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尘主动送风式防尘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62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滤尘主动送风式防尘面罩,防护效果好,自然平衡,不易疲劳,电池组和离心风机均设置在便携式箱体内,电池组用于为离心风机供电,过滤模块设置在便携式箱体侧板的进气口上,过滤模块用于过滤离心风机从外部吸入的空气,便携式箱体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与离心风机出风口之间的便携式箱体内设置有风道,便携式箱体的出气口上连接有送风管道,送风管道的一端连接便携式箱体的出气口,送风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Y型三通管的下端,Y型三通管的上端均连接有送风软管,两个送风软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在Y型三通管的上端,两个送风软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面部防护罩的两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尘主动送风式防尘面罩
本技术一种滤尘主动送风式防尘面罩,属于防尘面罩

技术介绍
目前工矿井下及其它粉尘作业场所的个体防护,多数通过口罩进行防护,防护效果差,也有部分通过主动送风防护,但是没有解决佩戴者的语言交流问题,而且佩戴时单管送风,佩戴不平衡,易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滤尘主动送风式防尘面罩,防护效果好,自然平衡,不易疲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滤尘主动送风式防尘面罩,包括电池组、离心风机、过滤模块、送风管道、面部防护罩和便携式箱体,所述电池组和离心风机均设置在便携式箱体内,所述电池组用于为离心风机供电,所述过滤模块设置在便携式箱体侧板的进气口上,所述过滤模块用于过滤离心风机从外部吸入的空气,所述便携式箱体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离心风机出风口之间的便携式箱体内设置有风道,所述便携式箱体的出气口上连接有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的一端连接便携式箱体的出气口,所述送风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Y型三通管的下端,所述Y型三通管的上端均连接有送风软管,两个所述送风软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在Y型三通管的上端,两个所述送风软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面部防护罩的两端;所述面部防护罩的结构为: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为能覆盖口、鼻和下颌部的密合型半面罩结构,所述面罩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呼气口,所述呼气口呈圆形结构,且所述呼气口的内侧设置有承口,所述承口上匹配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承口上环形设置有多个凸型卡槽,所述凸型卡槽上匹配的卡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呈网状结构,所述卡板用于将过滤网压紧在呼气口的承口上,所述面罩本体呼气口的两侧均设置有导风槽,所述导风槽与面罩本体一体成型,两个所述导风槽延伸到面罩本体的两端后呈管状结构并与两个送风软管对应连通。所述便携式箱体包括前壳、隔板和后壳,所述隔板设置在前壳和后壳之间,将便携式箱体分隔呈两个腔室,且所述隔板和后壳之间的腔室为密封腔室,作为便携式箱体的风道,并与便携式箱体上侧设置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离心风机贯穿隔板设置,且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位于前壳和隔板之间的腔室内,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位于隔板和后壳之间的腔室内,所述前壳的前侧为网状凹槽结构,所述过滤模块匹配卡在该网状凹槽结构内,所述电池组固定设置在前壳的内侧底部。所述过滤模块为海帕结构。所述前壳的顶部设置有设置有充电口和开关,所述充电口用于给电池组充电,所述开关用于控制离心风机的启停。所述面罩本体为透明塑料材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防尘面罩属能覆盖口、鼻和下颌部的密合型半面罩。其中的防尘面罩模块由透明的PC面部护罩、进风管道和口鼻部防尘出风口组成。由耳垂下管道进风,风流直接送至口鼻处。采用2毫米厚高透明PC阻燃材料作为面罩壳体,该面罩口、鼻处设置有滤尘双向风口,便于员工语言交流和废气排出,风口滤料可以随时更换。风围与面部间采用肌肤友好的PU发泡或食品级硅胶材料进行适当密封,此密封件可拆卸,方便清洗或更换。面罩与使用者面部由头带固定。本技术主动送风口罩用于工矿井下及其它粉尘作业场所的个体防护,能为作业人员提供洁净空气,有效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避免尘肺病的发生。另外本技术两个送风软管的设计使得面罩本体两侧等自然平衡,减轻了佩戴者的负荷,长时间佩戴不疲劳,而且在面罩本体上设置的呼气口不仅能顺利呼气,而且不影响佩戴者彼此之间的语言交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中面部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亦即面部防护罩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面部防护罩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面部防护罩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中便携式箱体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便携式箱体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中便携式箱体的俯视图。图中:1为电池组、2为离心风机、3为过滤模块、4为送风管道、5为面部防护罩、51为面罩本体、52为呼气口、53为过滤网、54为卡板、55为导风槽、6为便携式箱体、61为前壳、62为隔板、63为后壳、64为充电口、65为开关、7为Y型三通管、8为送风软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8所示,本技术滤尘主动送风式防尘面罩,包括电池组1、离心风机2、过滤模块3、送风管道4、面部防护罩5和便携式箱体6,所述电池组1和离心风机2均设置在便携式箱体6内,所述电池组1用于为离心风机2供电,所述过滤模块3设置在便携式箱体6侧板的进气口上,所述过滤模块3用于过滤离心风机2从外部吸入的空气,所述便携式箱体6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离心风机2出风口之间的便携式箱体6内设置有风道,所述便携式箱体6的出气口上连接有送风管道4,所述送风管道4的一端连接便携式箱体6的出气口,所述送风管道4的另一端连接在Y型三通管7的下端,所述Y型三通管7的上端均连接有送风软管8,两个所述送风软管8的一端分别连接在Y型三通管7的上端,两个所述送风软管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面部防护罩5的两端;所述便携式箱体6可以固定在腰带上,也可以背到后背上。所述面部防护罩5的结构为:包括面罩本体51,所述面罩本体51为能覆盖口、鼻和下颌部的密合型半面罩结构,所述面罩本体51的中部设置有呼气口52,所述呼气口52呈圆形结构,且所述呼气口52的内侧设置有承口,所述承口上匹配的设置有过滤网53,所述承口上环形设置有多个凸型卡槽,所述凸型卡槽上匹配的卡接有卡板54,所述卡板54呈网状结构,所述卡板54用于将过滤网53压紧在呼气口52的承口上,所述面罩本体51呼气口的两侧均设置有导风槽55,所述导风槽55与面罩本体51一体成型,两个所述导风槽55延伸到面罩本体51的两端后呈管状结构并与两个送风软管8对应连通。所述便携式箱体6包括前壳61、隔板62和后壳63,所述隔板62设置在前壳61和后壳63之间,将便携式箱体6分隔呈两个腔室,且所述隔板62和后壳63之间的腔室为密封腔室,作为便携式箱体6的风道,并与便携式箱体6上侧设置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离心风机2贯穿隔板62设置,且所述离心风机2的进风口位于前壳61和隔板62之间的腔室内,所述离心风机2的出风口位于隔板62和后壳63之间的腔室内,所述前壳61的前侧为网状凹槽结构,所述过滤模块3匹配卡在该网状凹槽结构内,所述电池组1固定设置在前壳61的内侧底部。所述过滤模块3为海帕结构。所述前壳61的顶部设置有设置有充电口64和开关65,所述充电口64用于给电池组1充电,所述开关65用于控制离心风机2的启停。所述面罩本体51为透明塑料材质。本技术滤尘主动送风式防尘口罩是由磷酸亚铁锂电池组、离心风机、过滤模块、送风管道和面部防护等部件组成。其中动力模块由4节3.2V磷酸亚铁锂锂离子电池串接提供动力。额定输出电压:DC12.8V,电机由直流无刷电机和离心风轮组成。过滤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滤尘主动送风式防尘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1)、离心风机(2)、过滤模块(3)、送风管道(4)、面部防护罩(5)和便携式箱体(6),所述电池组(1)和离心风机(2)均设置在便携式箱体(6)内,所述电池组(1)用于为离心风机(2)供电,所述过滤模块(3)设置在便携式箱体(6)侧板的进气口上,所述过滤模块(3)用于过滤离心风机(2)从外部吸入的空气,所述便携式箱体(6)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离心风机(2)出风口之间的便携式箱体(6)内设置有风道,所述便携式箱体(6)的出气口上连接有送风管道(4),所述送风管道(4)的一端连接便携式箱体(6)的出气口,所述送风管道(4)的另一端连接在Y型三通管(7)的下端,所述Y型三通管(7)的上端均连接有送风软管(8),两个所述送风软管(8)的一端分别连接在Y型三通管(7)的上端,两个所述送风软管(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面部防护罩(5)的两端;/n所述面部防护罩(5)的结构为:包括面罩本体(51),所述面罩本体(51)为能覆盖口、鼻和下颌部的密合型半面罩结构,所述面罩本体(51)的中部设置有呼气口(52),所述呼气口(52)呈圆形结构,且所述呼气口(52)的内侧设置有承口,所述承口上匹配的设置有过滤网(53),所述承口上环形设置有多个凸型卡槽,所述凸型卡槽上匹配的卡接有卡板(54),所述卡板(54)呈网状结构,所述卡板(54)用于将过滤网(53)压紧在呼气口(52)的承口上,所述面罩本体(51)呼气口的两侧均设置有导风槽(55),所述导风槽(55)与面罩本体(51)一体成型,两个所述导风槽(55)延伸到面罩本体(51)的两端后呈管状结构并与两个送风软管(8)对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滤尘主动送风式防尘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1)、离心风机(2)、过滤模块(3)、送风管道(4)、面部防护罩(5)和便携式箱体(6),所述电池组(1)和离心风机(2)均设置在便携式箱体(6)内,所述电池组(1)用于为离心风机(2)供电,所述过滤模块(3)设置在便携式箱体(6)侧板的进气口上,所述过滤模块(3)用于过滤离心风机(2)从外部吸入的空气,所述便携式箱体(6)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离心风机(2)出风口之间的便携式箱体(6)内设置有风道,所述便携式箱体(6)的出气口上连接有送风管道(4),所述送风管道(4)的一端连接便携式箱体(6)的出气口,所述送风管道(4)的另一端连接在Y型三通管(7)的下端,所述Y型三通管(7)的上端均连接有送风软管(8),两个所述送风软管(8)的一端分别连接在Y型三通管(7)的上端,两个所述送风软管(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面部防护罩(5)的两端;
所述面部防护罩(5)的结构为:包括面罩本体(51),所述面罩本体(51)为能覆盖口、鼻和下颌部的密合型半面罩结构,所述面罩本体(51)的中部设置有呼气口(52),所述呼气口(52)呈圆形结构,且所述呼气口(52)的内侧设置有承口,所述承口上匹配的设置有过滤网(53),所述承口上环形设置有多个凸型卡槽,所述凸型卡槽上匹配的卡接有卡板(54),所述卡板(54)呈网状结构,所述卡板(54)用于将过滤网(53)压紧在呼气口(52)的承口上,所述面罩本体(51)呼气口的两侧均设置有导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晋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新富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