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手背留置针敷贴,属于医疗耗材技术领域,其包括敷贴主体和用于固定留置针针柄及针翼的两第一固定条;其中,敷贴主体呈长条状,其包括依次相连的无纺布层、第一粘接层以及第一隔离片;两第一固定条交叉设置在无纺布层的一长边上,第一固定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无纺布层,第一固定条的另一端与无纺布层间隔设置,并设置有第二粘接层,第二粘接层上粘接有第二隔离片,第二粘接层和第一粘接层的朝向相反设置;两第一固定条可通过反折,使得第二粘接层可粘接在无纺布层上,实现固定留置针针柄和针翼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通过较少的敷贴材料将留置针稳定地固定在患者手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手背留置针敷贴
本技术涉及医疗耗材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手背留置针敷贴。
技术介绍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常用的输液辅助手段,一方面可以减轻病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留置针穿入静脉后,需要通过敷贴进行固定,固定方式通常有两种:(1)用一张面积较大的敷贴将整个留置针完全粘在手背上,使得留置针的针头不容易脱出,但存在浪费耗材以及与人体粘接面大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的问题;(2)用一张面积较小的敷贴将留置针的前端进行固定,耗材使用量较少,但是存在留置针的针头容易脱出的情况;因此,如何通过较少的敷贴材料来稳定地固定留置针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手背留置针敷贴,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通过较少的敷贴材料将留置针稳定地固定在患者手背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手背留置针敷贴,包括敷贴主体,所述敷贴主体呈长条状,其包括依次相连的无纺布层、第一粘接层以及第一隔离片,还包括用于固定留置针针柄及针翼的两第一固定条,所述两第一固定条交叉设置在所述无纺布层的一长边上;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无纺布层,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无纺布层间隔设置,并设置有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上粘接有第二隔离片,所述第二粘接层和所述第一粘接层的朝向相反设置。优选地,所述无纺布层和所述第一粘接层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这样设置,使得所述敷贴主体具有较好的透气性。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条呈L形,所述两第一固定条的两第二粘接层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无纺布层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这样设置,便于所述两第一固定条能够更好地反折固定留置针的针柄和针翼,避免留置针的针头脱出。优选地,所述第二粘接层延伸至所述第一固定条沿长度方向的中部。这样设置,使得所述第二粘接层的长度较长,可对留置针的针柄和针翼起到粘接作用,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固定条对留置针的固定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一粘接层朝向第一隔离片一侧的中部设置有止血块,所述第一隔离片覆盖在所述止血块的外侧。这样设置,当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取出留置针的针头时,可通过所述止血块压迫穿刺口,起到快速止血的效果。优选地,所述无纺布层连接两第一固定条一侧的相对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留置针注液接头的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二固定条的一端与所述无纺布层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无纺布层间隔设置,并设置有第三粘接层,所述第三粘接层上粘接有第三隔离片,所述第三粘接层和所述第一粘接层的朝向相反设置。这样设置,可通过反折所述第二固定条对留置针的注液接头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留置针的固定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条与所述无纺布层的连接处位于无纺布层的边角位置,所述第三粘接层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无纺布层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这样设置,使得所述注液接头的固定位置尽可能地远离穿刺口,避免两者之间产生影响。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相较于现有的留置针敷贴,其对留置针的固定效果更好,本技术在敷贴主体的无纺布层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固定留置针针柄及针翼的第一固定条;两个第一固定条交叉设置,使用时,将两个第一固定条反折包住针柄和针翼,并通过第二粘接层粘接无纺布层,使得针柄和针翼相对无纺布层是固定的,避免留置针的针头出现从患者血管脱出的情况;同时,医护人员不需要另外使用敷贴来对留置针的针柄和针翼进行固定,有效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相较于现有的留置针敷贴,其使用的材料更少,本技术的敷贴主体呈长条状,用于将留置针的针头固定在患者穿刺处,而不需要将针柄和针翼完全覆盖;两个第一固定条通过较少的材料将留置针稳定固定,同时大大减少了第一粘接层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避免患者皮肤长期大面积接触第一粘接层造成的不适以及伤害。3.本技术还设置有第二固定条来对留置针的注液接头进行固定,使用时,将第二固定条反折包住注液接头,并通过第三粘接层粘接第二固定条的固定端,使得注液接头相对无纺布层也是固定的,避免注液接头可随意移动或着需要另外的敷贴粘在患者皮肤固定所带来的不便,进一步提高留置针的固定效果以及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此外,注液接头固定在敷贴主体外侧,更便于药液的注射,确保静脉注射的顺利进行。4.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等优点,能够为医务人员以及患者带来极大便利,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处于第二隔离片未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处于第二隔离片已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处于第一隔离片已撕开状态下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敷贴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处于固定留置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图中,1-敷贴主体、2-无纺布层、3-第一粘接层、4-第一隔离片、5-第一固定条、6-第二粘接层、7-第二隔离片、8-止血块、9-第二固定条、10-第三粘接层、11-第三隔离片、12-针柄、13-针翼、14-注液接头。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请参阅图1-4,一种新型手背留置针敷贴,包括敷贴主体1和两第一固定条5。敷贴主体1呈长条状,其包括依次相连的无纺布层2、第一粘接层3以及第一隔离片4。其中,无纺布层2和第一粘接层3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使得敷贴主体1具有较好的透气性。第一粘接层3朝向第一隔离片4一侧的中部设置有止血块8,第一隔离片4覆盖在止血块8的外侧,当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取出留置针的针头时,可通过止血块8压迫穿刺口,起到快速止血的效果。两第一固定条5用于固定留置针的针柄12及针翼13,两第一固定条5交叉设置在无纺布层2的一长边上,第一固定条5的一端固定连接无纺布层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手背留置针敷贴,包括敷贴主体,所述敷贴主体呈长条状,其包括依次相连的无纺布层、第一粘接层以及第一隔离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留置针针柄及针翼的两第一固定条,所述两第一固定条交叉设置在所述无纺布层的一长边上;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无纺布层,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无纺布层间隔设置,并设置有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上粘接有第二隔离片,所述第二粘接层和所述第一粘接层的朝向相反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手背留置针敷贴,包括敷贴主体,所述敷贴主体呈长条状,其包括依次相连的无纺布层、第一粘接层以及第一隔离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留置针针柄及针翼的两第一固定条,所述两第一固定条交叉设置在所述无纺布层的一长边上;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无纺布层,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无纺布层间隔设置,并设置有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上粘接有第二隔离片,所述第二粘接层和所述第一粘接层的朝向相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背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和所述第一粘接层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背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条呈L形,所述两第一固定条的两第二粘接层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无纺布层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手背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靓,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