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粉加工生产线及其工艺流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35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麦粉加工生产线及其工艺流程,属于粮食加工生产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着水机,着水机包括机体,机体内转动连接有水平的搅拌轴一,搅拌轴一的一端伸出机体且固设有搅拌齿轮一,搅拌轴一上固设有搅拌叶片一,搅拌轴一内穿设有与搅拌轴一同轴心的搅拌轴二,搅拌轴一与搅拌轴二转动连接,搅拌轴二的一端伸出搅拌轴一且固设有搅拌叶片二,机体上设有竖直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分别与搅拌轴一、搅拌轴二反向连接,使搅拌轴一、搅拌轴二分别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动,机体内设有若干个喷头,喷头在对小麦进行着水的同时,搅拌叶片一、搅拌叶片二更加充分的对机体内部的小麦进行搅拌,使小麦的表面充分着水,进而提高小麦着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粉加工生产线及其工艺流程
本专利技术涉及粮食加工生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小麦粉加工生产线及其工艺流程。
技术介绍
小麦粮食是农业、加工业的主导产品之一,是人类赖以自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小麦加工产品所具有的营养保健功能、食品加工功能、安全卫生功能对人们的健康关系极为密切,小麦加工产品作为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对保证食品、饲料、医药等工业制品的质量安全也至关重要。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252746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小麦粉清洁生产工艺,涉及粮食加工生产
,包括准备、清理、磨制等工艺步骤,其中清理工艺步骤包括初清、精选、打麦、初润、清刷、润麦、去石、打麦、清刷、色选、灭菌等,结合通用粉、专用粉的生产,着重解决小麦含带农药残留(残毒)、化学物质残留(残毒)、霉变、致病微生物以及各种杂质带来的小麦粉成品不清洁问题,以及加工生产中造成的产品二次污染问题。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小麦粉清洁生产工艺虽然能实现小麦的清洁生产,但是在润麦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着水机对小麦进行润麦处理,着水机在搅拌小麦的同时,对小麦进行喷淋着水,通常着水机的搅拌轴和搅拌叶片都是朝向同一个方向进行转动的,当小麦随着搅拌叶片沿同一方向转动时,小麦易于与搅拌叶片同向同速转动,使小麦与搅拌叶片形成相对静止的状态,导致搅拌叶片的搅拌效果较差,不能使小麦的表面高效着水,进而降低小麦的着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粉加工生产线及其工艺流程,其具有提高小麦着水效果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小麦粉加工生产线,包括着水机,着水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连通机体内部的进料管,机体远离进料管一侧的底端设有连通机体内部的出料管,机体内部设有若干个喷头,机体内转动连接有水平的搅拌轴一,搅拌轴一的一端伸出机体且固设有搅拌齿轮一,搅拌轴一远离搅拌齿轮一的一端固设有搅拌叶片一,搅拌轴一内穿设有与搅拌轴一同轴心的搅拌轴二,搅拌轴一与搅拌轴二转动连接,搅拌轴二的两端分别伸出搅拌轴一且分别固设有搅拌齿轮二、搅拌叶片二,搅拌齿轮二置于搅拌轴一靠近搅拌齿轮一的一侧,机体上设有竖直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置于搅拌齿轮一和搅拌齿轮二之间的驱动齿轮一,驱动齿轮一的两端分别与搅拌齿轮一、搅拌齿轮二啮合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麦从进料管进入机体,操作员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驱动齿轮一转动,驱动齿轮一、搅拌齿轮一和搅拌齿轮二均为锥齿轮状,驱动齿轮一转动带动搅拌齿轮一和搅拌齿轮二同时沿相反的方向转动,通过搅拌轴一和搅拌轴二同时沿相反的方向转动,最终带动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二同时沿相反的方向转动,对机体内部的小麦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机体内部的喷头进行喷水,对小麦的表面进行着水处理,通过搅拌叶片一、搅拌叶片二的双向搅拌,使小麦的表面更加均匀的进行着水,具有提高小麦着水效果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体内部滑动连接有水平的滑板,若干个喷头均置于滑板上,机体上开设有连通外界与机体内部的滑槽,滑板的一端固设有置于滑槽内的拨杆,拨杆远离滑板的一端伸出机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起到支撑和连接喷头的作用,操作员拨动拨杆伸出机体的一端,通过拨杆和滑板带动喷头沿滑板的方向移动,当喷头的位置发生移动时,从喷头内喷出的水的初始位置也会发生相应的移动,进一步扩大喷头喷洒水的范围,具有提高小麦着水效果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体上设有拨动气缸,拨动气缸的输出轴与拨杆连接,拨动气缸的输出轴与滑板相互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动气缸的输出轴作往复的伸缩运动,进而带动拨杆沿滑板的方向作往复的移动,通过滑板实现喷头的往复运动,优化喷头的运动方式。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搅拌轴二靠近搅拌叶片二的一端置于机体的内壁上且与机体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二的一端与机体内部转动连接,机体起到支撑搅拌轴二的作用,提高搅拌轴二的连接稳定性,通过机体和搅拌轴一对搅拌轴二同时进行支撑,确保搅拌轴二在转动过程中的平稳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包括永磁筒,永磁筒包括筒体,所述进料管远离机体的一端与筒体连接,筒体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外界与筒体内部的连接孔,筒体的外侧壁铰接有置于连接孔处的连接门,连接门靠近连接孔的一侧固设有连接架,连接架内设有若干个永磁铁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麦从永磁筒的上方经过,穿过筒体,再流到进料管内,连接架起到支撑和放置永磁铁杆的作用,永磁铁杆具有磁性,从流经的小麦内吸取铁屑等铁质杂质,永磁铁杆起到除去小麦中铁质杂质的作用,当永磁铁杆吸取到一定的铁质杂质后,操作员再打开连接门,便于取出连接架内的永磁铁杆,将永磁铁杆上的铁质杂质去除,便于永磁铁杆的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架内转动连接有竖直的转动轴,转动轴的外侧壁上分别固设有若干个支撑架和若干个固定架,支撑架与固定架正对且置于固定架的正下方,永磁铁杆从固定架内穿过且置于支撑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置于连接架内转动,转动轴通过支撑架和固定架与永磁铁杆连接,永磁铁杆从固定架的上方穿过固定架,固定架起到限制永磁铁杆位置的作用,永磁铁杆穿过固定架,永磁铁杆的底端置于支撑架的顶端且与支撑架抵触,支撑架起到支撑永磁铁杆的作用,通过转动轴和小麦的流动性,实现永磁铁杆绕转动轴的转动,进而增大永磁铁杆与小麦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永磁铁杆吸取小麦中铁质杂质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轴的底端伸出连接架且固设有转动齿轮,机体上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伸入筒体内且固设有与转动齿轮啮合连接的连接齿轮一,连接轴远离连接齿轮一的一端固设有连接齿轮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与连接齿轮二啮合连接的驱动齿轮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转动,通过驱动齿轮二与连接齿轮二的啮合连接,实现连接轴的转动,通过连接齿轮一与转动齿轮的啮合连接,实现转动轴的转动,最终实现永磁铁杆的转动,进一步优化永磁铁杆的转动方式,提高永磁铁杆转动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架下设有套在转动轴上的挡板,挡板置于转动齿轮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齿轮与连接齿轮一置于筒体内部啮合连接,挡板置于转动齿轮的上方且挡住从上方落下的小麦,防止小麦落到转动齿轮与连接齿轮一之间,起到确保转动齿轮与连接齿轮一连接稳定性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板上固设有倾斜状的凸台,凸台的外侧壁向挡板的边缘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小麦落至挡板的上方时,小麦会沿着凸台的边缘滑落,凸台起到防止小麦堆积在挡板上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小麦粉加工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S1操作员先验收小麦,选取清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麦粉加工生产线,包括着水机(1),着水机(1)包括机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1)上设有连通机体(11)内部的进料管(15),机体(11)远离进料管(15)一侧的底端设有连通机体(11)内部的出料管(16),机体(11)内部设有若干个喷头(18),机体(11)内转动连接有水平的搅拌轴一(12),搅拌轴一(12)的一端伸出机体(11)且固设有搅拌齿轮一(122),搅拌轴一(12)远离搅拌齿轮一(122)的一端固设有搅拌叶片一(121),搅拌轴一(12)内穿设有与搅拌轴一(12)同轴心的搅拌轴二(13),搅拌轴一(12)与搅拌轴二(13)转动连接,搅拌轴二(13)的两端分别伸出搅拌轴一(12)且分别固设有搅拌齿轮二(132)、搅拌叶片二(131),搅拌齿轮二(132)置于搅拌轴一(12)靠近搅拌齿轮一(122)的一侧,机体(11)上设有竖直的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固设有置于搅拌齿轮一(122)和搅拌齿轮二(132)之间的驱动齿轮一(141),驱动齿轮一(141)的两端分别与搅拌齿轮一(122)、搅拌齿轮二(132)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粉加工生产线,包括着水机(1),着水机(1)包括机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1)上设有连通机体(11)内部的进料管(15),机体(11)远离进料管(15)一侧的底端设有连通机体(11)内部的出料管(16),机体(11)内部设有若干个喷头(18),机体(11)内转动连接有水平的搅拌轴一(12),搅拌轴一(12)的一端伸出机体(11)且固设有搅拌齿轮一(122),搅拌轴一(12)远离搅拌齿轮一(122)的一端固设有搅拌叶片一(121),搅拌轴一(12)内穿设有与搅拌轴一(12)同轴心的搅拌轴二(13),搅拌轴一(12)与搅拌轴二(13)转动连接,搅拌轴二(13)的两端分别伸出搅拌轴一(12)且分别固设有搅拌齿轮二(132)、搅拌叶片二(131),搅拌齿轮二(132)置于搅拌轴一(12)靠近搅拌齿轮一(122)的一侧,机体(11)上设有竖直的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固设有置于搅拌齿轮一(122)和搅拌齿轮二(132)之间的驱动齿轮一(141),驱动齿轮一(141)的两端分别与搅拌齿轮一(122)、搅拌齿轮二(132)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粉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1)内部滑动连接有水平的滑板(17),若干个喷头(18)均置于滑板(17)上,机体(11)上开设有连通外界与机体(11)内部的滑槽(111),滑板(17)的一端固设有置于滑槽(111)内的拨杆(172),拨杆(172)远离滑板(17)的一端伸出机体(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麦粉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1)上设有拨动气缸(19),拨动气缸(19)的输出轴与拨杆(172)连接,拨动气缸(19)的输出轴与滑板(17)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粉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二(13)靠近搅拌叶片二(131)的一端置于机体(11)的内壁上且与机体(1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粉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永磁筒(2),永磁筒(2)包括筒体(21),所述进料管(15)远离机体(11)的一端与筒体(21)连接,筒体(21)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外界与筒体(21)内部的连接孔,筒体(21)的外侧壁铰接有置于连接孔处的连接门(22),连接门(22)靠近连接孔的一侧固设有连接架(23),连接架(23)内设有若干个永磁铁杆(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麦粉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3)内转动连接有竖直的转动轴(25),转动轴(25)的外侧壁上分别固设有若干个支撑架(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绍昌李创邱建鹏张胜平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宏源面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