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及其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64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刺器,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内设有用于药液通过的药液通道,所述穿刺针上设有进气段,所述穿刺针的一侧侧壁上设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沿着所述穿刺针的针头指向针尾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穿刺针的外周壁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铰接连接;所述进气段内设有滑轨,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滑轨单自由度滑动配合,且所述进气段与所述第三连杆之间设有用于在所述防脱机构张开后锁定所述第三连杆的位置的锁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输液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器及其穿刺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的为一种输液器及其穿刺器。
技术介绍
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一般由静脉针或注射针、针头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八个部分连接组成,部分输液器还有注射件,加药口等。输液治疗时间较长,现有的输液器仅仅依靠瓶塞穿刺器与瓶塞之间的摩擦力来保持输液器不掉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仍存在掉落的风险。如患者需要如厕时在行走过程中以及输液室人来人往的环境下,输液器的输液软管容易与其他物体发生牵扯,若牵扯的拉力大于瓶塞穿刺器与瓶塞之间的摩擦力,则会导致瓶塞穿刺器从瓶塞上脱落。瓶塞穿刺器脱落后,输液软管内的压力降低,在血压的作用下,患者血液倒流,存在一定治疗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器及其穿刺器,能够避免穿刺器从瓶塞上脱落,提高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穿刺器,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内设有用于药液通过的药液通道,所述穿刺针上设有进气段,所述穿刺针的一侧侧壁上设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沿着所述穿刺针的针头指向针尾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穿刺针的外周壁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铰接连接;所述进气段内设有滑轨,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滑轨单自由度滑动配合,且所述进气段与所述第三连杆之间设有用于在所述防脱机构张开后锁定所述第三连杆的位置的锁定机构。进一步,所述穿刺针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容纳槽。进一步,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内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对应设有斜面、并使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始终具有向外突出的夹角。进一步,所述第三连杆背向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有便于操作的操作头。进一步,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杆上的软质连接条,所述软质连接条的端部设有限位杆;所述进气段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杆配合的限位沟槽。进一步,所述穿刺针的尾部设有用于连接输液软管的连接头。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输液器,包括输液软管,所述输液软管的一端连接设有穿刺器;所述穿刺器采用如上所述的穿刺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穿刺器,通过设置防脱机构,在刺入瓶塞时,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拉直,可使穿刺针顺利刺穿瓶塞并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位于瓶塞内侧;而后推动第三连杆使其在滑轨内滑动,并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弯曲,也即防脱机构张开,形成向外突出的限位部,到位后利用锁定机构将第三连杆位置锁定,如此,即可防止穿刺器从瓶塞内脱落;药液用完需要更换其他瓶装或待装药液时,利用锁定机构将第三连杆的解锁,推动第三连杆在滑轨内反向移动,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拉直,如此,穿刺器即可方便地从瓶塞内取出。综上,本技术的穿刺器,不仅具有防脱功能,而且可实现在不同药液瓶之间切换,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高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技术穿刺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穿刺器与瓶塞之间限位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详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本实施例的输液器,包括输液软管,输液软管的一端连接设有穿刺器。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穿刺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穿刺器,包括穿刺针4,穿刺针4内设有用于药液通过的药液通道5,穿刺针4上设有进气段6,穿刺针1的一侧侧壁上设有防脱机构。本实施例的防脱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和第三连杆3,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和第三连杆3沿着穿刺针4的针头指向针尾的方向依次设置。具体的,第一连杆1与穿刺针4的外周壁铰接连接,第二连杆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1和第三连杆3铰接连接。本实施例的进气段6内设有滑轨,第三连杆3与滑轨单自由度滑动配合,且进气段6与第三连杆3之间设有用于在防脱机构张开后锁定第三连杆3的位置的锁定机构。进一步,穿刺针4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和第三连杆3的容纳槽7,当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和第三连杆3至于容纳槽7内后,与穿刺针4的外周壁之间平齐,避免药液泄露。进一步,容纳槽7的槽底内与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分别对应设有斜面、并使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之间始终具有向外突出的夹角。可确保在推动第三连杆3时,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之间能够向背向药液通道的外侧张开,提高可靠性。进一步,第三连杆3背向第一连杆1的一端设有便于操作的操作头8,便于操作人员操作第三连杆3滑动。进一步,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三连杆3上的软质连接条9,软质连接条9的端部设有限位杆10;进气段6的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杆10配合的限位沟槽11。当防脱机构张开到位后,将限位杆10扣在限位沟槽11内,使防脱机构保持张开状态。进一步,穿刺针4的尾部设有用于连接输液软管的连接头12。本实施例的穿刺器,通过设置防脱机构,在刺入瓶塞时,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拉直,可使穿刺针顺利刺穿瓶塞并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位于瓶塞内侧;而后推动第三连杆使其在滑轨内滑动,并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弯曲,也即防脱机构张开,形成向外突出的限位部,到位后利用锁定机构将第三连杆位置锁定,如此,即可防止穿刺器从瓶塞内脱落;药液用完需要更换其他瓶装或待装药液时,利用锁定机构将第三连杆的解锁,推动第三连杆在滑轨内反向移动,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拉直,如此,穿刺器即可方便地从瓶塞内取出。综上,本实施例的穿刺器,不仅具有防脱功能,而且可实现在不同药液瓶之间切换,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高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刺器,包括穿刺针(4),所述穿刺针(4)内设有用于药液通过的药液通道(5),所述穿刺针(4)上设有进气段(6),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4)的一侧侧壁上设有防脱机构;/n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和第三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和第三连杆(3)沿着所述穿刺针(4)的针头指向针尾的方向依次设置;/n所述第一连杆(1)与所述穿刺针(4)的外周壁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1)和第三连杆(3)铰接连接;/n所述进气段(6)内设有滑轨,所述第三连杆(3)与所述滑轨单自由度滑动配合,且所述进气段(6)与所述第三连杆(3)之间设有用于在所述防脱机构张开后锁定所述第三连杆(3)的位置的锁定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器,包括穿刺针(4),所述穿刺针(4)内设有用于药液通过的药液通道(5),所述穿刺针(4)上设有进气段(6),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4)的一侧侧壁上设有防脱机构;
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和第三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和第三连杆(3)沿着所述穿刺针(4)的针头指向针尾的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连杆(1)与所述穿刺针(4)的外周壁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1)和第三连杆(3)铰接连接;
所述进气段(6)内设有滑轨,所述第三连杆(3)与所述滑轨单自由度滑动配合,且所述进气段(6)与所述第三连杆(3)之间设有用于在所述防脱机构张开后锁定所述第三连杆(3)的位置的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刺针(4)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和第三连杆(3)的容纳槽(7)。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崇科刘春桃敖永琼姚佐懿黄玉琼彭伟陈肃丽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老年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