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卵管阻塞治疗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294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卵管阻塞治疗的支撑装置,支架为网状中空结构,外鞘为可弯曲的中空外鞘,外鞘套设在支架外侧,推送杆套设在支架后端外鞘内部;外鞘后端外侧和推送杆后端里侧夹设有卡槽,卡槽套设在推送杆外侧,卡槽为侧面开设有缺口的筒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于输卵管病变处置一个网状支架,避免输卵管各粘膜面相互紧贴,减少术后近期及远期输卵管狭窄,对输卵管手术部位压迫后,能起到压迫止血作用,减少术后输卵管内腔的粘连,避免了长时间保留支架所带来的对输卵管腔粘膜的异物刺激导致的输卵管腔内粘连和纤维化,对输卵管阻塞起到诊断及治疗作用,放置支架简单、易于掌握,减少了学习曲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卵管阻塞治疗的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输卵管阻塞治疗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近年来,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传统的手术,术中出血多,术后输卵管再次通畅程度低,效果不肯定,盆腔粘连机会增加。因此,保留和恢复输卵管功能、维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已受到重视。现有的输卵管手术中若没有输卵管内腔支架的支撑,都存在短期内输卵管腔内积血、输卵管腔内粘连的发生。目前在输卵管吻合术中应用的支架主要为硬膜外导管,一次性硬膜外导管取自于一次性无菌麻醉穿刺包,主要应用于外科手术硬膜外麻醉,其材质主要为不可吸收的聚乙烯材料。有的学者在输卵管成形术后未保留支架,术后通畅率和妊娠率较高,故不主张术后保留支架。一些学者在输卵管吻合术后保留支架,部分学者提出置管时间较长导致输卵管腔内粘连形成,故对于目前术后保留支架报道不一,是因为留置支架造成粘连,或是因为支架种类的选择,还是保留支架时间长短等方面原因,还需国内外专家学者进一步探讨。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若输卵管手术后不保留支架,可能存在短期内输卵管腔内积血、远期输卵管腔内粘连的发生,术后通畅率较低。若输卵管手术后保留支架,置管时间较长导致输卵管腔内粘连形成,术后通畅率仍然较低。现有的输卵管支架多是不可吸收的聚乙烯材料,且对是否保留支架及支架保留的时间长短存在争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选择一种可吸收的输卵管支架,该装置由于要通过直径约1mm的输卵管管腔最细处,对装置的精细度要求比较高;可吸收材料的选择要求较高,既要满足保留1周以上,又要解决由于保留时间太长导致输卵管腔内粘连形成。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该装置既能短期内减少甚至消除输卵管腔内积血、又能减少远期输卵管腔内粘连的发生,提高输卵管手术后的通畅率,从而提高术后宫内妊娠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卵管阻塞治疗的支撑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输卵管阻塞治疗的支撑装置设置有:支架、外鞘、卡槽和推送杆;所述支架为网状中空结构,外鞘为可弯曲的中空外鞘,外鞘套设在支架外侧,推送杆套设在支架后端外鞘内部;所述外鞘后端外侧和推送杆后端里侧夹设有卡槽,卡槽套设在推送杆外侧,卡槽为侧面开设有缺口的筒状结构。进一步,所述外鞘后端外侧胶接有环状的限位环,通过限位环可以方便对外侧的卡槽进行限位。进一步,所述推送杆后端胶接有圆盘状推柄,通过推柄可以方便对推送杆进行推动操作,还可与卡槽进行配合,方便对推送杆的限位。进一步,所述卡槽外侧一体化连接有两个倾斜的羽翼,通过羽翼可以方便对卡槽的手握操作。进一步,所述推送杆直径小于外鞘直径。本技术的推送杆可以方便穿入外鞘内部将支架推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1)本技术于输卵管病变处置一个网状支架,避免输卵管各粘膜面相互紧贴,减少术后近期及远期输卵管狭窄。(2)本技术于输卵管病变处置一个网状支架,对输卵管手术部位压迫后,能起到压迫止血作用,减少术后输卵管内腔的粘连。(3)本技术于输卵管病变处放一个可吸收支架(含消炎药和防粘连药物的聚己内酯丝制成的弹性编织管),与传统的支架相比,不仅不需取出,还避免了长时间保留支架所带来的对输卵管腔粘膜的异物刺激导致的输卵管腔内粘连和纤维化。(4)本技术采用能通过输卵管伞部、壶腹部、峡部、间质部的可弯曲外鞘,对输卵管阻塞起到诊断及治疗作用。(5)本技术采用具有推送杆的装置,放置支架简单、易于掌握,减少了学习曲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卵管阻塞治疗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鞘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推送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平摊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槽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羽翼结构示意图。图1中:1、支架;2、外鞘;3、卡槽;4、推送杆;5、限位环;6、推柄;7、羽翼。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卵管阻塞治疗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架1、外鞘2、卡槽3、推送杆4、限位环5、推柄6、羽翼7。支架1为网状中空结构,外鞘2为可弯曲的中空外鞘,外鞘2套设在支架1外侧,推送杆4套设在支架1后端外鞘2内部;外鞘2后端外侧和推送杆4后端里侧夹设有卡槽3,卡槽3套设在推送杆4外侧,卡槽3为侧面开设有缺口的筒状结构。卡槽3留有1/3的缺口,待外鞘前端到达预定位置则手持双侧羽翼轻轻取下,作用为安置时固定推送杆在外鞘中的位置。作为优选,外鞘2后端外侧胶接有环状的限位环。作为优选,推送杆4后端胶接有圆盘状推柄6。作为优选,卡槽3外侧一体化连接有两个倾斜的羽翼7。作为优选,推送杆4直径小于外鞘2直径。外鞘长度超过腹腔镜操作孔到输卵管的距离+输卵管总长度,长约40厘米(外鞘前端在腹腔镜操作钳辅助下进入到达预定位置,留取外鞘后端以后的部分于腹腔外,便于手控操作取下卡槽以及推入支架);外鞘直径需通过输卵管峡部,外径约1mm、内径约0.8mm。网状支架具有可伸缩性,在外鞘内时挤压收缩成圆柱状,圆柱体底直径约0.8mm能置入外鞘内,支架圆柱体高约3cm,以利于支架伸后能支撑输卵管峡部或壶腹部。推送杆与网状支架的总长度需稍超过外鞘的长度,长约40.5cm,以利于将鞘内网状支架准确放在病变输卵管处,直径约0.6mm,以利于进入外鞘。卡槽高度为30mm,外径为1mm,内径为0.8mm,卡槽外侧的羽翼7高度为20mm,厚度为5mm,宽度为10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腹腔镜输卵管修补术后,经腹腔镜操作孔进入腹腔后,在腹腔镜直视下置入该装置,经输卵管伞到达输卵管病变部位(输卵管壶腹部或输卵管峡部),手握羽翼7取下卡槽3,用推送杆4将内支架1送出外鞘2,确保病变处输卵管被支撑,经腹腔镜操作孔取出该装置外鞘2及推送杆4。经宫腔注入美蓝,腹腔镜下见美蓝经患侧输卵管流出,证明输卵管通畅。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卵管阻塞治疗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卵管阻塞治疗的支撑装置设置有:/n支架、外鞘、卡槽和推送杆;/n所述支架为网状中空结构,外鞘为可弯曲的中空外鞘,外鞘套设在支架外侧,推送杆套设在支架后端外鞘内部;/n所述外鞘后端外侧和推送杆后端里侧夹设有卡槽,卡槽套设在推送杆外侧,卡槽为侧面开设有缺口的筒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卵管阻塞治疗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卵管阻塞治疗的支撑装置设置有:
支架、外鞘、卡槽和推送杆;
所述支架为网状中空结构,外鞘为可弯曲的中空外鞘,外鞘套设在支架外侧,推送杆套设在支架后端外鞘内部;
所述外鞘后端外侧和推送杆后端里侧夹设有卡槽,卡槽套设在推送杆外侧,卡槽为侧面开设有缺口的筒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卵管阻塞治疗的支撑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兰张琴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老年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