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仪及其壳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28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监护仪及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光源组件,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孔;光源组件设置于安装孔,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模块和柔性导光体,柔性导光体为注塑件,光源模块位于柔性导光体内且与柔性导光体为一体结构,光源模块发射出的光线经柔性导光体导光后向壳体外出光;柔性导光体包括靠近壳体外侧的第一导光部和靠近壳体内侧的第二导光部,第一导光部与安装孔过盈配合,第二导光部的横截面外轮廓直径小于第一导光部的横截面外轮廓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外界液体从柔性导光体与壳体之间进入壳体的内部,进而防止损坏装配于壳体中的内部元件,延长监护仪的使用寿命,且能够便于柔性导光体从壳体外侧装入安装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监护仪及其壳体组件
本技术涉及监护仪
,具体涉及一种监护仪及其壳体组件。
技术介绍
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广泛运用在院外转运、救护车、救护飞机、户外灯环境中急救,由于户外环境多变,因而对于监护仪的密封性能要求较高。监护仪上通常设置有用于发出提醒信号的警示灯,为了避免影响警示灯的出光,警示灯通常设置在壳体的表面或者凸出于壳体的表面设置,液体(例如,水)容易自警示灯与壳体之间的间隙进入监护仪的内部,而损坏监护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监护仪及其壳体组件,能够防止液体从柔性导光体和壳体之间进入壳体内,且能够便于柔性导光体从壳体外侧装入安装孔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监护仪的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孔;和光源组件,光源组件设置于安装孔内,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模块和柔性导光体,柔性导光体为注塑件,光源模块位于柔性导光体的内部且与柔性导光体为一体结构,光源模块发射出的光线经柔性导光体导光后向壳体外出光;柔性导光体包括靠近壳体外侧的第一导光部和靠近壳体内侧的第二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监护仪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孔;和/n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模块和柔性导光体,所述柔性导光体为注塑件,所述光源模块位于所述柔性导光体的内部且与所述柔性导光体为一体结构,所述光源模块发射出的光线经所述柔性导光体导光后向所述壳体外出光;所述柔性导光体包括靠近所述壳体外侧的第一导光部和靠近所述壳体内侧的第二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与所述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导光部的横截面外轮廓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横截面外轮廓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护仪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孔;和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模块和柔性导光体,所述柔性导光体为注塑件,所述光源模块位于所述柔性导光体的内部且与所述柔性导光体为一体结构,所述光源模块发射出的光线经所述柔性导光体导光后向所述壳体外出光;所述柔性导光体包括靠近所述壳体外侧的第一导光部和靠近所述壳体内侧的第二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与所述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导光部的横截面外轮廓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横截面外轮廓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部远离所述第一导光部的端面相对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部远离所述第二导光部的端面相对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倾斜设置,且与所述第二导光部远离所述第一导光部的端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的至少一个分隔筋,所述分隔筋连接于所述安装孔的相对两个侧壁之间,且相邻的所述分隔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光部远离所述第一导光部的端面上设置与所述分隔筋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分隔筋容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安强郭传喜王兵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