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瘤旋切保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947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肌瘤旋切保护罩,包括管体、气囊罩;管体由外到内为管壳、夹管、推管,管体末端设有夹管旋钮、定环、推管旋钮,气囊罩为软膜制成,展开后为长方体,气囊罩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入口、若干器械口、充气管,内部设有袖管、若干器械套;所述入口处设有弹性开合环;袖管一端与入口连接,另一端设有弹性封闭环;器械口位于入口周围;器械套为漏斗形,器械套直径大的开口端与器械口连接;所述充气管一端与开合环连通后在与封闭环连通,另一端与推管连通。该环切保护罩能够通过小切口进入腹腔,并展开包裹住肿瘤,防止在旋切肿瘤时碎屑及液体飞溅,导致肿瘤转移种植,能够在使用完成后恢复并收回管体中取出体外,方便手术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肌瘤旋切保护罩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
,具体涉及一种肌瘤旋切保护罩。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时,需使用旋切器将肌瘤切碎取出,在旋切过程中,产生的肌瘤碎屑飞溅到周围组织,极易在腹腔内形成播散,导致肌瘤种植转移,尤其是对于术中意外发现子宫恶性肿瘤患者,无保护的肌瘤粉碎术,将使恶性肿瘤细胞扩散、转移,降低患者的临床分期,改变其预后,对患者十分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肌瘤旋切保护罩,通过将小体积的旋切罩通过腹壁放入腹腔,并在腹腔展开罩住切除后位于腹腔内的肿瘤,在使用旋切刀切取肿瘤使防止碎屑及液体沾染其他组织,减小肿瘤播散种植转移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实现的:一种肌瘤旋切保护罩,包括管体、气囊罩、第一充气管、第二充气管;所述管体包括三层空心管,由外到内分别为管壳、夹管、推管,管体末端设有夹管旋钮、定环、推管旋钮,所述夹管旋钮转动安装在管壳末端,夹管旋钮内部设有螺纹,所述定环与夹管旋钮远离管壳的端头转动连接,所述推管旋钮与定环远离夹管旋钮的端头转动连接,且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夹管首端设有弧夹片,末端设有螺纹与夹管旋钮连接;所述弧夹片位于管壳的首端内部;所述气囊罩安装在夹管首端且弧夹片包裹在气囊罩外壁;所述推管首端与气囊罩接触连接,末端穿过夹管旋钮、定环、推管旋钮位于推管旋钮外,且外壁上设有与推管旋钮配合的螺纹,推管内部设有第一气道、第二气道;所述气囊罩为软膜制成,展开后为长方体,气囊罩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入口、若干器械口,内部设有袖管、若干器械套;所述入口处设有弹性开合环;所述弹性开合环内环壁为弹性硅胶,外环壁无弹性;所述袖管一端与入口连接,另一端设有弹性封闭环;所述弹性封闭环内环壁为弹性硅胶,外环壁无弹性;所述器械口位于入口周围;所述器械套为漏斗形,器械套直径大的开口端与器械口连接;所述第一充气管一端与弹性开合环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气道连通;所述第二充气管一端与弹性封闭环连通后再与气囊罩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气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器械口数量为3个;所述器械套为弹性硅胶。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封闭环外侧壁与气囊罩设有入口的端面内壁连接,使得袖管外壁与气囊罩内壁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旋切保护罩能够通过小切口进入腹腔,并展开包裹住肿瘤,防止在施行切除时碎屑及液体飞溅,影响其他组织,能够在使用完成后恢复并收回管体中取出体外,方便手术的进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肌瘤旋切保护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肌瘤旋切保护罩的气囊罩推出管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肌瘤旋切保护罩的弧夹片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肌瘤旋切保护罩的气囊罩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肌瘤旋切保护罩的气囊罩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肌瘤旋切保护罩的器械套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管体,2-管壳,3-夹管,4-推管,5-夹管旋钮,6-定环,7-推管旋钮,9-气囊罩,901-入口,902-弹性开合环,903-器械口,904-器械套,905-袖管,906-弹性封闭环,10-弧夹片,11-第一充气管,12-第二充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4所示,一种肌瘤旋切保护罩,包括管体1、气囊罩9,第一充气管11、第二充气管12;所述管体1包括三层空心管,由外到内分别为管壳2、夹管3、推管4,管体1末端设有夹管旋钮5、定环6、推管旋钮7,所述夹管旋钮5转动安装在管壳2末端,夹管旋钮5内部设有螺纹,所述定环6与夹管旋钮5远离管壳2的端头转动连接,所述推管旋钮7与定环6远离夹管旋钮5的端头转动连接,且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夹管3首端设有弧夹片10,末端设有螺纹与夹管旋钮5连接;所述弧夹片10位于管壳2的首端内部;所述气囊罩9安装在夹管3首端且弧夹片10包裹在气囊罩9外壁;所述推管4首端与气囊罩9接触连接,末端穿过夹管旋钮5、定环6、推管旋钮7位于推管旋钮7外,且外壁上设有与推管旋钮7配合的螺纹,推管内部设有第一气道、第二气道;所述气囊罩9为软膜制成,展开后为长方体,气囊罩9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入口901、若干器械口903,内部设有袖管905、若干器械套904;所述入口901处设有弹性开合环902;所述弹性开合环902内环壁为弹性硅胶,外环壁无弹性;所述袖管905一端与入口901连接,另一端设有弹性封闭环906;所述弹性封闭环906内环壁为弹性硅胶,外环壁无弹性;所述器械口903位于入口901周围;所述器械套904为漏斗形,器械套904直径大的开口端与器械口903连接;所述第一充气管11一端与弹性开合环902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气道连通;所述第二充气管12一端与弹性封闭环906连通后再与气囊罩9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气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器械口903数量为3个;所述器械套904为弹性硅胶。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封闭环906外侧壁与气囊罩9设有入口901的端面内壁连接,使得袖管905外壁与气囊罩9内壁接触。为了更加清晰的描述本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以下描述:实施例本技术作为一种肌瘤旋切保护罩使用时的具体应用为:将旋切罩通过腹壁的开口沿鞘管插入腹腔内,左手大拇指及食指握住定环,中指及无名指为主管壳,顺时针转动推管旋钮使推管移动将气囊罩推出管体,将推管末端的第二气道接口连接气泵,气体进入气囊罩的充气管中使气囊罩展开,并使弹性封闭环内环胀大闭合,将从组织上切下的肿瘤移进气囊罩中的袖管中,将推管末端的第一气道接口连接气泵,将弹性开合环充气使内环胀大闭合入口,将第二通道打开放气,使弹性封闭环打开,肌瘤沿袖管落入气囊罩中,在向第二通道内充气,使气囊罩胀大,提供操作空间,弹性封闭环闭合,放置切取时碎屑飞溅到袖管中;将戳卡进入腹腔并插入气囊罩上的器械口中,旋切刀、腹腔镜、钳子通过戳卡进入气囊腔对肿瘤进行切取,通过气囊罩的围挡使旋切肿瘤时产生的碎屑及液体不会飞散到其他组织上,漏斗状的器械套使得戳卡与气囊罩连接紧密,由于弹性封闭环外侧壁与气囊罩设有入口的端面内壁连接,使得袖管外壁与气囊罩内壁接触,在切取肌瘤时不会影响操作;对肿瘤切取完毕后,将气囊罩中的空气完全抽空,此时同样左手大拇指及食指握住定环,中指及无名指为主管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肌瘤旋切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气囊罩、第一充气管、第二充气管;所述管体包括三层空心管,由外到内分别为管壳、夹管、推管,管体末端设有夹管旋钮、定环、推管旋钮,所述夹管旋钮转动安装在管壳末端,夹管旋钮内部设有螺纹,所述定环与夹管旋钮远离管壳的端头转动连接,所述推管旋钮与定环远离夹管旋钮的端头转动连接,且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夹管首端设有弧夹片,末端设有螺纹与夹管旋钮连接;所述弧夹片位于管壳的首端内部;所述气囊罩安装在夹管首端且弧夹片包裹在气囊罩外壁;所述推管首端与气囊罩接触连接,末端穿过夹管旋钮、定环、推管旋钮位于推管旋钮外,且外壁上设有与推管旋钮配合的螺纹,推管内部设有第一气道、第二气道;所述气囊罩为软膜制成,展开后为长方体,气囊罩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入口、若干器械口,内部设有袖管、若干器械套;所述入口处设有弹性开合环;所述弹性开合环内环壁为弹性硅胶,外环壁无弹性;所述袖管一端与入口连接,另一端设有弹性封闭环;所述弹性封闭环内环壁为弹性硅胶,外环壁无弹性;所述器械口位于入口周围;所述器械套为漏斗形,器械套直径大的开口端与器械口连接;所述第一充气管一端与弹性开合环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气道连通;所述第二充气管一端与弹性封闭环连通后再与气囊罩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气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肌瘤旋切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气囊罩、第一充气管、第二充气管;所述管体包括三层空心管,由外到内分别为管壳、夹管、推管,管体末端设有夹管旋钮、定环、推管旋钮,所述夹管旋钮转动安装在管壳末端,夹管旋钮内部设有螺纹,所述定环与夹管旋钮远离管壳的端头转动连接,所述推管旋钮与定环远离夹管旋钮的端头转动连接,且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夹管首端设有弧夹片,末端设有螺纹与夹管旋钮连接;所述弧夹片位于管壳的首端内部;所述气囊罩安装在夹管首端且弧夹片包裹在气囊罩外壁;所述推管首端与气囊罩接触连接,末端穿过夹管旋钮、定环、推管旋钮位于推管旋钮外,且外壁上设有与推管旋钮配合的螺纹,推管内部设有第一气道、第二气道;所述气囊罩为软膜制成,展开后为长方体,气囊罩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入口、若干器械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慧明黎麟达张红芸钱虹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