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70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包括渣液混合箱,所述渣液混合箱内部插接有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一侧设有固液分离箱,所述固液分离箱的进料口位置通过一号电机传动连接粉碎刀头,所述固液分离箱内部中间位置对称焊接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所述固液分离箱内部插接有推料装置,且固液分离箱侧壁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固液分离箱一侧设有残渣箱,所述固液分离箱底端插接有排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渣液混合箱与固液分离箱安装自动上料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分别包括骨架、导向辊、皮带、挂板和二号电机,自动上料,省时省力,固液分离箱内部的粉碎刀头和推料装置具有粉碎和推料的功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餐余垃圾处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餐厨垃圾,包括家庭日常、餐饮、企事业单位食堂、酒店会所等场所产生的食物残渣,包括:剩菜剩饭、菜梗菜叶、动物骨骼内脏、茶叶渣、水果残余、果壳果皮、盆景等植物的残枝落叶、废弃食用油、西式糕点等。含有大量有机物、纤维、水分、油脂等,易腐败、发臭,不及时处理会污染周围环境、空气。在对餐余垃圾处理处理的时候,会使用渣液分离装置实现固液分离,方便进一步处理。但是,现有的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人工向料箱内部加料,操作麻烦,费时费力。2、现有的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功能单一,不具备粉碎和推料的功能,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人工向料箱内部加料,操作麻烦,费时费力,现有的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功能单一,不具备粉碎和推料的功能,使用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包括渣液混合箱,所述渣液混合箱内部插接有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一侧设有固液分离箱,所述固液分离箱的进料口位置通过一号电机传动连接粉碎刀头,所述固液分离箱内部中间位置对称焊接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所述固液分离箱内部插接有推料装置,且固液分离箱侧壁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固液分离箱一侧设有残渣箱,所述固液分离箱底端插接有排液管。优选的,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分别包括骨架、导向辊、皮带、挂板和二号电机,自动上料装置安装在渣液混合箱和固液分离箱之间,方便自动上料。优选的,所述导向辊转动连接在骨架两端,所述二号电机的传动输出端与导向辊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转动连接在骨架和导向辊外部,所述挂板固定连接在皮带表面,二号电机驱动导向辊转动,皮带沿着导向辊转动,皮带配合挂板对餐余垃圾自动上料。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板表面开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为数组且均布在过滤网板表面,对废液和废渣进行过滤,实现固液分离。优选的,所述推料装置分别包括三号电机和绞龙,所述三号电机的传动输出端与绞龙传动连接,所述绞龙转动连接在弧形挡板内部,通过推料装置的三号电机驱动绞龙,把过滤网板表面的残渣推向出料口。优选的,所述出料口一侧焊接有下料板,且下料板呈倾斜设置,通过出料口排出的废渣,沿着下料板自动滑落,进入残渣箱内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渣液混合箱内部插接有自动上料装置,自动上料装置一侧设有固液分离箱,自动上料装置分别包括骨架、导向辊、皮带、挂板和二号电机,导向辊转动连接在骨架两端,二号电机的传动输出端与导向辊传动连接,皮带转动连接在骨架和导向辊外部,挂板固定连接在皮带表面,通过启动二号电机,二号电机驱动皮带和挂板把渣液混合箱内部的渣液运送至固液分离箱内部,实现了自动上料,操作简单,省时省力。(2)本技术通过固液分离箱的进料口位置通过一号电机传动连接粉碎刀头,固液分离箱内部中间位置对称焊接有弧形挡板,弧形挡板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过滤网板表面开设有过滤孔,过滤孔为数组且均布在过滤网板表面,固液分离箱内部插接有推料装置,推料装置分别包括三号电机和绞龙,三号电机的传动输出端与绞龙传动连接,绞龙转动连接在弧形挡板内部,固液分离箱侧壁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一侧焊接有下料板,且下料板呈倾斜设置,固液分离箱一侧设有残渣箱,固液分离箱底端插接有排液管,通过自动上料装置把物料加入固液分离箱内部,启动一号电机带动粉碎刀头,对餐余垃圾进行粉碎处理,被粉碎的残渣掉落在弧形挡板内部,启动三号电机,绞龙推动残渣向出料口一侧移动,通过下料板进入残渣箱,废液通过过滤网板的过滤孔往下流,通过排液管排放,具有粉碎和推料的功能,实现了固液分离,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固液分离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自动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弧形挡板和过滤网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渣液混合箱;2、自动上料装置;201、骨架;202、导向辊;203、皮带;204、挂板;205、二号电机;3、固液分离箱;301、排液管;4、一号电机;401、粉碎刀头;5、弧形挡板;6、推料装置;601、三号电机;602、绞龙;7、过滤网板;701、过滤孔;8、下料板;801、出料口;9、残渣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包括渣液混合箱1,所述渣液混合箱1内部插接有自动上料装置2,所述自动上料装置2一侧设有固液分离箱3,所述固液分离箱3的进料口位置通过一号电机4传动连接粉碎刀头401,所述固液分离箱3内部中间位置对称焊接有弧形挡板5,所述弧形挡板5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7,所述固液分离箱3内部插接有推料装置6,且固液分离箱3侧壁开设有出料口801,所述固液分离箱3一侧设有残渣箱9,所述固液分离箱3底端插接有排液管301,渣液混合箱1与固液分离箱3安装自动上料装置2,自动上料装置2分别包括骨架201、导向辊202、皮带203、挂板204和二号电机205,自动上料,省时省力,固液分离箱3内部的粉碎刀头401和推料装置6具有粉碎和推料的功能,使用效果好。优选的,所述自动上料装置2分别包括骨架201、导向辊202、皮带203、挂板204和二号电机205,通过自动上料装置2把渣液混合箱1内部的餐余垃圾输送至固液分离箱3内部。优选的,所述导向辊202转动连接在骨架201两端,所述二号电机205的传动输出端与导向辊202传动连接,所述皮带203转动连接在骨架201和导向辊202外部,所述挂板204固定连接在皮带203表面,二号电机205驱动导向辊202转动,皮带203沿着导向辊202转动,皮带203配合挂板204对餐余垃圾自动上料。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板7表面开设有过滤孔701,所述过滤孔701为数组且均布在过滤网板7表面,过滤网板7对残渣和废液进行固液分离。优选的,所述推料装置6分别包括三号电机601和绞龙602,所述三号电机601的传动输出端与绞龙602传动连接,所述绞龙602转动连接在弧形挡板5内部,推料装置6的三号电机601通过绞龙602把弧形挡板5之间的物料推向出料口801。优选的,所述出料口801一侧焊接有下料板8,且下料板8呈倾斜设置,废渣沿着下料板8进入残渣箱9,实现了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包括渣液混合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液混合箱(1)内部插接有自动上料装置(2),所述自动上料装置(2)一侧设有固液分离箱(3),所述固液分离箱(3)的进料口位置通过一号电机(4)传动连接粉碎刀头(401),所述固液分离箱(3)内部中间位置对称焊接有弧形挡板(5),所述弧形挡板(5)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7),所述固液分离箱(3)内部插接有推料装置(6),且固液分离箱(3)侧壁开设有出料口(801),所述固液分离箱(3)一侧设有残渣箱(9),所述固液分离箱(3)底端插接有排液管(3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包括渣液混合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液混合箱(1)内部插接有自动上料装置(2),所述自动上料装置(2)一侧设有固液分离箱(3),所述固液分离箱(3)的进料口位置通过一号电机(4)传动连接粉碎刀头(401),所述固液分离箱(3)内部中间位置对称焊接有弧形挡板(5),所述弧形挡板(5)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7),所述固液分离箱(3)内部插接有推料装置(6),且固液分离箱(3)侧壁开设有出料口(801),所述固液分离箱(3)一侧设有残渣箱(9),所述固液分离箱(3)底端插接有排液管(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2)分别包括骨架(201)、导向辊(202)、皮带(203)、挂板(204)和二号电机(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余垃圾处理用渣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绿锦一方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