层12起到支撑用作,防止使用过程中,内层11与中层12由于废水排入所产生的冲力发生褶皱,进而影响废水的过滤效果。过滤网1还包括支撑层14,支撑层14裹设于外层13。优选地,支撑层14采用的材料为不锈钢,本实施例中,支撑层14为多根呈L字型钢条组成,支撑层14的厚度为2.5mm,通过支撑层14的设置,对内层11、中层12及外层13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使得内层11、中层12及外层13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褶皱和破裂,增加了整体的使用寿命,并减低了投入成本。具体的,过滤网1的纵截面呈梯形,便于使用时的组装,而且能提升过滤网1的过滤效果以及过滤的速度。具体应用时,分离盘体21的数量为五个,五个分离盘体21与过滤网1相适配,即五个分离盘体21的结构依序逐渐减小,靠近废水排入端的分离盘体21结构最大,靠近废水排出端的分离盘体21结构最小。通过设置五个分离盘体21,能有效加快过滤网1对废水的过滤速度,进而防止堵塞的现象,而且还能提高过滤效率。优选地,分离盘体21的结构为中部高,边缘低,便于将分离盘体21上的固体往废水排出端排出,同时,还有利于液体向内层11流动。优选地,靠近废水排入端的分离盘体21设有多个分流孔(图中未标识),多个分流孔沿分离盘体21边缘设置。当废水排入后,部分的废水通过分流孔排向下一个分离盘体21,对快速排入的废水起到分流及泄压作用,防止废水因无法及时排出而停滞,并导致废水无法持续输送。优选地,固液分离器2还包括分离连接件22,分离盘体21设置于分离连接件22。具体的,五个分离盘体21依序被分离连接件22贯穿。优选地,分离连接件22为螺杆,便于安装分离盘体21。具体应用时,分离盘体21可以通过螺母固定于分离连接件22上,此外,分离盘体21还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分离连接杆上。过滤芯使用时,废水由排入端进水,废水与分离盘体21接触,分离盘体21上的废水朝周围流动,废水中的液体穿过内层11,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网(1)及固液分离器(2),所述过滤网(1)裹设于所述固液分离器(2);所述固液分离器(2)包括分离盘体(21),所述过滤网(1)裹设于所述分离盘体(21),且所述分离盘体(21)与所述过滤网(1)之间存在间距;其中,废水中的液体通过所述过滤网(1)排出,固体则通过所述分离盘体(21)与所述过滤网(1)之间的间距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网(1)及固液分离器(2),所述过滤网(1)裹设于所述固液分离器(2);所述固液分离器(2)包括分离盘体(21),所述过滤网(1)裹设于所述分离盘体(21),且所述分离盘体(21)与所述过滤网(1)之间存在间距;其中,废水中的液体通过所述过滤网(1)排出,固体则通过所述分离盘体(21)与所述过滤网(1)之间的间距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包括内层(11),所述内层(11)裹设于所述分离盘体(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还包括中层(12),所述中层(12)裹设于所述内层(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