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法直接酸化脱除废气中高负荷氮氧化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6305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法直接酸化脱除废气中高负荷氮氧化物的方法,属于生物法工业废气净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利用生物脱氮滴滤塔进行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所述滴滤塔的填料上负载有脱除氮氧化物的微生物菌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功能菌群驯化:向所述滴滤塔中通入含氮氧化物的废气,通过逐步提高氮氧化物的浓度,以实现对微生物菌群的驯化;b)滴滤塔运行:驯化完成后,向滴滤塔中通入废气,进行氮氧化物的脱除。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较现有技术,无需控制氧含量、不需要进行酸性循环营养液的中和,生物滴滤塔中微生物经过驯化后,可以实现氮氧化物的高效脱除,是一种原理新型、清洁高效、运行维护均方便的低成本烟气脱氮方法,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法直接酸化脱除废气中高负荷氮氧化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法工业废气净化
,具体涉及生物法直接酸化脱除废气中高负荷氮氧化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氮氧化物NOX是由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空气污染物。氮氧化物NOX含有多种化合物,其中NO和NO2为主要污染物,容易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NOX的排放和环境污染受到广泛关注。中国生态与环境部报告显示,发电厂和工业锅炉的氮氧化物总产量约为0.12亿吨,占总排放量的约70%,是最主要的氮氧化物来源。目前,在处理氮氧化物的诸多方法中,生物滴滤塔因其经济实惠、可以在环境温度下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无需维护、长寿命、低运行成本和环境友好性等优势,成为烟气处理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但是,当前制约生物滴滤塔推广使用的一大瓶颈在于:相较于物理化学方法,生物滴滤塔的处理量普遍偏低,处理负荷亟待提高,且操作较为繁琐,需要控制氧气含量和营养液的pH值,以保持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因此难以适应日益提高的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在生物法进行烟气中氮氧化物(NOx)脱除时,滴滤塔中负载的微生物多样性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法直接酸化脱除废气中高负荷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生物脱氮滴滤塔进行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所述滴滤塔的填料上负载有微生物菌群,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a)功能菌群驯化:向所述滴滤塔中通入含氮氧化物的废气,利用由低到高的逐步提高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实现功能菌群的驯化;/nb)滴滤塔运行:利用功能菌群驯化后的滴滤塔进行废气中高负荷氮氧化物的脱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法直接酸化脱除废气中高负荷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生物脱氮滴滤塔进行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所述滴滤塔的填料上负载有微生物菌群,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功能菌群驯化:向所述滴滤塔中通入含氮氧化物的废气,利用由低到高的逐步提高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实现功能菌群的驯化;
b)滴滤塔运行:利用功能菌群驯化后的滴滤塔进行废气中高负荷氮氧化物的脱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法直接酸化脱除废气中高负荷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首先将含氮氧化物的废气与空气混合,再通入至滴滤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法直接酸化脱除废气中高负荷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初始阶段,初始阶段通入的氮氧化物浓度在1508mg/m3以内,初始阶段持续不少于70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法直接酸化脱除废气中高负荷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功能菌群驯化时间不少于168天,所述通入的氮氧化物浓度最高不超过3168mg/m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法直接酸化脱除废气中高负荷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菌群驯化步骤包括三个阶段和两个运行间期,具体为:
S1、第一阶段:维持通入的氮氧化物浓度在815~1508mg/m3,持续时间70天;
J1、第一运行间期:维持通入的氮氧化物浓度在1389~1676mg/m3,持续时间7天;
S2、第二阶段:维持通入的氮氧化物浓度在1911~2671mg/m3,持续时间42天;
J1、第二运行间期:维持通入的氮氧化物浓度在2655~2736mg/m3,持续时间7天;
S3、第三阶段:维持通入的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侃任鑫坤周长城张徐祥王庆许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