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仪及其壳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28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监护仪及其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滑动配合结构和第一固定结构均设置于第一壳体上;第二滑动配合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均设置于第二壳体上;第一壳体通过第一滑动配合结构和第二滑动配合结构的滑动配合进而与第二壳体相对滑动定位围成容置空间;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成容置空间的状态下,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配合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固定。由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滑动配合使得其仅具有沿一个方向上的滑动自由度,并且在滑动到位后,该方向上的自由度被相互配合的固定结构进行固定,从而简化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固定结构,使得拆装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监护仪及其壳体组件
本技术涉及监护仪
,具体涉及一种监护仪及其壳体组件。
技术介绍
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可以实时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以在病人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时以声音和视觉的形式发出警报,广泛运用在院外转运、救护车、救护飞机、户外等场合。监护仪通常包括两个壳体,两个壳体安装形成容置空间,监护仪主体设置在容置空间中。目前,通常将两个壳体采用卡扣连接或者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当采用螺钉连接时,由于连接螺钉的数量较多,使得两个壳体的安装拆卸过程较为复杂;当采用卡扣连接时,由于壳体长时间使用会出现变形和老化的现象,在进行拆卸时常会出现变形或者爆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监护仪及其壳体组件,以解决监护仪的壳体拆装不便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共同围成容置空间;第一滑动配合结构和第一固定结构,均设置于第一壳体上;第二滑动配合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均设置于第二壳体上;其中,第一壳体通过第一滑动配合结构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n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共同围成容置空间;/n第一滑动配合结构和第一固定结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n第二滑动配合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n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通过所述第一滑动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结构的滑动配合进而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滑动定位围成所述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成所述容置空间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所述第二固定结构配合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共同围成容置空间;
第一滑动配合结构和第一固定结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第二滑动配合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通过所述第一滑动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结构的滑动配合进而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滑动定位围成所述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成所述容置空间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所述第二固定结构配合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配合结构为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滑轨,所述第二滑动配合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台阶部,所述滑轨与所述台阶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两侧边沿,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抵接件,所述抵接件与所述台阶部的侧壁间隔设置形成滑槽,所述滑轨位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抵接件抵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配合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滑动时,与所述第一壳体首先接触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包括多个,其中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安强张珍明郭传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