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填埋场丛井注气调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染场地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填埋场丛井注气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向填埋场内通风已成为老旧填埋场原位快速修复的主流方式。该方式通过气井将空气注入到堆填体中,使堆填体形成好氧环境,从而使堆填体内的有机物在好氧条件下快速降解直至达到稳定化。填埋场在运行之初,通常采用分层填埋的方式堆填垃圾。一般,每层堆填体厚度约3-4m,从最下面一层开始堆填,直至库区内填满垃圾。这就导致下层的堆填体受上层堆填体载荷的作用而发生固结。经过长时间的压缩,下层堆填体的密度往往高于上层堆填体,形成下层堆填体的渗透性能弱于上层堆填体。在此种工况条件下,上层与下层堆填体注入空气的压力相等时,气体在上层的流动性能优于下层,导致上层和下层堆填体中氧气的浓度不一致,使得下层堆填体中形成的有效好氧区域低于上层堆填体,这些下层堆填体没有形成好氧环境的区域的降解速率明显下降,或者回到了“厌氧”环境——甲烷浓度介于3~5%或者更高,若氧气浓度低于或接近16%,导致库区内部分区域的降解稳定化延缓。同时,当甲烷浓度接近5%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填埋场丛井注气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方法包括:/n根据公式1),获得填埋深度处的垃圾堆体的密度,所述公式1)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埋场丛井注气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方法包括:
根据公式1),获得填埋深度处的垃圾堆体的密度,所述公式1)为:
所述公式1)中,ρ为填埋深度处的垃圾堆体的密度,H为填埋深度;ρ0为垃圾堆体初始层的初始密度,a、b和c为常数;
根据公式2),获取填埋深度处的垃圾填土的注气压力,所述公式2)为:
PI=PI0(1+ε*ρ),所述公式2)中,PI为填埋深度处的垃圾堆体的注气压力,PI0为初始注气压力,ρ为填埋深度处的垃圾堆体的密度,ε为经验系数;
根据获取的填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万勇,田宇,张雄,薛强,李源,惠心敏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环境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