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54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引流管不能调节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其包括有引流管、带有刻度的引流瓶以及用于闭合或者连通引流管通道的管夹组件,所述引流管端部连通有观测管,所述观测管插接在引流瓶内且其管壁上设有测量水柱的刻度;所述管夹组件连接在所述引流管上;所述引流管包括用于连通胸腔的留置管以及连接在留置管与观测管之间的导液管,所述留置管与导液管之间通过第一固定件固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根据病患情况调节引流液体的流速或者关闭引流管流通通道、密闭效果好和调节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胸腔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胸腔穿刺术及胸腔闭式引流术一般用于诊断胸腔内有无液体(或气体)或者用于治疗胸腔积液、血胸或者气胸。治疗性穿刺用于抽液或者抽气,减轻胸腔压迫症状,促进液体(或气体)吸收,或者胸腔内注入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引流通畅,不使其受压或者扭曲。在引流大量积血(或积液)时,初放引流时应密切监测血压,以防病人突然休克或者虚脱,必要时需间断开放。在更换消毒水封瓶时也需要临时阻断引流管,以防止空气被胸腔负压吸入。但是现有的胸腔引流器的引流管上并未设有相应的控制断开的部件,使得空气容易在胸腔负压作用下从管内进入患者胸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其具有根据病患情况调节引流液体的流速或者关闭引流管流通通道、密闭效果好和调节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包括有引流管、带有刻度的引流瓶以及用于闭合或者连通引流管通道的管夹组件,所述引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引流管(1)、带有刻度的引流瓶(2)以及用于闭合或者连通引流管(1)通道的管夹组件,所述引流管(1)端部连通有观测管(12),所述观测管(12)插接在引流瓶(2)内且其管壁上设有测量水柱的刻度;所述管夹组件连接在所述引流管(1)上;所述引流管(1)包括用于连通胸腔的留置管(11)以及连接在留置管(11)与观测管(12)之间的导液管(13),所述留置管(11)与导液管(13)之间通过第一固定件(14)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引流管(1)、带有刻度的引流瓶(2)以及用于闭合或者连通引流管(1)通道的管夹组件,所述引流管(1)端部连通有观测管(12),所述观测管(12)插接在引流瓶(2)内且其管壁上设有测量水柱的刻度;所述管夹组件连接在所述引流管(1)上;所述引流管(1)包括用于连通胸腔的留置管(11)以及连接在留置管(11)与观测管(12)之间的导液管(13),所述留置管(11)与导液管(13)之间通过第一固定件(14)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组件包括有用于调节液体流量的第一管夹(3)、用于夹持在导液管(13)上的第二管夹(4)以及连接绳(5),所述第一管夹(3)夹设在所述留置管(11)上;所述连接绳(5)一端通过第二固定件(6)固定在引流瓶(2)的瓶口上,且其另一端分设为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所述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分别与第一管夹(3)、第二管夹(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夹(3)包括管夹本体(31)和滚轮(32),所述管夹本体(31)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调节槽(33),所述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前颖莫丽美覃花杏麻新灵邓玉风李燕飞
申请(专利权)人:右江民族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