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655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包括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第一固定箍活动安装有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第二固定箍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筒与第二定位筒,第一拉杆与第一定位筒对应设置,第二拉杆与第二定位筒对应设置,第二固定箍活动安装有调节球,调节设置有螺纹孔,第一拉杆与调节球的螺纹孔螺纹配合。通过转动调节球可将第一拉杆进入到第一定位筒内,将第二拉杆进入第二定位筒内,继续转动调节柱时可实现两根钢管同轴心的操作,同时实现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距离调节的操作,便于进行焊接操作。综上所述,本纠正器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使用时可有效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安装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或者农业领域,输水管是必要设备之一,在安装前需要对输水管安装,有的输水管为钢管,安装时需要对相邻的两根钢管进行焊接操作,在进行此操作时,会出现如下问题:如在一根钢管固定后,另一根钢管与放置后,与固定的钢管端口的距离过大,尤其是在地面上进行对接时,两根钢管的端口之间的距离过大,需拖动另一根钢管向固定的钢管移动;又如在两根钢管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成后,两根钢管的中心线并不重合,须再借助外力摁压将两根钢管的端口的中心线重合后方能进行焊接操作,此操作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能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且使用操作方便,适于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包括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所述第一固定箍活动安装有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所述第二固定箍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筒与第二定位筒,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一定位筒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拉杆与第二定位筒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箍活动安装有调节球,所述调节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拉杆与调节球的螺纹孔螺纹配合。使用时,将第一固定箍安装在需要调节的钢管上,将第二拉杆安装在已固定的钢管上,将第一拉杆插入调节球,通过转动调节球实现两根钢管之间距离的调节,同时将第二拉杆插入第二定位筒内,当第一拉杆进入第一定位筒的调节腔时,第二拉杆进入第二定位筒的调节腔,可实现两根钢管的同轴心调节,继续转动调节球,可实现两根钢管之间的距离调节,调节完成后,即可进行焊接操作。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箍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球形罩与第二球形罩,所述第一球形罩内安装有第一活动球,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一活动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球形罩内安装有第二活动球,所述第二拉杆与第二活动球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当两根钢管的中心线不重合时,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可多个角度进行调节,方便将第一拉杆插入调节球进行操作,同时便于将第二拉杆插入第二定位筒。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固定箍侧壁设置有固定架,所述调节球活动安装在固定架内,所述固定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有固定板,所述两根固定板内壁设置有弧形槽,所述调节球安装在两根固定板之间的弧形槽内,所述调节球与弧形槽转动配合。通过上述设置,调节球可进行多个角度的调节,方便将第一拉杆插入调节球的螺纹孔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球侧壁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调节球的螺纹孔贯穿连接柱。通过上述设置,通过转动连接柱可实现驱动第一拉杆进入第一定位筒的目的,进而实现两根钢管的调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架位于第二固定箍侧壁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筒位于第二固定箍的另一端,所述调节球与第一定位筒对应设置,所述调节球转动时调节球螺纹孔的中心线可与第一定位筒的中心线重合。通过上述设置,将第一拉杆,第二拉杆插入相对应的第一定位筒与第二定位筒后,可实现两根钢管的同轴心调节剂距离的调节,且操作简单,可有效节省人力。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定位筒内设置有第一导向腔与第一调节腔,所述第一导向腔与第一调节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导向腔为圆锥台形,所述第一调节腔为圆柱形;所述第二定位筒内设置有第二导向腔与第二调节腔,所述第二导向腔与第二调节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导向腔为圆锥台形,所述第一调节腔为圆柱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一调节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拉杆与第二调节腔滑动配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拉杆远离第一活动球的一端为锥形,所述第二拉杆远离第二活动球的一端为锥形。通过上述设置,在两根钢管不同轴心的状态下,第一拉杆进入调节球的螺纹孔后,通过操作调节球可实现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进入相对应的第一定位筒与第二定位筒内,进而实现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箍为圆形,所述第一固定箍包括第一卡箍与第二卡箍,所述第一卡箍的一端与第二卡箍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卡箍的另一端与第二卡箍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箍为圆形,所述第二固定箍包括第三卡箍与第四卡箍,所述第三卡箍通过上述设置,方便将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安装在相对应的钢管上。在使用时,将第一固定箍安装在需要调节的第一钢管上,将第二固定箍安装在已经固定的第二钢管上,调节第一拉杆的角度使第一拉杆远离活动球的一端安装在调节球的螺纹孔内。再通过连接柱转动调节球,第一拉杆通过第一固定箍带动相对应的第一钢管移动,移动过程中,将第二拉杆插入第二定位筒的导向腔内,继续转动调节球,此过程中,第一拉杆进入通过第一导向腔进入第一调节腔时第二拉杆穿过第二导向腔进入到第二调节腔内,实现两根钢管中心线的重合,再继续转动调节球,可调节两根钢管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成后即可进行焊接操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设置有可安装在两根钢管上的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第一固定箍设置有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第二固定箍设置有可安装第一拉杆的调节球与第一定位筒与可安装第二拉杆的第二定位筒,通过转动调节球可将第一拉杆进入到第一定位筒内,将第二拉杆进入第二定位筒内,继续转动调节柱时可实现两根钢管同轴心的操作,同时实现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距离调节的操作,便于进行焊接操作。综上所述,本纠正器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使用时可有效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适于推广应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A-A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的第三卡箍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附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包括第一固定箍1与第二固定箍2,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箍1活动安装有第一拉杆33与第二拉杆43,第二固定箍2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筒6与第二定位筒7,第一拉杆33与第一定位筒6对应设置,第二拉杆43与第二定位筒7对应设置,第二固定箍2活动安装有调节球51,调节设置有螺纹孔,第一拉杆33与调节球51的螺纹孔螺纹配合。第一固定箍1为圆形,第一固定箍1包括第一卡箍11与第二卡箍12,第一卡箍11的一端与第二卡箍12的一端铰接,第一卡箍11的另一端与第二卡箍1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箍2为圆形,第二固定箍2包括第三卡箍21与第四卡箍22,第三卡箍21的一端与第四卡箍22的一端铰接,第三卡箍21的另一端与第四卡箍2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包括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箍活动安装有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所述第二固定箍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筒与第二定位筒,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一定位筒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拉杆与第二定位筒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箍活动安装有调节球,所述调节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拉杆与调节球的螺纹孔螺纹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包括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箍活动安装有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所述第二固定箍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筒与第二定位筒,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一定位筒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拉杆与第二定位筒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箍活动安装有调节球,所述调节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拉杆与调节球的螺纹孔螺纹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箍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球形罩与第二球形罩,所述第一球形罩内安装有第一活动球,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一活动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球形罩内安装有第二活动球,所述第二拉杆与第二活动球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箍侧壁设置有固定架,所述调节球活动安装在固定架内,所述固定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有固定板,所述两根固定板内壁设置有弧形槽,所述调节球安装在两根固定板之间的弧形槽内,所述调节球与弧形槽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球侧壁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调节球的螺纹孔贯穿连接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位于第二固定箍侧壁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筒位于第二固定箍的另一端,所述调节球与第一定位筒对应设置,所述调节球转动时调节球螺纹孔的中心线可与第一定位筒的中心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对接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筒内设置有第一导向腔与第一调节腔,所述第一导向腔与第一调节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导向腔为圆锥台形,所述第一调节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建新何进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凯琳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