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素莹专利>正文

一种妇产科用刮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341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妇产科用刮宫器,包括横管,所述横管的左端活动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顶部的右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套管顶部的右侧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底部贯穿螺纹孔并延伸至套管的内腔,所述横管的内腔设置有圆管,所述圆管的右端贯穿横管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刮匙,所述圆管右端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与横管螺纹连接,所述套管的左侧贯穿设置有转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刮宫器在给病人进行刮宫时,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不能进行调节,同时没有定位装置,清刮深浅度很难控制,容易刮伤子宫壁,而且往往没有摄像头,医务人员无法看到子宫内的情况,不利于刮宫手术进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用刮宫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妇产科用刮宫器。
技术介绍
刮宫治疗是妇科医疗中常见的一种妇科治疗手段,通过刮宫可以达到清洁产道和子宫的效果,刮宫器是刮宫手术中常用的器具,也是现代医学妇科手术中常用的器具,用于清除人流术后流产不完整停留在子宫内腔中的组织,能帮助子宫修复,减少感染或出血的可能,现有的刮宫器在给病人进行刮宫时,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不能进行调节,同时没有定位装置,清刮深浅度很难控制,容易刮伤子宫壁,而且往往没有摄像头,医务人员无法看到子宫内的情况,不利于刮宫手术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产科用刮宫器,具备定位装置和能进行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刮宫器在给病人进行刮宫时,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不能进行调节,同时没有定位装置,清刮深浅度很难控制,容易刮伤子宫壁,而且往往没有摄像头,医务人员无法看到子宫内的情况,不利于刮宫手术进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妇产科用刮宫器,包括横管,所述横管的左端活动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顶部的右侧开设有螺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用刮宫器,包括横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1)的左端活动套设有套管(2),所述套管(2)顶部的右侧开设有螺纹孔(3),所述套管(2)顶部的右侧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4),所述第一螺栓(4)的底部贯穿螺纹孔(3)并延伸至套管(2)的内腔,所述横管(1)的内腔设置有圆管(5),所述圆管(5)的右端贯穿横管(1)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刮匙(6),所述圆管(5)右端的表面设置有螺纹(7),所述螺纹(7)与横管(1)螺纹连接,所述套管(2)的左侧贯穿设置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右端贯穿套管(2)并延伸至圆管(5)的内腔,所述圆管(5)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转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用刮宫器,包括横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1)的左端活动套设有套管(2),所述套管(2)顶部的右侧开设有螺纹孔(3),所述套管(2)顶部的右侧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4),所述第一螺栓(4)的底部贯穿螺纹孔(3)并延伸至套管(2)的内腔,所述横管(1)的内腔设置有圆管(5),所述圆管(5)的右端贯穿横管(1)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刮匙(6),所述圆管(5)右端的表面设置有螺纹(7),所述螺纹(7)与横管(1)螺纹连接,所述套管(2)的左侧贯穿设置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右端贯穿套管(2)并延伸至圆管(5)的内腔,所述圆管(5)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转杆(8)顶部和底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0),所述第一滑块(10)远离转杆(8)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9)内腔,所述圆管(5)位于横管(1)外部一端的表面活动套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左端与横管(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1)的右端与刮匙(6)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1)的表面活动套设有软管(12),所述软管(12)的左侧与横管(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软管(12)的右侧与刮匙(6)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刮匙(6)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微型摄像头(13),所述套管(2)的表面活动套设有限位环(14),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素莹
申请(专利权)人:武素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