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助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助行器,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设置为左右各一个,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的腰部通过连接杆A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两后支架之间还可拆卸的连接有弧形靠背和连接杆B;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底端通过脚管连接有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包括有普通支撑脚、大四脚支撑脚、固定轮支撑脚和万向轮支撑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前支架和后支架的拆分组合、配合四种不同的支撑脚,此助行器便可以实现助行器、轮椅和拐杖的多种功能,能够提供骨伤患者整个康复期所需的康复辅助器械,不仅免去了购买多种器械的繁琐,还能够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助行器
本技术涉及助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助行器。
技术介绍
助行器广泛应用于家庭、医院和康复机构,针对行动不便、弱视、盲人、老年人和残疾人,使用步行辅助器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锻炼行走,在保障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得到有效的康复锻炼。尤其在骨伤的患者中,助行器可以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的行走辅助,分担体重,减轻下肢关节应力负荷,扩大下肢支撑面积,维持平衡,保证步行安全,增强肌力和耐力,.锻炼上肢伸肌及有关肌肉,增强肌力和全身耐力。目前市场上的助行器种类繁多,但是功能相对单一。当患者的骨伤比较严重时,不能独立行走时需要使用到轮椅;患者康复到一定程度后,则可以摆脱助行器、仅需一根拐杖即可辅助行走;此时助行器的功能便显得比较单一,不能够满足患者的其他康复期所需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助行器的功能比较单一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多用途助行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多用途助行器,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设置为左右各一个,所述的前支架的最前端通过C型扣与后支架的颈部连接;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的腰部通过连接杆A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左右连接杆A的上面通过搭扣连接有翻转坐板;所述的两后支架之间还可拆卸的连接有弧形靠背和连接杆B;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底端通过脚管连接有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包括普通支撑脚、大四脚支撑脚、固定轮支撑脚和万向轮支撑脚;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通过脚管连接其中一种支撑脚。作为优选,所述的前支架由S型支架和延长腿组成,所述的后支架由“7”字型拐杖构成;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手扶处均设有环保海绵扶手。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脚上设有弹珠,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的底部设有若干与弹珠相配合的弹珠孔。作为优选,所述的普通支撑脚为防滑雪橇式脚垫,所述的大四脚支撑脚的脚垫内嵌有钢片,所述的固定轮支撑脚和万向轮支撑脚的轮子均为聚氨酯实心轮。作为优选,所述的翻转坐板设有两种,分别为普通坐板和如厕坐板,所述的如厕坐板附带有如厕桶。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杆A和连接杆B均通过螺栓与前支架和后支架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前支架和后支架的拆分组合、配合四种不同的支撑脚,此助行器便可以实现助行器、轮椅和拐杖的多种功能,能够提供骨伤患者整个康复期所需的康复辅助器械,不仅免去了购买多种器械的繁琐,还能够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作普通助行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用作滑动助行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用作轮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用作拐杖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前支架、2-后支架、3-C型扣、4-连接杆A、5-翻转坐板、6-搭扣、7-弧形靠背、8-连接杆B、9-脚管、10-支撑脚、10-1-普通支撑脚、10-2-大四脚支撑脚、10-3-固定轮支撑脚、10-4-万向轮支撑脚、11-海绵扶手、12-弹珠、13-弹珠孔、14-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在对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一种多用途助行器,如图1-5所示,包括前支架1和后支架2,所述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2设置为左右各一个,所述的前支架1由S型支架和延长腿组成,所述的后支架2由“7”字型拐杖构成;所述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2手扶处均包裹有环保海绵扶手11。所述的前支架1的最前端通过C型扣3与后支架2的颈部连接;所述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2的腰部通过连接杆A4可拆卸连接,所述的连接杆A4为U型杆,U型杆的两侧壁分别通过螺栓14固定在前支架1和后支架2的腰部;所述的左右连接杆A4的上面通过搭扣6连接有翻转坐板5,所述的搭扣6的后侧搭扣可以旋转;所述的翻转坐板5设有两种,分别为普通坐板和如厕坐板,所述的如厕坐板中部设有孔洞,孔洞内附有如厕桶。所述的两后支架2之间还可拆卸的连接有弧形靠背7和连接杆B8;所述的弧形靠背7通过螺栓14固定在后支架2的腰部和颈部之间;所述连接杆B8通过螺栓14固定于后支架2上,固定位置为前支架1的C型扣3和弧形靠背7之间。所述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2底端通过脚管9连接有支撑脚10,所述的支撑脚10共有四种,分别为普通支撑脚10-1、大四脚支撑脚10-2、固定轮支撑脚10-3和万向轮支撑脚10-4;所述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2通过脚管9连接其中一种支撑脚10。所述的支撑脚10上设有弹珠12,所述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2的底部设有若干与弹珠12相配合的弹珠孔13。所述的普通支撑脚10-1为防滑雪橇式脚垫,所述的大四脚支撑脚10-2的脚垫内嵌有钢片,所述的固定轮支撑脚10-3和万向轮支撑脚10-4的轮子均为聚氨酯实心轮。本技术在使用时,可以组合为四种不同的康复器材,根据骨伤患者的康复情况择优选择使用。此四种使用方式分别为:1.普通助行器首先将前支架1和后支架2连接好,固定好连接杆A4、连接杆B8和弧形靠背7,安装上翻转坐板5;选择普通支撑脚10-1连接到前支架1和后支架2的底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弹珠12的位置,调整好之后将翻转坐板5翻开,即可用作普通助行器。2.滑动助行器在普通助行器的基础上,将后支架2的普通支撑脚10-1更换为固定轮支撑脚10-3,此时的设备即为滑动助行器。3.轮椅在普通助行器的基础上,将前支架1的普通支撑脚10-1更换为万向轮支撑脚10-4,将后支架2的普通支撑脚10-1更换为固定轮支撑脚10-3,同时将翻转坐板5合上,患者坐在翻转坐板5上,家属手持后支架2的“7”字型的海绵扶手11,即可实现轮椅的使用功能。4.拐杖当患者康复到一定程度,不再需要助行器时,将助行器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2拆开,单独将后支架2的底部连接大四脚支撑脚10-2,此时就作为一根拐杖供患者使用,大四脚支撑脚10-2可以增大接触面积,老年人和有骨伤的患者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和安全。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设置为左右各一个,所述的前支架的最前端通过C型扣与后支架的颈部连接;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的腰部通过连接杆A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左右连接杆A的上面通过搭扣连接有翻转坐板;所述的两后支架之间还可拆卸的连接有弧形靠背和连接杆B;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底端通过脚管连接有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包括有普通支撑脚、大四脚支撑脚、固定轮支撑脚和万向轮支撑脚;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通过脚管连接其中一种支撑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设置为左右各一个,所述的前支架的最前端通过C型扣与后支架的颈部连接;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的腰部通过连接杆A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左右连接杆A的上面通过搭扣连接有翻转坐板;所述的两后支架之间还可拆卸的连接有弧形靠背和连接杆B;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底端通过脚管连接有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包括有普通支撑脚、大四脚支撑脚、固定轮支撑脚和万向轮支撑脚;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通过脚管连接其中一种支撑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架由S型支架和延长腿组成,所述的后支架由“7”字型拐杖构成;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手扶处均设有环保海绵扶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佳丽,
申请(专利权)人:杨佳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