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用温针疗法防烫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509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艾灸用温针疗法防烫伤装置,具体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凝胶贴片,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定筒,所述定筒一侧设置有动筒,且所述动筒与定筒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所述定筒和动筒底部中心均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的正下方设置有定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凝胶贴片和动筒,凝胶贴片可以直接贴合在皮肤上,从而将底座固定,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不会挤压针灸,稳定性更高,定筒和动筒内部事先分别放置有切两半的艾炷,从而使得艾炷将针灸上端包裹住,燃烧产生的火星和艾灰也会掉落在定筒和动筒内部,从而不会烫伤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灸用温针疗法防烫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艾灸用温针疗法防烫伤装置。
技术介绍
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近年,还采用帽状艾炷行温针灸。帽状艾炷的主要成分为艾叶炭,类似无烟灸条,但其长度为2cm,直径1cm,一端有小孔,点燃后可插于针柄上,燃烧时间为30min。帽炷温针灸,既无烟,不会污染空气;同时,它的作用时间又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温针灸法。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3724456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包括上端为敞口下端有筒底的筒状体,所述筒状体沿筒围轴向分开为左半筒和右半筒,左半筒和右半筒的筒围侧壁的一侧铰连,另一侧通过卡扣连接,形成可张开或合拢的筒体,筒体内腔的容积大于艾条的体积,筒体的内侧壁和筒底均不与艾条接触,左半筒、右半筒的筒底为对称的左底板和右底板,左、右底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艾灸用温针疗法防烫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凝胶贴片(2),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立柱(3),所述立柱(3)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定筒(4),所述定筒(4)一侧设置有动筒(5),且所述动筒(5)与定筒(4)之间通过销轴(6)铰接,所述定筒(4)和动筒(5)底部中心均设置有孔洞(7),所述孔洞(7)的正下方设置有定位槽(8),所述定位槽(8)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杆(9),所述定筒(4)与动筒(5)相贴处内嵌有磁铁(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灸用温针疗法防烫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凝胶贴片(2),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立柱(3),所述立柱(3)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定筒(4),所述定筒(4)一侧设置有动筒(5),且所述动筒(5)与定筒(4)之间通过销轴(6)铰接,所述定筒(4)和动筒(5)底部中心均设置有孔洞(7),所述孔洞(7)的正下方设置有定位槽(8),所述定位槽(8)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杆(9),所述定筒(4)与动筒(5)相贴处内嵌有磁铁(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用温针疗法防烫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筒(4)和动筒(5)外表面设置有耐热橡胶层(11),且所述耐热橡胶层(11)将定筒(4)和动筒(5)包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用温针疗法防烫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通过可移胶与凝胶贴片(2)粘接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利萍孙志霞李先海王秦豫刘娟丽尕永娟郝凤丹邢栗菸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