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管导管的套囊的压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584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管导管的套囊的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套体、调节块、弹簧和密封片,所述的套体设置于气囊表面,在套体内部依次连接有调节块、弹簧和密封片,所述套体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调节块,所述的调节块伸出套体,所述套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密封片利用弹簧的压力密封通孔,通过转动调节块来设置弹簧的压力,当气囊对密封片产生的压力大于弹簧的压力时,密封片就被打开,能够有效控制套囊内部压力,实现过压保护用,此外可以通过调整弹簧的长短来调节套囊的压力,能够提前设定某一压力安全有效值,使得套囊压力稳定在压力安全且有效值附近,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管导管的套囊的压力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管导管的套囊的压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气管导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适用于临床中建立患者的人工气道,气管导管的套囊的充气作用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由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压力过小,不能有效封闭气道,影响通气效果,而气管导管的套囊压力过高,气管导管的套囊压迫气管壁,易引发手术后内壁充血、水肿,严重并发症病人可导致呼吸困难、停止,死亡,因此气管导管的套囊压力的有效控制十分的重要,目前由于缺少合适的压力控制器件,医生只能凭借经验来操作气管导管,但是长期使用很难避免操作失误,这给手术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因此,急需研发一种简单快捷、能够有效调节和控制气管导管的套囊的压力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气管导管的套囊的压力控制装置,其操作简便、快速、能够有效调节和控制压力,实现过压保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气管导管的套囊的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套体、调节块、弹簧和密封片,所述的套体设置于储气囊表面,在套体内部依次连接有调节块、弹簧和密封片,所述套体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调节块,所述的调节块伸出套体,所述套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密封片利用弹簧的压力密封通孔,通过转动调节块来设置弹簧的压力,当套囊对密封片产生的压力大于弹簧的压力时,密封片就被打开。优选地,所述的调节块为中空设计,当所述套囊内部的压力过大时,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的中空设计通道流向外部。优选地,所述的套体上还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道,所述气道与所述套体不连通。优选地,所述气道上设有单向阀,当套囊需要充气时,为了让气体可以从外部进入套囊内部,所述单向阀设置为充气单向阀;当套囊需要放气时,为了让气体从套囊内部流向外部,所述单向阀设置为放气单向阀。优选地,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刻度,通过调节块伸出套体时,套体的边缘进行气囊的压力的读取,由于气囊的压力与气管导管的套囊的压力相同,所述的套体设置于气囊表面,调节块上的每个长度上的刻度对应一个压力值,这样就可以通过转动调节块调整弹簧的长短来调节套囊的压力,从调节块上的刻度可以读取和设定某一压力安全有效值。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的压力控制装置通过调整弹簧的长短来调节套囊的压力,能够提前设定某一压力安全有效值;同时当套囊内部的压力大于压力安全有效值时,密封片就被打开,套囊内迅速释压直至恢复设定压力安全有效值,有效控制套囊的压力,安全性高,起到过压保护的作用。2.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医务人员不需专门培训就能操作使用,按照要求预设压力安全有效值,可以有效减少医务人员依经验用触捏方法估测套囊内部的压力的主观误差,而且能够保证完全封闭气道并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提高临床工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分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控制装置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充放气的气道的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1-套体;2-调节块;3-弹簧;4-密封片;5-螺纹;6-通孔;7-中空通道;8-气道;9-单向阀;10-刻度;11-储气囊;60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能够实现气管导管的套囊的过压保护和有效调节和控制压力,实现过压保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气管导管的套囊的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套体1、调节块2、弹簧3和密封片4,套体1设置于储气囊11的表面,调节块2、弹簧3和密封片4在套体1内部依次连接,套体1的一端通过螺纹5连接调节块2,调节块2伸出套体1,套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6,密封片4利用弹簧3的压力密封的通孔6,通过转动调节块2来设置弹簧3的压力,由于气囊的压力与气管导管的套囊内部的压力相同,当套囊对密封片4产生的压力大于弹簧3的压力时,密封片4就被打开。具体地,套体1设计为中空型,即包含一个中空通道7,使得套体1的腔体与外界连通,当密封片4被打开时,套囊中过量的气体就可以依次经过气囊和调节块2的中空通道7流向外界,起到快速、有效释放压力的作用。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套体1上还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道8,气道8与套体1不连通,通过通孔601与气囊直接连通,更进一步地,气道8上还设有单向阀9,单向阀9可以设置为充气单向阀,通过转动调节块2调整弹簧3的长短预先设定某一压力安全有效值,当套囊内部的压力小于设定的压力安全有效值时,外界气体在充气单向阀的作用下可以自动进入气囊,对套囊进行充气,当套囊内部的压力大于设定的压力安全有效值时,套体1内部的密封片4被打开,气体经过调节块2的中空通道7流向外界,实现自动放气释压,这样就可以控制套囊内部的压力稳定在设定的压力安全有效值附近,既可以实现过压保护,又能有效避免套囊压力不足造成的临床工作失败的风险。当然单向阀9也可以为放气单向阀,当套囊内部的压力大于某一设定的压力安全有效值时,气体可以很快速的从放气单向阀和/或调节块2的中空通道7流向外界,实现快速释压的作用,避免套囊内部瞬间高压对病人造成呼吸通道损害的风险。进一步地,调节块2上设置有指示压力的刻度10,每个刻度10对应调节块2一定的长度,这样就可以通过转动调节块2来调整弹簧3的长短,进而调节和设定压力安全有效值,提高了套囊压力调整的准确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气管导管的套囊的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调节块、弹簧和密封片,所述的套体设置于气囊表面,在套体内部依次连接有调节块、弹簧和密封片,所述套体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调节块,所述的调节块伸出套体,所述套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密封片利用弹簧的压力密封通孔,通过转动调节块来设置弹簧的压力,当气囊对密封片产生的压力大于弹簧的压力时,密封片就被打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管导管的套囊的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调节块、弹簧和密封片,所述的套体设置于气囊表面,在套体内部依次连接有调节块、弹簧和密封片,所述套体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调节块,所述的调节块伸出套体,所述套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密封片利用弹簧的压力密封通孔,通过转动调节块来设置弹簧的压力,当气囊对密封片产生的压力大于弹簧的压力时,密封片就被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管导管的套囊的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巨李光才皮勇沈宁高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