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112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该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的设置在滞留针的输液管连接处,输液管通过正压阀本体上进液口外部的外螺纹固定在正压阀本体上。在此过程中,输液管内设置的凸起会顶住硅胶密封件使得硅胶密封件空腔内的空气从过气孔排出,使得硅胶密封件的体积缩小,液体经过正压阀本体和硅胶密封件之间通过连接通道从出液通道进入滞留针,完成输液过程,等到输液管道拔出时,硅胶密封件由于弹性形变要还原,空气经过过气孔进入空腔,使得在输液管道拔出过程中滞留针内存在正压,避免了血液回流到滞留针内。总之,该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阻止血液的回流,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属于医疗用品

技术介绍
滞留针是指长期打吊瓶时一次刺入血管、可多次重复使用的针头,可以减轻患者多次注射的痛苦,特别对于出现浮肿的患者。常见的滞留针在使用过后,拔出输液管线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正压阀的存在,会造成血液倒流到滞留针中的想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该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的设置在滞留针的输液管连接处,输液管通过正压阀本体上进液口外部的外螺纹固定在正压阀本体上。在此过程中,输液管内设置的凸起会顶住硅胶密封件使得硅胶密封件空腔内的空气从过气孔排出,使得硅胶密封件的体积缩小,液体经过正压阀本体和硅胶密封件之间通过连接通道从出液通道进入滞留针,完成输液过程,等到输液管道拔出时,硅胶密封件由于弹性形变要还原,空气经过过气孔进入空腔,使得在输液管道拔出过程中滞留针内存在正压,避免了血液回流到滞留针内。总之,该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阻止血液的回流,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包括正压阀本体和硅胶密封件,所述正压阀本体的顶部为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进液口内设有硅胶密封件,所述正压阀本体的底部通过密封圈与出液管密封固定在一起,所述出液管内设有出液通道和连接通道,所述正压阀本体和硅胶密封件之间通过连接通道与出液通道相连通,所述硅胶密封件的底部固定在出液管上,所述硅胶密封件内设有空腔,所述出液管上设有过气孔,所述过气孔将空腔与正压阀本体外部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正压阀本体的侧面上设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上设有密封帽。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该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的设置在滞留针的输液管连接处,输液管通过正压阀本体上进液口外部的外螺纹固定在正压阀本体上。在此过程中,输液管内设置的凸起会顶住硅胶密封件使得硅胶密封件空腔内的空气从过气孔排出,使得硅胶密封件的体积缩小,液体经过正压阀本体和硅胶密封件之间通过连接通道从出液通道进入滞留针,完成输液过程,等到输液管道拔出时,硅胶密封件由于弹性形变要还原,空气经过过气孔进入空腔,使得在输液管道拔出过程中滞留针内存在正压,避免了血液回流到滞留针内。总之,该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阻止血液的回流,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的剖视图;其中:1、正压阀本体;2、进液口;3、外螺纹;4、出液管;5、出液通道;6、连接通道;7、密封圈;8、加药管;9、密封帽;10、过气孔;11、硅胶密封件;12、空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包括正压阀本体1和硅胶密封件11,所述正压阀本体1的顶部为进液口2,所述进液口2的外部设有外螺纹3,所述进液口2内设有硅胶密封件11,所述正压阀本体1的底部通过密封圈7与出液管4密封固定在一起,所述出液管4内设有出液通道5和连接通道6,所述正压阀本体1和硅胶密封件11之间通过连接通道6与出液通道5相连通,所述硅胶密封件11的底部固定在出液管4上,所述硅胶密封件11内设有空腔12,所述出液管4上设有过气孔10,所述过气孔10将空腔12与正压阀本体1外部相连通,所述正压阀本体1的侧面上设有加药管8,所述加药管8上设有密封帽9。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该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的设置在滞留针的输液管连接处,输液管通过正压阀本体1上进液口2外部的外螺纹3固定在正压阀本体1上。在此过程中,输液管内设置的凸起会顶住硅胶密封件11使得硅胶密封件空腔12内的空气从过气孔10排出,使得硅胶密封件的体积缩小,液体经过正压阀本体1和硅胶密封件11之间通过连接通道6从出液通道5进入滞留针,完成输液过程,等到输液管道拔出时,硅胶密封件11由于弹性形变要还原,空气经过过气孔11进入空腔,使得在输液管道拔出过程中滞留针内存在正压,避免了血液回流到滞留针内;正压阀本体1的侧面上设有加药管8,加药管8的设计方便了药物的加入。总之,该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阻止血液的回流,适合推广使用。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包括正压阀本体(1)和硅胶密封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阀本体(1)的顶部为进液口(2),所述进液口(2)的外部设有外螺纹(3),所述进液口(2)内设有硅胶密封件(11),所述正压阀本体(1)的底部通过密封圈(7)与出液管(4)密封固定在一起,所述出液管(4)内设有出液通道(5)和连接通道(6),所述正压阀本体(1)和硅胶密封件(11)之间通过连接通道(6)与出液通道(5)相连通,所述硅胶密封件(11)的底部固定在出液管(4)上,所述硅胶密封件(11)内设有空腔(12),所述出液管(4)上设有过气孔(10),所述过气孔(10)将空腔(12)与正压阀本体(1)外部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滞留针上的正压阀门,包括正压阀本体(1)和硅胶密封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阀本体(1)的顶部为进液口(2),所述进液口(2)的外部设有外螺纹(3),所述进液口(2)内设有硅胶密封件(11),所述正压阀本体(1)的底部通过密封圈(7)与出液管(4)密封固定在一起,所述出液管(4)内设有出液通道(5)和连接通道(6),所述正压阀本体(1)和硅胶密封件(11)之间通过连接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雅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