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缪德志专利>正文

一种步行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48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一种步行辅助器,包括蓄力组件和作用组件,蓄力组件和作用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杆(1)连接,蓄力组件包括壳体(2),壳体(2)内设有凸轮(21)、摆杆(22)、弹簧(23),凸轮(21)通过转轴(211)转动安装在壳体(2)内,摆杆(22)的一端设有从动轴承(24),摆杆(22)的另一端枢设于壳体(2)内,从动轴承(24)的下侧与弹簧(23)的顶部固定,从动轴承(24)的上侧与凸轮(21)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作用组件安装在人体髋关节及以上部位,无其他动力的利用步行时人体自然落于后侧腿部提供蓄力,再蓄力组件释放势能提供腿部反作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步行辅助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步行辅助器。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行走,他们或者因为中风导致腿部麻痹,或者因为年龄增大导致腿部力量不足,公知的步行助力器非常笨重,或者采用电驱动技术,虽都具助行效果,但受众面相对狭窄,作用单一。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既适用于健康人群远足旅行,又适用于下肢伤病人士康复锻炼功能的步行助力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使用限制太大、效果不佳的缺点,提供一种步行辅助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步行辅助器,包括蓄力组件和作用组件,蓄力组件和作用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蓄力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凸轮、摆杆、弹簧,凸轮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摆杆的一端设有从动轴承,摆杆的另一端枢设于壳体内,从动轴承的下侧与弹簧的顶部固定,从动轴承的上侧与凸轮贴合。一侧腿部落后时,辅助器的蓄力组件将能量蓄积起来,由于行走中腿部落后于身后是自然的动作,通过作用组件传至蓄力组件,使用者不用提供额外的力就可以被动完成蓄力,而腿部需要前迈步时,蓄力组件释放出之前储存的能量,传至作用组件作用于腿使自然的的迈出。作为优选,凸轮转动带动从动轴承挤压弹簧使弹簧压缩时,凸轮与从动轴承贴合处的轮缘与转轴的中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作为优选,壳体内设有第一挡柱,凸轮对应设置有弧形槽,弹簧回弹带动从动轴承挤压凸轮转动至第一挡柱与弧形槽的槽壁接触。作为优选,壳体内还设有第二挡柱,弹簧压缩时,第二挡柱格挡凸轮继续转动。第二挡柱卡住凸轮的旋转位置使凸轮的角行程固定使弹簧不会由于过度压缩造成损坏,保证蓄力组件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弹簧的底部安装有调节螺母,弹簧与调节螺母抵接,调节螺母旋入压缩弹簧或者旋出使弹簧舒张。通过调节弹簧的初始压缩度来调节辅助器提供给人体腿部的动力大小。当人走动时,一只腿会自然落于身体后侧,此时弹簧压缩储存能量,利用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提供大腿和小腿向前挪动。通过调节螺母的调节,调节弹簧的初始压缩度,将弹簧的初始压缩度调高,由于第二挡柱的存在,凸轮的角行程不变,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后压缩程度更大,可以提供更大的辅助行走的动力;而反之将弹簧的初始压缩度调低或者调节至弹簧自然的不受力状态,会减小提供的动力从而降低辅助效果,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腿部情况调节调节螺母,达到更加适合使用者的辅助行走的效果。作为优选,蓄力组件还包括调节杆,调节杆与凸轮固定连接,壳体上设有开口,调节杆伸出开口并与连接杆固定连接。通过调节杆和连接杆的连接,可以使腿部运动带动调节杆转动,从而使与调节杆固定的凸轮转动提供弹簧蓄力的条件,弹簧反弹时凸轮转动带动调节杆转动,调节杆转动提供腿部动力。作为优选,作用组件包括固定座和绑带,固定座的两侧设有把手,绑带的两端分别套接在两侧的把手上。绑带一端固定在把手上后绕过人体位于膝盖上方的髋骨部或者更上方后再将另一端固定于把手上,从而实现作用组件的安装。作为优选,还包括安装组件,蓄力组件固定于安装组件上,安装组件包括用于安装挂钩,挂钩设有向下的开口。挂扣可以固定在腰带上是蓄力组件固定。作为优选,安装组件还包括腰带,挂钩嵌于腰带的上沿使蓄力组件与腰带固定。腰带固定于腰部,用于固定蓄力组件。作为优选,连接杆为碳纤维材质制成的连接杆。碳纤维材质的连接杆保证连接杆具有一定的刚性用于腿部带动蓄力组件蓄力或者蓄力组件反作用于腿部,同时连接杆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形变适应作用组件的安装位置。在凸轮旋转带动从动轴承压缩弹簧,同样的压缩距离,初始长度越短的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越大,从而回复反弹提供的动力越大,从而起到调节步行辅助器作用效果的效果。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将作用组件安装在人体髋关节及以上部位,无其他动力的利用步行时人体自然落于后侧腿部提供蓄力,再蓄力组件释放势能提供腿部反作用力。本技术构造简单,无需电力等辅助使用使之便于实施,且使整体的重量非常小,适合便携使用,适用于腿部康复、锻炼等用途,行走省力,远行时也能够延缓疲劳,使用没有限制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凸轮和弹簧相互作用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连接杆、2—壳体、3—固定座、21—凸轮、22—摆杆、23—弹簧、24—从动轴承、25—第一挡柱、26—第二挡柱、27—调节螺母、28—调节杆、31—把手、211—转轴、212—弧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步行辅助器,如图1-3所示,包括蓄力组件和作用组件,蓄力组件和作用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杆1连接,蓄力组件包括壳体2,壳体2内设有凸轮21、摆杆22、弹簧23,凸轮21通过转轴211转动安装在壳体2内,摆杆22的一端设有从动轴承24,摆杆22的另一端枢设于壳体2内,从动轴承24的下侧与弹簧23的顶部固定,从动轴承24的上侧与凸轮21贴合。凸轮21转动带动从动轴承24挤压弹簧23使弹簧23压缩时,凸轮21与从动轴承24贴合处的轮缘与转轴21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壳体2内设有第一挡柱25,凸轮21对应设置有弧形槽212,弹簧23回弹带动从动轴承24挤压凸轮21转动至第一挡柱25与弧形槽212的槽壁接触。壳体2内还设有第二挡柱26,弹簧23压缩时,第二挡柱26格挡凸轮21继续转动。弹簧23的底部安装有调节螺母27,弹簧23与调节螺母27抵接,调节螺母27旋入压缩弹簧23或者旋出使弹簧23舒张。蓄力组件还包括调节杆28,调节杆28与凸轮21固定连接,壳体2上设有开口,调节杆28伸出开口并与连接杆1固定连接。作用组件包括固定座3和绑带,固定座3的两侧设有把手31,绑带的两端分别套接在两侧的把手上。还包括安装组件,蓄力组件固定于安装组件上,安装组件包括用于安装挂钩,挂钩设有向下的开口。安装组件还包括腰带,挂钩嵌于腰带的上沿使蓄力组件与腰带固定。连接杆1为碳纤维材质制成的连接杆。实施例2一种步行辅助器,如图1所示,包括蓄力组件和作用组件,蓄力组件和作用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杆1连接,蓄力组件包括壳体2,壳体2内设有凸轮21、摆杆22、弹簧23,凸轮21通过转轴211转动安装在壳体2内,摆杆22的一端设有从动轴承24,摆杆22的另一端枢设于壳体2内,从动轴承24的下侧与弹簧23的顶部固定,从动轴承24的上侧与凸轮21贴合。凸轮21转动带动从动轴承24挤压弹簧23使弹簧23压缩时,凸轮21与从动轴承24贴合处的轮缘与转轴21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壳体2内设有第二挡柱26,弹簧23压缩时,第二挡柱26格挡凸轮21继续转动。第二挡柱26卡住凸轮21的旋转位置使凸轮21的角行程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步行辅助器,包括蓄力组件和作用组件,其特征在于:蓄力组件和作用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杆(1)连接,蓄力组件包括壳体(2),壳体(2)内设有凸轮(21)、摆杆(22)、弹簧(23),凸轮(21)通过转轴(211)转动安装在壳体(2)内,摆杆(22)的一端设有从动轴承(24),摆杆(22)的另一端枢设于壳体(2)内,从动轴承(24)的下侧与弹簧(23)的顶部固定,从动轴承(24)的上侧与凸轮(21)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步行辅助器,包括蓄力组件和作用组件,其特征在于:蓄力组件和作用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杆(1)连接,蓄力组件包括壳体(2),壳体(2)内设有凸轮(21)、摆杆(22)、弹簧(23),凸轮(21)通过转轴(211)转动安装在壳体(2)内,摆杆(22)的一端设有从动轴承(24),摆杆(22)的另一端枢设于壳体(2)内,从动轴承(24)的下侧与弹簧(23)的顶部固定,从动轴承(24)的上侧与凸轮(21)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步行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凸轮(21)转动带动从动轴承(24)挤压弹簧(23)使弹簧(23)压缩时,凸轮(21)与从动轴承(24)贴合处的轮缘与转轴(21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步行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壳体(2)内设有第一挡柱(25),凸轮(21)对应设置有弧形槽(212),弹簧(23)回弹带动从动轴承(24)挤压凸轮(21)转动至第一挡柱(25)与弧形槽(212)的槽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步行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壳体(2)内还设有第二挡柱(26),弹簧(23)压缩时,第二挡柱(26)格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缪德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